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中文曲折表達的語用學魅力

2015-10-21 19:58王玉潤
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 2015年3期

王玉潤

摘要 :中國人的交際過程講求含蓄、委婉,常常用曲折手段表達真正的含義,這種策略和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相輔相成,這一策略的恰當運用能有效避免尷尬并維持人際關系的平衡。本文列舉語言運用實際案例,具體探討中文曲折表達的語用魅力。

關鍵詞 :曲折表達 語用 委婉

不同于西方人的直接,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講究交際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含蓄、委婉,配合曲線思維,中文的語用策略也多采用曲折迂回的手段,思維、語言和中國文化傳統相輔相成,形成獨特且智慧的語言文化現象。傳承至今的典籍文獻將它們較好的保留下來,成為后人的語用參考。

《孟子·梁惠王下》中記錄了一則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孟子曲折迂回的將齊宣王引入話題,連發三問之后,齊宣王竟無言以對,只得“顧左右而言他”了。燭之武單憑一人一口便勸退秦師,司馬遷為李陵正義直言卻換來殘酷的宮刑,使用的語言無二,區別便在于“說”的方法和技巧。

語言的社會功能大體無外乎傳遞信息和人際互動兩種:一方面人們使用語言作為思維的工具,接受信息、儲備信息并不間斷的為自己的精神世界添磚加瓦,完善自己的思維殿堂;一方面人們使用語言維持人際關系的良好運轉,保證社會、文化的秩序和文明的傳承。曲折表達的語用策略在以上兩方面皆展示出自身獨特的魅力。

一、曲折表達有效增加傳遞信息的形象性和感受性

1.古人的曲折表達

古人的曲折表達更多的體現在文學作品中,文人們借景借物渲染氣氛、鋪墊情緒、抒發內心感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例子在詩詞中數不勝數。其中,起興是最常見且習用的一種,朱熹曾解釋“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把运铩北闶且环N曲折表達作用不僅緩解了表達者的緊張感,更增加了詩歌的韻律感和意境感。

比如《詩經·關雎·先秦》,又如《詩經·鄭風·野有蔓草》,對自己心儀之人表達愛意想必是極害羞的,無法直接開口人們便曲折的假托他物:或假之以關雎,或托之以蔓草,或喻之以桃夭,在巧妙的營造出美好的氣氛同時,向心愛之人表達了“愛意”。

2.日常生活中的曲折表達

現代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用到曲折表達,最常見的便是表達“拒絕”的信息。由于中國文化傳統講究“恭敬不如從命”,遷就、禮讓、不拒絕是文化傳統的中庸精神,所以“拒絕”總給人負面的印象。曲折表達“拒絕”一來不過分傷害對方,二來也為自己留下了轉還的余地。

拒絕工作機會時我們常說:“由于個人規劃和家庭影響等因素,我最終還是決定放棄貴公司給我的寶貴機會?!?,拒絕應酬時我們常說自己有事、或身體抱恙,拒絕別人的表白時我們首先會說“你是一個很好的人”,這些曲折的慣用表達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在使用時甚至都是無意識的、行慣性的。

曲折表達不僅用在拒絕,也可表現特定的目的。比如“彼此彼此”這句話的運用:

(1) A:最近工作真不順利,真是煩死了。(抱怨工作、生活、學習等)

B:彼此彼此,總會過去的。

(2) A:要說這項手藝,還是你比老王強。(面對夸獎)

B:哪里哪里,彼此彼此。

(3) A:能力不過如此,沒什么了不起的。(面對刁難)

B:彼此彼此。

“彼此彼此”本義“沒什么差別,差不多”,在不同的語境下都避免了直接回答的言語對話,表達了不同的含義。例(1)中,對待朋友的抱怨,我們不好再說什么,所以不論自己生活事實上是否順利,或者哪怕順利,我們都會用“彼此彼此”進行寬慰;例(2)中,面對別人的夸獎,我們用“彼此彼此”表現自己的謙虛;例(3)中,面對別人無理的挑釁,用“彼此彼此”話外音是“我不對你的一切進行評價,但是我知道我們都一樣,你沒有資格批評我”,并且給對方以警告,表達自己的強硬態度。

3.公眾傳媒中的曲折表達

公眾傳媒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面對敏感問題和爭議事件,視角客觀的同時又必須表達自己的態度時會采用曲折表達的形式。

2014年3月8日,MH370客機失聯,機上乘客無一人生還。面對如此慘痛的災難,新華網于12月11日發表了何帆的一篇含義隱晦的悼念文章《MH370寫給2014年的一封信》,后經人民網轉載。文章在明確表達哀痛之余,其中的很多語句讀來頗有深意,貌似暗合了網絡甚囂塵上的“陰謀論”猜想。

“我沒有早一點給你寫信,是因為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之中。事情過去這么久了,慢慢地,我已經可以玩味這場悲劇中的黑色幽默了。飛機出事故的概率大約是20萬分之一,而出現多人死亡的空難事故的概率只有三百萬分之一?!薄磉_哀思并深入思考,數據說明飛機出事概率低(潛臺詞:為什么偏偏這架)。注意用詞“黑色幽默”,看似輕松實則沉痛。

“我看到,那個繁花似錦、人人快樂的鍍金時代已經結束了——又或許,那個時代原本就是人們的一種幻覺。我看到了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熊熊黑煙,我看到了世界各地股票交易所的人們在金融危機爆發時的驚恐萬狀,······”——暗示恐怖主義和不安定因素,提醒世人要居安思危。

“想想我真是夠窩囊的。有人在街上吵架,那不是我;有人在街上打架,那也不是我;有人在街上掏出了手槍,我只是一個路過的,子彈卻打偏了,恰恰打中了我?!薄凳局袊推结绕?、沒有爭霸野心,但是卻無辜受到某些不具名勢力的牽連,表達憤懣之情。

中國兩大喉舌媒體齊發聲,客觀之余表達了強烈的情感態度,而其中種種意在言外也通過曲折表達將信息成功傳遞給讀者。

二、曲折表達有助于緩解人際交往的陌生感和距離感

人與人在熟悉之前會存在一定的安全范圍,這種安全范圍在語言的使用中同樣存在,曲折表達便是其表現形式之一。比如網絡流行的一個逗趣段子,描述了兩個不熟悉的人的對話。因有事相求,A拎著禮物來到B家,于是:

B:“你這是什么意思?” A:“沒什么意思,意思意思?!?/p>

B:“你這就不夠意思了?!?A:“小意思,小意思?!?/p>

B:“你這人真有意思?!?A:“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p>

B:“那我就不好意思了?!?A:“是我不好意思?!?/p>

B:“你肯定有什么意思!” A:“真的沒有什么意思?!?/p>

B:“你這人有點兒意思?!?A:“那就是我的意思?!?/p>

中國人習慣禮尚往來,逢年過節便會串門走動,活絡人脈,以保持良好的互動。利用“意思”詞義的模糊性,說話人刻意淡化了自己的目的,對B的多次發問都含糊帶過,這反倒是自己的目的性明顯起來。以模糊目的的手段達到彰顯目的性的效果,是中文特有的表達效果。

中文中的曲折表達仍有很多滄海遺珠,而中國的語用學或者說中國人自己的語用學卻不甚重視,向自己語言文化中的挖掘有用價值,是筆者這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冉永平. 當代語用學研究的跨學科多維視野[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

[2] 蔡悅. 跨文化語用學視角下的語用失誤探析[J]. 吉林大學,20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