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語學習焦慮及其影響因素探究

2015-10-26 01:46馮文靜
亞太教育 2015年34期
關鍵詞:文化因素焦慮

外語學習焦慮及其影響因素探究

文/馮文靜

摘要: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學習焦慮對外語學習有著消極作用,是影響學習者第二語言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前人對外語學習焦慮的研究,分別對外語學習焦慮的定義、類型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梳理,以期發現外語學習焦慮的根源并能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焦慮。

關鍵詞:焦慮;外語學習焦慮;文化因素;師生因素

作者簡介:馮文靜(1990—),女,漢,甘肅慶陽人,教育碩士,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研究方向:外語教學論。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志碼:A

情感因素是影響學習者第二語言學習成功與否的主要原因。其中,有研究表明,焦慮對于學習者語言學習的影響最大。Krashen(1981)認為“焦慮是導致學習者產生學習情感障礙的關鍵變量?!苯箲]是指個體對于事件通過個體的認知評價激發的負性情緒反應。不同個體焦慮的強度與個體的個性特征以及對學業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

一、外語學習焦慮的定義

Horwitz(1986)等將外語學習焦慮定義為“與課堂學習有關的、產生于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及集自我知覺、信念、感覺和行為一體的復雜感覺”。MacIntyre & Gardner(1993)認為焦慮對于學習者的語言學習有著嚴重的阻礙作用,學習者對語言學習具有恐懼或憂慮感,其源于學習者期望在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過程中的優秀表現,不利于語言的學習與生成。MacIntyre和 Gardner(1994)認為外語學習焦慮是一種復雜的、多維度的心理現象,是一種與第二語言學習情境(包括聽、說和學習)有關的特殊恐懼感與緊張感。

二、外語課堂焦慮的類型

Horwitz(1986)將外語焦慮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即交流恐懼、考試恐懼和負評價恐懼。交流恐懼是指個體在與人交流對話時出現的緊張感或焦慮感。當學習者不具備表達自己思想、想法的能力時便會出現焦慮感。因此,具有較高交流焦慮的學生往往不愿主動與他人交流,避免自己出現畏懼、緊張的情結??荚嚱箲]指在考試失敗時出現的一種行為焦慮??荚嚱箲]很可能導致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忘記大量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知識。負評價焦慮是指對于他人的評價而感到恐懼及對評價性情境的回避。因此,具有外語學習焦慮的學習者在往往被動地坐在教室,從原本能增強技能的學習活動中逐漸退出,甚至逃離課堂。

按照焦慮對于外語學習的作用來看,外語學習焦慮可分為促進型焦慮和妨礙性焦慮(Kleinmann,1977)。促進型焦慮能為學生外語學習帶來動力,使其積極迎接學習任務;而妨礙型焦慮則會給學生帶來壓力,使學生逃避學習任務,從而導致外語課堂交流的緊張和不安的情緒。

三、外語課堂焦慮影響因素

(一)文化因素

Horwitz(2008)認為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學習者的行為、信念和思維模式等已經難以改變,盡管學習者可能努力的想要改變,而這種有意識的模仿和與保持目標語的社會文化基準一致性會給學習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Adler(1987)認為學生強烈想融入目標語文化的期望往往可能會由于自身的能力達不到便會使得他們感到挫敗感和焦慮感,由此自尊心也會受到影響。海春花(2014)認為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愛面子,總希望能聽懂老師說的每個單詞,總想表達準確無誤,但過分擔心負面評價,怕惹來老師同學笑話怕自己表達不好,準備不到位。

(二)學生因素

(1)學生個體因素

海春花(2014)自我覺察交流能力較低、不同的學習動機與態度、不同的語言偏好等等也能影響其焦慮度。此外,學習者擔心在同伴或老師面前丟面子,對自己學習能力不自信或同伴間的學習競爭。Anorld認為跨文化語境能夠影響學習者的外語學習焦慮度,因為學生很可能在學習目的語時失去其自身的個性與自我。齊星和渠育紅(2011)認為學習焦慮是與學習有關的因素所引起的焦慮情緒,具有不安、擔憂和緊張感,學生在學習外語時擔心自身語言水平低、擔心被嘲笑等,因而造成其不能完成學習任務而帶來的自尊受挫。Oxford(1999)指出造成語言焦慮的原因有語言考試成績、水平測試成績、口頭和書面表達任務、語言學習中的自信心、自尊心等。

(2)同伴因素

Arnold指出競爭有可能使學生產生焦慮狀態,學生之間的競爭角逐、表現欲強、好面子,他們常常會將與自己學習水平相當或勝過自己的同伴視為競爭對手,由此壓力則會帶來焦慮。Baliey(1983)通過觀察分析學生的日記,發現學生的競爭天性能產生語言焦慮。當學生感覺自己的語言學習能力好于別人時,便會對此學習內容更加有信心、或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并不斷激勵學習者,從而能減少其焦慮程度。

(三)教師因素

Wen & Clement(2003)指出,教師的態度、即時行為與教師風格都能力為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起到積極作用。Young(1993)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形式和內容也可能導致焦慮。良好的師生關能夠有效促進教學的開展;相反,不良的師生關系會增加學生外語學習的緊張感與畏懼感。此外,教師的言語及非言語行為對于學生外語學習的成敗有著密切關系,言語行為如教師采用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等;“非言語行為”可以是一個微笑,眼神交流,使用手勢語或放松的談話語氣、姿勢等。孫曉萍(2002)發現教師的課堂行為和態度是引發環境型焦慮的關鍵因素,從教師方面強調教師應加深對課堂環境因素的認識。張海蕓(2008)指出兩大影響外語學習焦慮的因素,包括內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從內源性因素看,學生的英語成績、交際能力和性別都與外語學習焦慮密切相關。外源性因素中,學生的焦慮程度與課堂交流方式、交流對象、教師的反饋方式和考試制度有關。

總之,學習焦慮作為影響學生第二語言學習或外語學習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它來自于多方面的因素,如文化背景因素,學生因素及教師因素等。因此,外語教師應當認識到并試圖采取相應的策略和方式來減輕學生在學習過程所出現的壓力,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并不斷完善自我。

(作者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Eum K,Rice KG. Test anxiety,perfectionism,goal orientation,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 Anxiety Stress Coping,2011,24(2):167-178.

[2]孟昭蘭. 人類情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80-381.

[3]王曉霞,劉麗. 學生考試焦慮研究綜述.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 26(5):29-31.

猜你喜歡
文化因素焦慮
書刊出版設計中文化因素應用研究
當代大學生微博名的調查歸類及社會語言學分析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