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P2P本質特征視角對P2P發展愿景的研究

2015-10-26 17:32陸岷峰李琴
西部金融 2015年9期
關鍵詞:本質特征

陸岷峰+李琴

摘 ? 要:關于P2P,從產生到爆發性成長其爭論之聲從沒停止過,由于對其認識上的不統一,導致對P2P的評價不一致,其發展目標、社會認同、成長方式及未來愿景也各不相同。從P2P本質特征分析入手,掌握P2P的基本特征,便于抓住事物的本質和主要矛盾,從而對P2P未來的發展前景作出科學的判斷,對保持這一新生事物的發展才能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P2P其特征有本質和非本質之分,本質特征是“互聯網+民間借貸”,非本質特征有互聯網金融、信用中介、民間借貸等,P2P的本質特征已經充分表明其有美好的發展愿景,P2P有著巨大的需求市場和廣泛的供給市場,同時也適應了金融市場多元化需求的大的發展趨勢,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是當前P2P所面臨的監管、信任機制等不完善造成的,這并不否定P2P生命力及生存發展的本身。

關鍵詞:P2P;本質特征;發展愿景

中圖分類號:F830.3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017-2015(9)-0018-04

一、導言

P2P借貸平臺為微小群體提供了一個低門檻、簡便、快捷的融資渠道。P2P借貸平臺利率水平經常維持在12%-22%而且門檻低,自然會吸引逐利的民間資本,正因為如此,P2P產生后到目前出現了爆發性成長,但由于其出現不良資產較高,跑路現象較多,因而對其爭論之聲也不絕于耳,有肯定之,也有全盤否定的。由于對其認識上的不統一,導致對P2P的評價不一致,其發展目標、社會容忍、成長手段及對未來的愿景也各不相同。對P2P的認識必須從對其本質特征分析入手,只有掌握了P2P的本質特征,才便于抓住事物的本質和主要矛盾,從而對P2P未來的發展愿景作出科學的判斷,在制定政策時保持客觀公平的態度。

二、文獻綜述

P2P(Peer-to-Peer Lending或Person-to-Person Lending),國內譯為人人貸。英國是P2P借貸平臺的發祥地,Zopa是2005年成立于英國的世界上第一個P2P網絡借貸平臺。同年美國的Prosper成立。雖然Zopa、Prosper的成立有著時間和地域上的差異,但是他們的創業理念都是一樣的,即他們都是從貸款人和借款人的角度出發,以有不同需求的客戶為中心,力求通過自身商業模式和產品服務的創新為其提供差異化的金融產品。由于我國金融市場相對不完善,利率市場化起步較晚,商業銀行對小企業和個人貸款不夠完善,傳統的金融機構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加之在“新常態”提倡的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P2P借貸平臺是對現有金融體系的有效補充,因此其在我國的異軍突起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針對P2P模式的兩個“缺點”,即存款人高風險、資金流動性差,P2P在我國進行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調整,產生了純線上模式、債權轉讓模式、擔保模式、平臺模式這四種P2P模式,但是這也使得我國的P2P模式發展逐漸背離了其設計初衷,出現了P2P業務異化?;谶@一情況,也就導致了人們對P2P的評價不一致,發展目標、社會容忍、成長手段及對未來的愿景的看法也不相同。

周鵬(2013)認為廣泛意義上的P2P業務是一種銀行業務即banking,但它不是銀行即bank?,F在社會上大部分資本都集中到銀行,主要投向大企業,P2P有助于對資金進一步疏導,使其流向最需要資金的微小群體。從這一角度說,P2P業務是在做銀行業務,也就是金融。人人貸研究總監王朋月(2013)將P2P借貸平臺定性為一種中介服務活動,其核心是以網絡為媒介,網站為平臺,通過提供借貸機會和信用評價、投資咨詢等,協助投資者和借款人實現直接借貸的中介服務活動。銀監會王巖岫將P2P借貸平臺定義于民間的信息中介,即信用中介。所謂的P2P借貸平臺就是借款人在平臺上發放借款標的,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而平臺并不參與到借貸法律關系中。借款者可以省去在銀行借款的繁瑣手續,為微小群體提供了便利。葉湘榕(2014)認為從本質上來看,P2P借貸平臺是互聯網與小額信貸跨領域結合創新而生成的一種創新金融組織形式,即互聯網金融。黃小強(2013)認為P2P借貸平臺性質上屬于從事民間借貸,并且建議在《貸款通則》或在《放貸人條例》中,將P2P平臺定位于從事貨幣信用活動的非金融機構,賦予其“合法貸款人”的身份。

上述對P2P網絡借貸觀點均從一個層面對其進行了定義和評價,對我們認識P2P網絡借貸性質提供了啟發。但是,這些觀點對P2P借貸平臺的認識大多受國外對P2P借貸平臺定位的影響,忽略了P2P借貸平臺在中國征信體系不健全的金融市場環境下,所采取的四種模式使得P2P借貸平臺的本質已從單純的信息撮合平臺變成了集存貸款功能于一身的類金融機構。顯然,這些定義反映的是P2P的非本質特征,如果以非本質特征來定義P2P,難免會落入片面化、重形式輕內容的陷阱中,這樣得出的結論或描繪出的愿景往往會出現方向性錯誤。

三、P2P的本質是“互聯網+民間借貸”

P2P屬于民間借貸進化形式,其本質是“互聯網+民間借貸”,之所以這樣定性,其依據是:

(一)事物的本質實質上是對事物的一個準確的定義。因為定義是反映事物本質的一種思維方式,是對事物本質特征內涵和外延的確切而簡潔的表述。揭示事物的本質最常用的方法是對比兩類事物,從尋找它們之間的不同點中揭示事物的本質。其中,對比的兩類事物共有的東西不可以成為其中某事物的本質。從本質上來看,P2P借貸平臺是民間借貸的信息化,是對傳統銀行業務的有益補充,為微小群體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融資渠道。其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使得借貸信息公開化、透明化克服了信息不能對稱、工作效率低的問題,通過運用信用評級、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等手段降低了投資風險,使得借貸業務范圍由原來的熟人擴大到陌生人之間。

(二)P2P是在民間借貸的基礎上與互聯網虛擬借貸平臺相融合而生成的一種新事物,并呈現出新的特點與優勢。首先,它很好地擴大了傳統民間借貸的服務范圍、拓寬了微小群體的融資渠道,同時彌補了傳統銀行業務嫌貧愛富、門檻高、流程繁瑣的不足之處。P2P借貸平臺看準傳統民間借貸和傳統銀行業務的這一弊端,恰當地彌補了這一業務空洞,是應用“長尾理論”的一個具體實例。民眾傳統的投資渠道非常有限,非常大一部分資金都集中在銀行,然而傳統的銀行往往會“嫌貧愛富”,致使有限的資源大都集中于大企業、大客戶和中高端零售客戶。因此,眾多微小群體的籌資業務就形成了長長的業務尾部。P2P借貸平臺的出現,彌補了這一業務空缺,使得資金疏導到最需要資金的微小群體,實現了資金市場的有效配置。同時,P2P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將借貸業務從傳統的手工勞動中解脫出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業務交易成本。

(三)P2P不是互聯網與民間借貸的簡單相加,而是對資源的一種重新整合,是一種低成本的融資方式。P2P借貸平臺作為一種小額信貸的新模式與傳統信貸模式相比,大部分無需擔保抵押、審批速度快、交易手續簡單。這些特點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交易的完成更加依賴于借款人的信用。中小企業貸款信息、管理成本高、違約風險高使得傳統銀行金融機構通常不愿意把貸款批給這些中小企業,或者只愿意以較高的利率提供貸款。而P2P借貸平臺不需要借助中介,能獲得更低利率的貸款。

(四)P2P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大趨勢。我國民眾資本集中于銀行,而且銀行借貸門檻過高,這就嚴重影響了資本市場配置。為了彌補這一業務空白,解決微小群體融資難得問題,P2P借貸平臺應運而生,并在短短的8年時間里迅猛發展。實踐經驗告訴我們,P2P借貸平臺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大趨勢的。

(五)P2P是一種新生事物。自2007年我國第一家P2P借貸平臺拍拍貸在上海注冊成立以來,在眾多互聯網金融業務中,P2P異軍突起。據《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3)》介紹,2009年P2P借貸平臺僅有9家,2012年年末則超過200家,2013年P2P借貸平臺竟然激增到2000多家。據測算,整個行業線上平臺的交易額在1100億人民幣左右,線下交易額在700億到800億左右。相比較2012年的情況,整個行業有8倍左右的增長。無論是從平臺增加數量還是交易額增長幅度,我們都不難發現,P2P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四、P2P未來發展的愿景描述

通過參考國外發展成熟的P2P借貸平臺的樣本,結合我國國情現狀,我們推斷未來的P2P借貸平臺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科技化、規范化、透明化。P2P借貸平臺發展愿景即發展目標和方向主要有:

(一)P2P借貸平臺準入門檻有所提高。適當提高準入門檻對P2P借貸平臺的規范化發展有重要作用。首先,P2P借貸平臺創始團隊要對技術有了解,擁有一定數量的專門從事金融工作的專業人員,管理團隊要有商業管理理念。最好還要有豐富的電商經驗和風投理念。

(二)P2P借貸平臺配套機制進一步完善。完善的財務披露制度以及配套的審計流程,統一的壞賬率計算方法和規范的財務報表填寫方法。這樣投資者可以方便地獲得各個P2P借貸平臺的有效信息,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損失。

(三)對P2P借貸平臺監管更加合理和全面。監管部門對P2P借貸平臺采取審慎包容的態度,防止因為監管過于嚴苛影響其發展的活躍性。作為新興的事物,不能否定其促進資金流動、平衡供需雙方、簡化冗長復雜的銀行借貸手續的作用。同時,對P2P借貸平臺的監管做到政府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綜合監管與地方監管相配合,線上監管與線下監管相組合,真正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全面監管。

(四)P2P借貸平臺在發展中對消費者保護水平日益提高。由于配套機制的完善和監管機制的到位,由于信息不對稱給消費者帶來的風險有所降低。法律機制的健全使得P2P借貸平臺的定位得以明確,而且一旦平臺、借款人、出資人出現問題和糾紛時,可以依照法律協調處理或通過法律訴訟來解決。

五、實現P2P愿景的戰略措施

(一)不斷完善P2P行業法律規范。P2P行業在我國已經走過了近7年時間,監管實質性介入的時機已經成熟。因此,要盡快制定出臺規范P2P借貸平臺發展的法律法規,盡快推動《放貸人條例》早日出臺,對P2P借貸平臺的法律地位、經營范圍等予以具體規定,明確界定P2P借貸平臺和非法借貸中介;盡快明確P2P借貸平臺的監管主體,同時制定《P2P借貸民事訴訟法》,一旦平臺、借款人、出資人出現問題和糾紛時,可以依照該法律協調處理或通過法律訴訟來解決。

(二)建立多層次監管框架。當前P2P借貸平臺還存在中間賬戶監管缺位風險。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底,僅山東一省即爆出55家問題P2P借貸平臺——有的失聯,有的跑路,有的無法提現。至此P2P借貸平臺出現的金融詐騙和卷款跑路成了投資人的一大擔憂問題。出現這一問題主要在于交易使用的中間資金賬戶缺乏監管,資金支配權掌握在平臺手里,中間存在不少虛假借貸業務,資金自融。若是對時間差和合同條款沒有嚴格控制,“卷款私逃,挪作他用”等中間賬戶資金沉淀引起的道德風險是存在的。同時,中間賬戶缺乏監管,也會使得P2P平臺非法集資的可能性增強。機構可以先從出資人獲取資金,再用于出借。由于資金沉淀賬戶未受到監管,難以被及時發現并制止。資金池的形成雖然可以提高機構運作資金的便利性,但使出資人對資金用途、資金轉移沒有把握,從而增大出資人的風險,平臺本身有可能陷入非法集資的怪圈。

莫頓和博迪(2000)認為:金融功能比金融機構更穩定,金融機構的功能比金融機構的組織方式更重要1。P2P借貸平臺是互聯網金融的典型形式,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競爭會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也會提高效率,升級功能。所以對P2P借貸平臺這一金融創新形式的監管要本著容忍的原則??紤]到我國各個方面存在許多不成熟的因素,這給P2P借貸平臺的監管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題。目前政府似乎表明從業者要自律—P2P不應發展得太大,以避免系統風險。同時行業自律比政府監管更具有靈活性,更貼近市場規律。

(三)完善征信體系。放開個人征信業務或者說征信業務市場化對P2P行業是有積極作用的,專業的團隊做信用數據采集、加工和整理,有助于P2P公司利用數據創新產品,或者和征信公司共同建立某個領域的信用模型,加速P2P行業產業深化,控制風險。我國征信體系起步較晚,可以借鑒國外征信體系建立的經驗。一是依托政府做好信息采集工作,運用系統做好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完善以央行為主導的社會信用評價和管理體系。二是要積極推動P2P借貸平臺與征信系統對接。修訂《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中個人信用報告僅限于金融機構使用的規定,消除信息交換的壁壘。三是要推動P2P行業內部征信體系建設并形成統一的信用評價標準。此外,可建立黑名單互換機制,加大違約懲罰力度,提高違約成本。

(四)建立P2P行業財務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國在P2P行業并沒有建立財務披露制度,大部分P2P借貸平臺也不主動披露自身財務狀況。即使有少數P2P平臺會定期披露自己的財務報告,這些報告也因未經審計而缺乏公信力,而且也很難從中找到公眾所關心的壞賬率等指標。此外,壞賬率計算的方法又是不同的,目前還缺乏統一的標準。另一方面,不同的P2P借貸平臺因性質不同,應按不同的會計準則來填報財務報表,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因此,對P2P借貸平臺的企業必須規定其實行行業財務信息披露制度,在指定時間、指定地方適時公布其財務信息,接受投資人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

(五)提升P2P借貸平臺的擔保能力。目前,P2P公司提供的擔保往往通過三種模式:第一種,由公司注冊資本擔保。一旦壞賬數額超過公司資本,造成資不抵債,這種擔保也就名存實亡了。第二種,收取所有貸款額的1%作為保險金,用來賠償遭遇壞賬的存款人。但實際上,小額貸款的壞賬率遠高于1%,這種保險模式無法長久持續。但如果公司提高保險金比例,相應就會降低存款人的收益,失去P2P網貸所具有的高回報率的市場競爭力。第三種,通過第三方擔保公司進行擔保。這種模式和用公司注冊資金擔保存在同樣的問題,即如果壞賬超過擔保公司的擔保能力,最后買單的依然是投資人。為了提升P2P借貸平臺的擔保能力,一是要加強對企業的自我積累,增強企業自身抗風險、化解風險能力;二是擔保的擔保公司積極加入再擔保體系;三是政府可設立P2P借貸平臺的專業擔保公司或擔?;?,支持P2P借貸平臺的行業發展;四是要通過財政、稅收等政策扶持P2P借貸平臺的企業發展。

(六)加強P2P借貸平臺產品的管理。由于多數P2P借貸平臺是從線下小貸公司或者其他民間放貸組織和個人轉化而來,多數平臺已經背離了信息中介的地位。表現為直接充當投資人、借款人、擔保人等角色,使得平臺具有了吸儲、放貸、擔保等金融職能。異化的P2P借貸業務已從多個方面突破了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因此,當前對P2P借貸平臺的管理的重點在規范其產品和種類與業務界面的邊界上,企業開發的產品必須符合已有的監管政策底線要求。

參考文獻

[1]陳慶漢.馬克思論語言的本質特征及其意義[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94-97。

[2]陳清藝.我國P2P借貸平臺的發展、風險及政策建議[J].福建金融,2014,(9):29-32。

[3]黃小強.P2P借貸服務業市場發展國際比較及借鑒[J].金融與經濟,2013,(12):34-37。

[4]萬志堯.P2P借貸的行政監管需求與刑法審視[J].東方法學,2015,(2):99-110。

[5]王朋月,李鈞.美國P2P借貸平臺發展:歷史、現狀與展望[J].金融監管研究,2013,(7):26-39。

[6]王銳生.探究事物本質的兩種不同視角[J].哲學動態,1994,(7):28-29。

[7]王妍.關于翻譯本質的認識[J].科技信息,2009,(10):482-485。

[8]葉湘榕.P2P借貸的模式風險與監管研究[J].金融監管研究,2014,(3):71-82。

[9]周鵬.P2P的本質、發展狀況與監管探討[J].銀行家,2013,(10):101-102。

The Research on P2P Development 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ure of P2P

LU Minfeng 1 ? LI Qin 2

(1Bank of Jiangsu , Nanjing Jiangsu 210005

2 School of Fina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The argument about P2P has never stopped from P2P emergence to its rapid growth.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to P2P leads to the different evaluation on P2P, and its development goals, social recognition, growth methods and future vision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analysis on the nature of P2P, the paper thinks that mastering the basic features of P2P means mastering the essence and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of P2P, therefore the scientific judgment can be made on the development vision of P2P in the future, and a good environment can be provided to kee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born thing. P2P is characterized with essential nature and non-essential nature, and its essential nature is “Internet + informal lending”, while the non-essential nature includes the Internet finance, credit intermediary, informal lending etc.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P2P has fully shown that P2P has a good development vision, has a huge market demand and a wide range of market supply, and has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iversified demand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reality are caused by imperfect regulatory and trust mechanism, which does not negate the vitality an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2P.

Keywords: P2P; nature; development vision

責任編輯、校對:張宏亮

猜你喜歡
本質特征
抓住本質特征 促進深入理解
任務驅動學習、項目學習的本質特征及其運用——以化學教學為例
任務驅動學習、項目學習的本質特征及其運用——以化學教學為例
改編題目可以這樣做
談舞蹈的美及其本質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