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新疆兵團金融事業一起走過的日子

2015-10-26 18:03林麗萍
西部金融 2015年9期
關鍵詞:石河子團場墾區

林麗萍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滿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艾青

地方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當60多年前屯墾戍邊的軍墾戰士鑄劍為犁開始打造石河子這顆“戈壁明珠”的時候,石河子人民銀行也隨之成立,加入到軍墾新城的開發建設行列,成為石河子墾區成立最早的金融機構。為了建設邊疆,發展兵團屯墾戍邊事業,當時兵團吸引和征調了大量的國內其他省份的青壯年男女來調整兵團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性別比例。薛龍祥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薛龍祥同志祖籍河南省,1952年畢業于蘭州師范學校師資班,先在鐵路系統工作九年,1962年4月調入當時的石河子農行工作,從事金融專業32年。他先后擔任過石河子農行分理處主任、支行營業部負責人、監察員等職,85年7月調入人民銀行籌建組,后任金管科長、調研室主任等職,最后在總稽核的崗位上光榮離休。

一、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農行與人行的歷史淵源

采訪薛龍祥同志,不由自主地開啟起了薛老對當年農行與人行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久遠記憶。記憶中的中國農業銀行有四次成立與撤銷,石河子農行與人行先后有四次職能交叉和分離。

薛龍祥是1962年4月調入石河子農行工作的。薛老回憶,據當時比他更早工作的同事介紹,早在1951年時,中國農業銀行的前身是農業合作銀行,當時農業合作銀行未設基層分支機構,基層的農村金融工作由人民銀行辦理。隨著我國進入“組織制度建設”階段,按照中共中央1951年12月發出的《關于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精神,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精簡機構,于1952年7月撤銷農業合作銀行,農村金融工作歸中國人民銀行統一領導和管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1955年3月,經國務院批復同意,中國農業銀行成立。農業銀行第二次建立后,積極開拓貧戶貸款、國營農業貸款、農田水利貸款、貧農合作基金貸款等農村金融業務,為穩定生產、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當時人民銀行同時履行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職能,農業銀行與人民銀行在業務運行中存在職能交叉、關系不順等問題,而且兩行分別設立,需大量增加機構和干部,增加基本建設和費用開支。因此,1957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農業銀行的各級機構同人民銀行合并,農業銀行的名義即予撤銷?!按筌S進”之后,國家進入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為加強農業資金的統一管理和提高農業資金的使用效益,1963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當時的農業銀行建立了貧下中農無息專項貸款,對農貸資金管理實行基金制,接辦投資撥款監督工作,并對信用社的相關工作進行部署整頓和打擊高利貸。由于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在農村基層機構設置上存在矛盾,1965年11月,農業銀行再次和人民銀行合并。在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恢復中國農業銀行,大力發展農村信貸事業。1979年3月13日,中國農業銀行正式恢復建立,其職能是統一管理支農資金,集中辦理農村信貸,領導農村信用合作社。

二、與石河子人民銀行同成長

人活著,就要有所追求,有所奉獻,絕不能平淡一生虛度光陰。薛龍祥同志就是這樣要求自己,他出生在舊社會,少年時代的人生磨難使他懂得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道理,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不忘黨的恩情,明白“怎樣做人,為誰活著”,思想上追求上進。1962年薛龍祥同志被調往石河子農行工作,至1994年退休,他為新疆金融事業默默奉獻了32年。在這漫長的30多年里,為提高自身經濟金融理論水平,豐富專業技能,他刻苦學習,極力求知,開始由淺入深地學習銀行業務和基礎理論,較為系統的掌握了銀行專業基礎知識,通過多年在實踐中的鍛煉,他成為了石河子金融業的專家。

薛龍祥同志除了奮戰在石河子金融一線上,還與同時期的銀行干部一道,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積極參加大煉鋼鐵、筑路、支農、社教等一系列工作。1985年,薛龍祥被調往正在籌建的石河子市人民銀行,與當時籌建組的其他十幾個人一道,齊心協力,將位于當時石河子市原百貨大樓以西200米處、原先大煉鋼鐵時的廢棄停車場變魔術般改頭換面,他們團結一致,利用工作之余,手持鐵鍬鏟鋼渣,親自動手拆危房,打土塊,蓋新樓、砌花壇、栽樹苗,石河子人民銀行的磚磚瓦瓦一塊塊摞起,人才儲備一點點累積,制度規章一天天完善,一家新生的金融機構—石河子市人民銀行屹立在了西北邊陲。如今已經年近80的薛老回憶起當年親歷的那段經歷,仍然有說不完道不盡的回憶,往事依然歷歷在目,清晰可現。

三、見證支付服務環境的變遷

據薛龍祥同志介紹,石河子人民銀行成立初期,僅僅是算盤+賬簿,辦公設施簡陋,能夠辦理的業務也僅僅局限在個人儲蓄、單位存取款等傳統的常規業務范圍之內,墾區團場職工若要辦理存款業務,需搭乘牛車或馬車行走四、五個小時到城區的銀行營業所辦理。隨著銀行業務慢慢發展起來后,便出現了“自行車上的流動銀行”,銀行的工作人員騎著自行車走團串連,為墾區團場職工辦理存取款業務。1962—1984年,薛龍祥同志先后擔任過石河子農行分理處主任、支行營業部負責人、監察員等職。那個時期的銀行業務經營范圍中,支付結算業務的概念還非常模糊,當地只有一家銀行即農業銀行,單位或個人只能在這一家銀行辦理相關業務,同城范圍內根本不存在跨行支付等支付清算行為,辦理異地資金匯劃,則通過手工聯行來完成。墾區團場職工對于銀行工作性質的理解,認為銀行就是印錢和管錢的單位,老百姓平時花的錢都是從銀行取出來的,家里要有點積蓄就存到銀行,既安全又可以有點利息收入。如果需要給內地老家親人朋友匯款,只能到城區的郵政所辦理匯款。

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改革開放的春風普照之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盤活了各行各業,石河子墾區各農牧團場經濟多元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金融機構進駐石河子墾區的力度不斷增強,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先后成立,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等地方性法人金融機構也相繼組建,墾區金融市場呈現一片繁榮景象。為了不斷拓展業務,各金融機構紛紛在石河子墾區各農牧團場設立分支機構,為團場農工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金融服務,墾區團場職工無需跑幾十公里路程到城區辦理存取款,在家門口的銀行機構營業網點即可辦理。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隨著我國支付清算體系高速發展,石河子墾區各農牧團場廣大軍墾人深刻體驗了金融支付的“中國速度”,1991年,中國人民銀行建成的電子聯行系統,實現了“地上三天,天上三秒”并實時清算的資金匯劃速度。團場軍墾人上午到銀行辦理了匯款業務,下午就會收到收款人反饋回來的收款消息。屯墾戍邊的軍墾人無不感嘆高速發展的現代化支付服務體系建設給農牧團場各項事業發展所帶來的累累碩果。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尤其是“十一五”時期,多元化的支付工具已遍布石河子墾區各團場、連隊,惠農卡、ATM機、轉賬電話、POS機、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支付工具在團場、連隊被廣泛推廣運用。軍墾人用自己純樸的雙眼,見證了我國目前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的現代化支付系統建設歷程,見證了一段翻天覆地的變遷歷程。

四、生命之樹常青

1949-1978年,新疆金融業發展歷程中重要的30年,薛龍祥同志以及所有千里迢迢馳援邊疆的內地干部,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了累累碩果。在30多年的工作實踐中,他能認真學習和自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金融規章制度,在長期的金融業務一線工作中,從未發生過損失性差錯,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好評。在擔任金管科長、調研室主任等職期間,由薛龍祥撰寫的文章分別在《中國金融》、《金融時報》、《蘭州金融》及《新疆農墾經濟》等系列報刊雜志上發表,而他本人也被《金融時報》社聘為特約通訊員,由他撰寫的“城市信用社穩定發展調研報告”在1988年全疆人行系統專業工作會上被評為三等獎;他領導的科室獲得過“自治區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分行級調研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他本人也被多次各級人行評為“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

1994年,薛龍祥同志辦理了退休手續,但他人退思想不退,崗位不退,永遠保持央行人的蓬勃朝氣。他積極參加行里老干組織的合唱團,并積極爭取成立了老干活動室。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以后,薛龍祥同志作為一名老黨員心系災區,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向災區捐款捐物活動,表達對災區群眾的關切之情。

“奠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如今已經78歲高齡的薛龍祥依然時時關心著石河子人民銀行各項事業的發展,積極參加退休黨支部的各項活動,為基層央行的發展獻計獻策,默默奉獻。他的晚年就像夕陽余暉,紅透了一片天,照亮了美好人間。

責任編輯、校對:張德進

猜你喜歡
石河子團場墾區
加快團場社區建設與管理的對策建議
石河子市漢維雙語公示語翻譯及其特點的窺探
新疆石河子市自然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對策
完善團場全面預算管理體制的探討
黑龍江墾區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發展研究
對墾區道路運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初探
淺析石河子公司首次使用聚羧酸生產混凝土質量控制及配合比優化
新疆阿拉爾墾區棉花播種接近尾聲
戈壁明珠石河子
新型團場建設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