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與腹式子宮全切術的臨床效果比較

2015-10-21 19:15吳春燕
中國當代醫藥 2015年25期
關鍵詞:臨床指標臨床價值對比

吳春燕

[摘要] 目的 比較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和腹式子宮全切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9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子宮全切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給予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對照組給予腹式子宮全切術,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臨床指標。 結果 實驗組的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與腹式子宮全切術相比,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具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小、手術切口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對比;臨床指標;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713.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9(a)-010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and abdominal hysterectomy. Methods 102 cases with total hysterectomy from September 2012 to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bdominal hysterectomy.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exsufflation time,length of hospital stay,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exsufflation time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abdominal hysterectomy,the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has many advantages,such as shorter operation time,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rapi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few complication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e;Total hysterectomy;Comparison;Clinical index;Clinical value

子宮全切術是臨床診療工作中十分常見的婦科手術,手術的原因復雜多樣。一般來說,子宮切除術的主要操作方法有腹式全切術、陰式全切術和腹腔鏡全切術。開腹手術具有手術時間長、創傷大、出血量多、恢復速度慢等缺點,給患者的身心帶來沉重壓力。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醫療器械設備的進步,腹腔鏡手術逐漸成為外科手術的重要手段,其使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為提高臨床診療水平,造福更多的子宮全切術患者,本院在臨床診療工作中開展腹腔鏡子宮全切術進行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子宮全切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50例)和對照組(52例)。實驗組中,年齡為39~61歲,平均(48.34±5.45)歲;子宮腺肌癥25例,子宮肌瘤22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3例。對照組中,年齡為40~62歲,平均(49.04±5.12)歲;子宮腺肌癥24例,子宮肌瘤24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4例。所有患者均為經產婦,子宮體積均<12孕周;均未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疾??;均排除子宮內膜及宮頸惡性病變;無藥物過敏史和腹部手術史。兩組的年齡、生育情況、臨床癥狀、病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采用復式子宮全切術,使用腰硬聯合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保持平臥位;腹部做長度為9~12 cm的縱行切口,常規切除子宮。

實驗組全身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鋪巾,在患者臍部切開,插入氣腹針,注入CO2氣體,制造人工氣腹,腹壓控制在12~13 mmHg之間[1]。置鏡,取頭低腳高位。利用腹腔鏡觀察盆腹腔情況,于患者左側臍與髂前上棘上1/3處切開皮膚置入15 mm套管,在右側麥氏點及恥骨聯合上緣2 cm左旁開2~3 cm處切開皮膚均置入5 mm套管,經陰道放置舉宮杯。超聲刀凝切斷雙側圓韌帶、輸卵管、卵巢固有韌帶(如因病情需切除附件,則超聲刀電切骨盆漏斗韌帶)[2]。單極電切開膀胱返折,下推膀胱達宮頸外口以下10 mm左右,分離宮旁組織,充分暴露子宮血管。超聲刀凝切雙側子宮血管、主韌帶及子宮骶骨韌帶,單極環形方式切開陰道穹隆,恰當取出切除的子宮后,陰道內填塞紗布,形成氣腹,可吸收線連續縫合陰道殘端及后腹膜,取出陰道內填塞紗布,沖洗盆腔,拔出腔鏡器械,放氣,縫合手術切口[3]。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的比較

實驗組的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實驗組有1例出現術后陰道流血現象,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對照組有1例在術后出現切口脂肪液化現象,3例出現陰道流血,并發癥發生率為7.69%。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現并發癥的5例患者經過精心護理和治療之后,并發癥癥狀明顯好轉,未出現嚴重的術后并發癥。

3 討論

從國內醫學發展的現狀來看,腹腔鏡手術是一種較先進的微創外科手術方法[4-5]。腹腔鏡手術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冷光源提高照明,將腹腔鏡的鏡頭插入患者腹腔內,應用現代數字技術和攝影技術,將腹腔鏡鏡頭所拍攝到的腹腔內器官圖像通過光纖傳導至信號處理系統,并實現監視器的實時監控。臨床醫師可通過監視器電子屏幕上所呈現的圖像,對患者的器官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對患者的病情做出科學有效的判斷,使用特殊的腹腔鏡手術器械進行手術。

腹腔鏡可以實現手術視野的充分暴露,患者的組織結構和病灶結構能夠清晰地顯示于醫生面前,為醫生選擇手術方案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6-8]。近年來,腹腔鏡技術逐漸成熟,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受到了婦科醫生的推崇和廣大女性患者的認同。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的形成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復式子宮全切術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大、術后恢復慢的缺點[9]。與傳統的開腹式子宮全切術相比,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的手術切口小,長度約為1 cm;患者在痊愈后腹部無明顯瘢痕,充分考慮了廣大女性患者對美的追求[10]。本研究結果顯示,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等臨床評價指標上均明顯優于腹式子宮全切術患者,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11]。同時,腹腔鏡手術中所使用的超聲刀在切割病灶組織過程中產生的煙霧量小,不會對手術視野的清晰度造成嚴重影響,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的推廣普及在無形中對臨床醫生的診療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醫生應嚴格把握腹腔鏡子宮全切術的適應證,不斷提高操作水平,避免因操作不當而損傷患者的其他組織[12-15]。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具有手術切口小、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并發癥發生率低等諸多優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蕾,張術鑫.陰式子宮切除術與開腹子宮切除術的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7):176.

[2] 朱云芳,劉海琳.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與傳統開腹子宮全切術療效對比[J].浙江臨床醫學,2012,14(7):808-810.

[3] 曹玫.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與腹式子宮全切術的臨床療效比較[J].大家健康,2013,7(1):10-11.

[4] 朱國珍,周群揚.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子宮全切術臨床分析[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13,34(2):102-104.

[5] 葉慧云,黃麗群.腹腔鏡下陰式子宮全切術與開腹子宮全切術的臨床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5):139-140.

[6] 桂新紅.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與經腹子宮全切術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2,14(5):70-72.

[7] 郭純,徐景杰,趙瑋.陰式子宮全切與腹式子宮全切的臨床療效比較[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2,21(12):980-983.

[8] 張春華.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臨床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2,18(22):70.

[9] 付桔洲.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臨床效果[J].大家健康,2014,8(6):564-565.

[10] 許曉峰.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與經腹子宮全切術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刊,2011,39(19):59-60.

[11] 彭愛珍.腹腔鏡輔助下經陰道子宮全切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33):176-178.

[12] 王海波,閆西紅,逯彩虹,等.腹腔鏡與腹式大子宮全切除術的對比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3):1965-1967.

[13] 蘇芳.腹腔鏡在陰式子宮全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9):83.

[14] 舒楚強.腹腔鏡與陰式子宮全切除術的效果比較[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1,9(12):508.

[15] 石舟紅.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與經腹部子宮全切術的效果比較[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29(6):1240-1241.

(收稿日期:2015-04-09 本文編輯:祁海文)

猜你喜歡
臨床指標臨床價值對比
不同劑量甲強龍用于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2型糖尿病腎病危險因素及臨床指標變化的研究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及其價值分析
外科手術治療顳葉腦挫裂傷的臨床價值分析
中日兩國膠囊旅館業的發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馬洛與陶淵明田園詩的對比
英國電影中“憤青”與“暴青”對比研究
腰硬聯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應用及意義評析
腸道病毒71型感染重癥手足口病臨床指標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