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研究

2015-10-26 01:46張桂花
亞太教育 2015年34期
關鍵詞:師德建設職業道德教師

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研究

文/張桂花

摘要:隨著社會媒體的不斷發展,丑聞曝光率的增加,師德問題也逐漸的受到了廣大學者的關注,我們中華民族的“師道尊嚴”更是受到了嚴重的考驗。當前師德建設過程中,教師面臨著功利主義的侵蝕,教師隊伍素質不高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從教師的教學理念、合法權益保障與大眾傳媒理論方面進行改進,促進師德建設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師德建設;教師;職業道德

作者簡介:張桂花(1989-),女,漢,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

一、師德建設的內涵

道德,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師德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守的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師德是教師隊伍建設的人文核心,師德建設,是對我國師資隊伍建設的進行改進與提升。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明確提出要“加強師德建設”,更是在一定的高度上突出強調了師德建設的重要性。首先,要愛崗敬業。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人格魅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情操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①,將學生們看成“鮮活的生命”,其次,要有責任心。即使面對著大額的教育對象,也要熱心對待,要因材施教、精心施教、誠心待教。再次,要為人師表,樹立榜樣。教師,是與學生進行互動次數最多、接觸時間最長的主體,因此教師的為人處世、言行舉止對學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注重自身修養,加強自身道德建設。

二、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功利主義對“師德”的侵蝕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教師個人欲望、社會生活壓力、家庭需要等因素的影響,使教師在物質上的需要遠遠高于平均水平,教師工資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即使有漲幅、獎勵,數額也不會太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師將目光轉移到學生家長身上。家長的共性特點之一,是為了子女學業高成就,不惜教育資金的增加。家長給自己子女“另開小灶”,找該班教師補課,這也無形中助長了這種風氣,也對學生的自由、利益進行了限制和損害,教師和家長的價值觀都出現了偏頗。面對這種風氣的影響,師德建設面臨著極大地挑戰,受功利主義影響的教師是對“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褻瀆,對“辛勤園丁、蜜蜂、蠟燭”高貴比喻的辜負,更是對祖國教育事業的不負責任。

(二)教師綜合素質不高

當前教師隊伍總體綜合素質不高,在《國家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規范辦學行為,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和學校進行排名,不得下達升學指標”。因此,教師更應該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當前教師專業水平較低體現在知識的單一性,不具有綜合性,例如英語教師對數學課、語文課的知識不能夠綜合的進行運用,只是單一科目的進行傳授。另一方面體現在教師的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欠缺,不能把握教育對象的心理特點與身心發展水平,不能判斷教育對象是處于什么樣的心理與情感,才做出當前相應的行為反應等,因此,在教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就不能很好的進行引導,對學生的發展具有不利的影響,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

三、提升師德建設的對策

我國教改綱領性文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 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嚴格實施教師準入制度,提高教師任職要求,并把師德表現作為考核評聘標準②。因此,要加強師德建設。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關心,是一個充滿愛的詞語,體現的是師生關系的人文關懷。建立關系的第一步,要想關心學生必需從了解學生開始,俗話說:“知之深,愛之切”,而師德的核心也可歸結為一個“愛”字,愛祖國、愛學生把對祖國的愛,化為使命感,把對學生的愛化為責任感,因材施教,教書育人能把“愛”字化為自覺行動,才是師德的最高境界。③在語言方面主要表現在師生之間的多溝通,多理解,交流彼此之間的看法和思想;在學習層面上則表現為群體之間的思想的碰撞,學習和對話不是個別人之間的討論就能實現的,所以對師生雙方都要要求互助協作,團隊配合,并以平和的心態,平等的地位,來進行生活的交流與學習的遷移。

(二)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與工作收入

《綱要》中指出,“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實教師績效工資?!币簿褪钦f,教師的合法權益和工作的收入是有一定的政策保護的。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有利于教師整體質量的提高。在教師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工作收入與付出成正比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工作熱情,才能使教師更好地為教育事業奉獻,提升自身教育素質,轉變教育理念,積極應對教學中存在的弊端。這也是教育部門應該予以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更是一個學校對教師群體應該做到的關懷與幫助。

(三)大眾傳媒正能量的傳播

在關于教育事件進行報道的時候,不要危言聳聽,不要以訛傳訛,要對教育事件發生的本身進行客觀地評價,不要讓大眾傳媒的觀點去引導大眾的看法,要讓大家對事件的本身有一個客觀地了解,進而有著自己的看法與評價。但是在實際的報道中,例如對教師“跨越到的紅線”的問題上,在進行報道的時候,媒體不要進行一個看法的引導,受眾會有其自己的看法與評價,因此,大眾傳媒要進行正能量的傳播,給廣大群眾一個信心。只有在社會層面上認識到了師德建設中的流弊,對學生個體發展的消極影響,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阻礙作用,并逐漸的進行無意識的傳播,會讓人們了解到師德建設不足的弊端,對學生自身發展的危害。激發家長的正確的教育意識,為了子女更好發展而共同促進師德建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注解:

①王有存.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11月.

②王麗靜,王建光.加強和改進高校師德建設問題研究[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2年6月.

③胡全侖.高等學校師德建設與師德考評體系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5期.

猜你喜歡
師德建設職業道德教師
最美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之我見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在弘揚職業道德中爭創“青年文明號”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