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及研究展望

2015-10-21 19:58賈國英
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 2015年3期
關鍵詞:智慧城市展望發展趨勢

賈國英

摘要 :智慧城市即智能城市,主要是對一個城市的智能技術進行運用的戰略。本研究主要對國內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分析,探討我國智慧城市在國內取得的進展和一種整體的趨勢,并通過對國內智慧城市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提出未來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提出解決對策,來作為一項研究展望。

關鍵詞 :智慧城市 發展趨勢 展望

引言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產物,是指利用通信或信息技術對城市的核心運行系統的關鍵因素進行檢測、分析,從而對城市發展的各個方面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許多發達國家早在2004年便推出智慧城市發展戰略,全世界智慧城市排行靠前的曾是分別為維也納、多倫多、巴黎、紐約、倫敦等,韓國的泛在網絡、瑞典的智慧交通和美國的智能服務亦是世界上各具特色且發展相對成熟的國家。

一、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

(一)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擴展

自國內提出智慧城市發展戰略計劃,各城市逐漸開始籌劃智慧城市建設的項目,國內掀起一陣智慧城市建設熱潮。2011年,國內一級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設的詳細規劃,絕大部分的二級城市也響應智慧城市建設計劃,截至2012年,全國47個副省級以上地方的規劃文件中,有22個城市就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規劃,其占比46.8%。截止2013年,國內320個城市投入了3000億元,來建設智慧城市,估計“十二五”期間用于建設“智慧城市”的總投資可能會達到5000億元。

(二)智慧城市發展方向不同

智慧城市發展規劃雖在國內形成一股發展熱潮,但每個城市的經濟水平和發展內容不一樣,其擁有的電子信息技術水平也不同,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發展方向,目前主要分為四類:社會應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例如,北京在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中提出要加快向世界智慧城市邁進,寧波提出要講智慧城市發展計劃作為該市科學發展計劃的戰略選擇方向。各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中對社會應用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關注要明顯高于對產業發展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考慮,占比分別為72.7%和27.3%。

(三)設備快速升級

電子通信技術發展迅速,國內三大通信運營商通過不斷競爭優化,實現了國內3G網絡的普及,目前4G網絡也開始覆蓋部分城市,未來覆蓋全國是必然趨勢,實現用戶上網迅速,信息溝通流暢。2014年,國內電信用戶不斷增加,電話用戶數已達14.5億戶,隨著電子通信技術的普及,不僅寬帶普及和升級,移動電話用戶更是逐年遞增,2014年已超過12億戶。寬帶的普及和升級為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設施基礎。

(四)信息收集、整合與運用

在大數據時代,信息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對信息進行收集,對于過去一些有用的信息進行存儲,以便對未來某些技術進行監控或提供依據。信息整合主要是將數據信息進行標準化、云計算,提煉有效信息,來為未來城市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信息運用主要是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比如某一建筑設計的標準,各方面選擇的指標或數值進行存儲,將各條數據全部整合于某一系統,進行分析,將分析結果輸送到控制系統,對城市未來發展規劃進行監控、實施,而這一代表技術就是大數據挖掘技術,通過信息的收集、整合和運用,最終實現有效信息的提取。

(五)城市一體化發展

中國政府很重視智慧城市的發展,國內智慧城市的發展主要是資源的整合,利用智能技術將城市的各方面發展結合起來,提升城市整體發展水平和人們的幸福指數。智慧城市是為實現一體化的社會管理和服務,提升城市運作效率,最終實現全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和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一體化的邏輯結構、一體化的設計藍圖、一體化的頂層設計等都是為了解決傳統城市發展模式中的信息孤島問題,城市一體化的理念遵循的是可持續發展原則,一體化不僅實現城市行業內信息共享,提升業內溝通效率,更能通過信息存儲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整個國家的運轉效率。

(六)節能環保理念

智慧城市的發展是為了實現城市的智能化、物聯化、互聯化和創新,而實現這一智慧運用的前提是以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為前提的,智慧城市發展戰略是為了提升城市發展水平,而自古以來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環境的保護之間的平衡是發展重點,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絕不能建立在資源的過度消耗或環境破壞之基礎上,況且智慧城市發展建設中資源是連接政府、個人和企業三主體之間的基礎要素,沒有了資源,智慧城市也就成為了空中樓閣。因此,在當前智慧城市發展趨勢中,對資源的有效利用的重視程度是未來一發展趨勢。

二、智慧城市的研究展望

(一)智慧城市的實際應用

智慧城市的本意是希望通過智能化技術,將城市信息化、城鎮化,提升城市的經濟水平和人們的生活水平,而現實中,人們對智慧城市的發展期望言大于行,全國各地均支持智慧城市的發展戰略,并積極響應提出戰略規劃。然而,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卻形成了一種"千城一面,缺乏特色","重項目、輕規劃","重建設、輕應用","重模仿、輕研發"的局面,變得很被動,資源整合難度加大,失去了智慧城市發展的初衷。因此,未來對智慧城市的研究中,不應局限于對當前現狀或內容的探討,應該結合當前國內發展政策,從技術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考慮,研究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與對策,提升智慧城市的智能水平。

(二)智慧城市的生命周期服務能力

智慧城市的發展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種長期的戰略性的發展趨勢,其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規劃、咨詢、實施、運維,一些先驅者成功者很好地掌握了智慧城市發展周期的項目實施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經驗,然而很多后繼者更多的只是盲目響應,缺乏長遠的對策與綜合優勢,有的只是具有規劃和咨詢能力,有的則實施和運維能力突出,這些因素使得其在智慧城市發展中不是啟動困難就是難以持之以恒,解決這一瓶頸,要求業內企業之間建立合作聯盟,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彌補不足之處,形成智慧城市發展的生命周期服務能力,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因此,未來研究如何在企業之間建立合作聯盟,資源分配、技術共享等問題的探討則是很有意義的。

(三)智慧城市建設效果

智慧城市的建設絕非一句空談,不是某個城市提出一個建設規劃就能完成的,也不是某一城市大張旗鼓對市內通信技術進行改進就能解決的,其最終的評估標準是產生的效果,而非計劃。倘若國內連完善的評估標準都沒有,就不用提及效果了,因此,未來增加對智慧城市發展的評估標準和實施效果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國內對智慧城市的評估標準還不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在國內已實施好幾年,然而,在紐約智庫智慧社區論壇公布的全球最有智慧城市決選名單中,中國內陸地區竟無一入選,這一事實是值得中國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企業深思的,為何發展如此熱潮卻效果不佳,這也是未來研究中的重點。

三、結語

智慧城市的發展是國內的戰略發展目標,對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研究趨勢進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整體較好,主要體現在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擴展,智慧城市發展方向不同,設備快速升級,信息收集、整合與運用,城市一體化發展,節能環保理念等方面;

第二,智慧城市在國內雖發展迅速,但效果不佳,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所在正是未來研究方向,主要體現在智慧城市的實際應用,智慧城市的生命周期服務能力,智慧城市建設效果等方面,未來加強這些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胡佳艷. 智慧城市研究進展與展望[J].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17):104-106.

[2] 王朝暉, 鄭新奇. 基于共詞分析的智慧城市研究現狀與展望[J]. 地域研究與開發, 2014 (4):55-57.

[3] 程大章. 智慧城市——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 應重視對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的研究[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 2012(6):8-8.

猜你喜歡
智慧城市展望發展趨勢
智慧城市視野下城市規劃創新探究
基于無線組網的智慧公交站點信息系統研究與實踐
國內延續性護理現狀及展望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展望” ——阿倫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