?

對政府招標采購的風險防范探討

2015-10-21 19:27延曉剛
科技致富向導 2015年9期
關鍵詞:風險

延曉剛

【摘 要】招標采購是政府采購方式中經常用到的一個方法之一,政府實行招標采購能夠促進最優方案的產生和運用,豐富了政府采購的過程和內容,但是,招標采購一般也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主要包含締約風險與合同風險兩種類型,這些風險的存在以及產生對招標采購過程、協議實施效果等都會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必須加強風險防范意識。

【關鍵詞】政府招標采購;風險;控制防范

政府的招標采購活動是指政府作為招標方,對外界提出自己的采購要求和規則,通過競爭的方式在多個投標企業或者單位之中挑選出一個最為滿意、最為優秀的招標方案作為此次合作的對象,然后進行合作協議的簽署,在合作意向與目標上達成一致。但是也有可能在合作中產生風險分配不合理的情況,這樣就會造成雙方合作矛盾的產生,從而對項目的進度產生不好的影響。

1.政府招標采購的風險分析

風險存在于政府采購過程中的多個環節之中,這些風險的存在使得政府招標采購的成功率下降,而且不能為政府的招標質量提供保證[1]。任何商業活動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風險防范首先需要對活動中存在的具體風險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然后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的預防,這樣才能在風險發生時做到臨危不亂,有條不紊的進行處理。政府招標采購中的潛在風險主要分為外部風險與內部風險兩大部分,外部風險則細分了兩個部分,一個是經濟風險,另一個是政治風險,經濟風險主要是經濟市場中的競爭引起的,比如貨幣流通匯率的變化、價格造假、競爭不規范等等,政治風險則主要是社會、法律方面的風險內容,比如政策法規的變動、執法效率低等問題。內部風險也是分為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管理風險,一個是人為風險,管理風險主要指的是在進行合同、技術、采購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比如合同價格不合理、人員專業素質低、采購信息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人為風險主要指的是道德、決策方面的問題,比如收受賄賂、忽視專家建議、責任心不強等,這些不同風險類型的存在都會對政府招標采購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2.政府招標采購的風險識別與評價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整個風險管理系統的基礎,缺乏這一基礎任何風險管理都將成為空中樓閣,毫無實現的可能[2]。風險的識別需要對一切有可能發生的風險的起因以及可能會造成的后果進行分析調查,對風險進行分類,分類過程需要時刻保持嚴格規范,分類的主要目的就是按照風險的影響程度進行正確的評價。政府在招標采購過程中由于各種以外情況的發生就會產生風險,這些風險對政府的招標采購管理制度本身是一種挑戰,這種情況使得政府采購的實際結果與計劃采購的預期目標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差距和偏離。風險的識別首先需要針對政府的招標采購的具體內容進行風險的評估分類,這樣能夠對風險的產生有一個提前的認識和思想準備,還可以對風險的具體發生原因等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分辨清楚產生的風險的本質屬性,有助于通過對風險的了解制定與之相符合的管理措施。

3.政府招標采購的風險防范措施

3.1完善政府招標采購制度

大部分風險的發生都是由于招標采購程序中的不規范運行造成的,因襲招標采購中的各種風險應該重點從制度方面進行解決和防范,例如在政府進行決策時產生的風險,就是因為信息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造成的。因為在招標中,政府可能對相關行業的市場運行情況并沒有一個很全面的了解,這時候就需要進行及時的信息反饋來進行輔助招標工作。不同類型的風險必須進行分類防范,提出不同的風險管理辦法,比如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風險就需要對采購的各個步驟進行嚴格的規范,對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制度及時改正,確保市場交易中的采購的公平性。在協議、合同中出現的風險則需要在合同條款的制定中加強法律意識,不錯過任何一個法律漏洞,建立健全的合同后續執行的跟蹤體系,這樣能夠有效的防范合同相關糾紛的產生。而對于防范市場風險的發生則需要加強市場信息的全面掌握能力,增強對市場運作規律的認識,能夠正確的對市場交易進行判斷,從而降低因為市場風險而產生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可以在對市場總體結構掌握的前提下增加競爭機制的管理,從而起到防范競爭風險的作用。政府通過對不同風險的了解防范,能夠不斷的提高風險的應對能力,促進政府采購工作的更加順利的開展。

3.2建立政府招標采購的風險評估體系

要降低政府招標采購中的不確定性,就要依靠于一個合理有效的預估系統,對發生可能性比較大的情況進行準確的預估分析[3]。風險評估體系可以產生更加詳盡的防范分析來對風險進行處置,風險評估體系的建立首先需要開展理論探討工作,建立一些從實際情況出發的理論定式模型,根據其中理想化的風險形式來對實際操作中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進行提前估測,這種風險防范辦法具有一定的實際效果,值得參考。這一體系的建立需要依靠具體理論模型的建立以及對風險的精確的分析,對管理學的理論和數學上的方法都有一定的涉及。由于各種風險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就會相應的增加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因此,在建立模型評估體系的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科學的方法手段,對于風險的具體評估,則應該以發生的幾率來進行表示。在評估中比僅僅需要對風險的發生種類進行分析,還應該評估出風險的大體發生概率,這樣能夠在風險的防范過程中做到有所側重,重點防范發生幾率大的風險類型。

3.3準確的運用風險控制理論

對于可能存在的風險,要在具體的分析過程中運用相關的理論,控制風險主要通過避免不必要的采購、控制必然損失的額度、使用擔保措施等手段來實現,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使政府招標采購能夠更加安全和增加成功率,減少損失[4]。對發生幾率比較小的風險即不必要風險則可以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具體研究,在風險發生的本質問題上進行杜絕,當一個采購項目的風險的發生是顯而易見,但是相對的經濟利益也是很顯著的時候,則需要重點對不必要風險的防范。相對的,對必然會發生的風險的管理,則需要在盡力防范的同時將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這就要求政府在與投標企業進行交易的時候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條款,這樣能夠有效的預防投標企業的違約的問題,避免經濟上的損失。此外,控制損失的方法,還有建立適當的模型,用數學的方法和分析軟件來對損失進行預估和分析,對采購中的決策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4.結束語

政府招標采購中的風險防范首先應該從風險發生的因素入手進行分析探討,只有正確把握了風險產生的原因以及風險的類型特點,才能夠做到對癥下藥,政府應該有一個正確的風險防范意識,樹立招標采購中的風險觀念,完善政府內部招標風險的辨別體系,達到保護政府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個人利益的效果,進而提高招標項目的總體質量水平,增加經濟收益。 [科]

【參考文獻】

[1]吉迎東,王秀燕.政府招標采購中的風險分析及防范[J].中國城市經濟,2011,23:81-83.

[2]毛林繁.招標采購項目風險分析與控制[J].招標與投標,2013,03:4-11.

[3]李帥鋒,毛林繁.招標采購風險分析及對策[J].招標采購管理,2013,01:20-25.

[4]鐘艷梅,李士國,楊德樹.中國政府采購面臨的風險和防范對策[J].科技與管理,2004,04:17-19+29.

猜你喜歡
風險
預付賬款的管理及風險防控措施探究
養老金入市的必要性與風險分析
論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策略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和監管問題研究
淺析應收賬款的產生原因和對策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