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綠汀音樂作品的和聲特征探析

2015-10-29 16:41龐圣久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賀綠汀民族化音樂作品

龐圣久

(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黑龍江 大慶 150080)

賀綠汀音樂作品的和聲特征探析

龐圣久

(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黑龍江 大慶 150080)

在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歷程中,賀綠汀是一個非常杰出的作曲家、教育家和音樂評論家,為我國音樂事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文章結合賀綠汀的相關音樂作品,對其中的和聲特征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賀綠??;音樂作品;和聲特征

賀綠汀是我國近代音樂創作的杰出代表人之一,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以及音樂理論家,在1931年考入上海國立音樂??茖W校,從此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曾先后擔任武昌藝術??茖W校教員、明星影片公司音樂科科長、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隊音樂教員、延安中央管弦樂團團長以及華北文工團團長等。半個世紀以來,賀綠汀共創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鋼琴曲、六首管弦樂曲以及大量的音樂作品,代表作包括《牧童短笛》、《搖籃曲》、《游擊隊歌》等。這些作品以精巧而嚴謹的構思、巧妙而周密的布局、簡練而純樸的語言、精湛而洗煉的技巧和鮮明而生動的形象等藝術特征,為中國專業音樂留下了珍貴的創作經驗,而且非常真實地反映出了不同時期中國民眾的內心思想和勞動生活,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個性,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一、和聲的相關概念

和聲是一個樂理名詞,主要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的音按照一定的法則同時發生并產生橫向聲部運動而構成的音響組合。具有非常明顯的濃、淡、厚、薄的色彩作用,同時還有構成分句、分樂段以及終止樂曲的作用。從十七世紀起,隨著主調音樂的發展,和聲的作用也顯得愈發重要,其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大致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聲部的組合作用:在統一的和聲基礎上,各聲部相互組合,共同構成協調統一的整體。

2.樂曲的結構作用:通過和聲進行、收束式、調性布局等,在構成曲式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內容的表現作用:通過和聲的色彩、織體以及配合其他因素,塑造音樂形象、表現音樂內容。和聲的處理可以說是音樂創作的重要寫作技巧,同時也是對位、曲式、配器等其他作曲技法的基礎。

二、賀綠汀音樂作品的和聲特征

賀綠汀的音樂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大膽地吸收和借鑒了西方先進的創作理念和作曲技法,創造出了我國的民族新音樂。在和聲領域,賀綠汀在應用西洋和聲技法的同時,加入了一些民間音樂素材,使得其和聲具有非常濃厚的民族氣息。這里從三個方面,對其音樂作品中的和聲特征進行簡要分析。

(一)民族化的和聲

在賀綠汀的音樂作品中,和聲是以傳統和聲為基礎的,在借鑒西洋現代作曲技法的同時,融合了中國民間的音樂素材,使得其和聲具有非常顯著的中國特色,也因此探索出了具有民族調式和民族音樂特色的和聲體系。這里結合其代表作《搖籃曲》,對其民族化的和聲進行分析和討論。

在《搖籃曲》中,和聲并沒有使用傳統的大小三和弦,賀綠汀利用延留音、輔助音或者省略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和聲的西洋色彩。例如,在作品中的第1、2小節中,第1小節的和聲為Ⅰ級分解和弦,但是賀綠汀在次中聲部上,疊加了一個輔助性的六度音(F);第2小節的和聲為Ⅴ級和弦,但是省略了三音,也在次中聲部疊加了一個輔助性六度音(C)。這兩個輔助性的六度音打破了Ⅰ級及Ⅴ級和弦的結構,以一個二度上行將分解和弦引進到五聲音階之中,也正是這個級進音的出現改變了和聲的風格,使其具有明顯的五聲民族風味。

從縱向方面看,和聲多數情況下是以功能和弦為主,而賀綠汀通過在巧妙地添加輔助音和省略某音,極大地軟化了西洋和聲風格,從而將聽眾引導到了一個具有典型民族風味的優美意境中,通過將西洋和聲與民族風情的巧妙結合,相互補充,實現了和聲的民族化。

(二)民族化的調式調性

在賀綠汀的音樂作品中,絕大部分采用的都是中國傳統的民族調式,而其中運用最多的,就是五聲調式和七聲調式。他曾經說過:“一切音階調式都是由不相同的民族根據各自的生活習慣文化傳統,長期發展而形成的,具有各自民族特色;人們是根據這些不同的音階調式,去認識并欣賞不相同的民族音樂文化,如果離開了各自的音階調式,也就失去了民族音樂的特色?!币虼?,在作曲過程中,賀綠汀力求在作品中展現中國人民最為真實的生活和思想,追求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而這些民族特色只有通過具有中國民族風味的五聲調式,才能夠更加全面地表現出來,這也是賀綠汀作品民族化調式調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同樣以《搖籃曲》為例,其中就采用了傳統的民族五聲調式,從開始就是降B商、F羽、降B羽、降A徵、降B商、a羽、降A宮調式頻繁交替。而這種調式交替的手法,正是中國民族典型的非對稱性語言寫法。賀綠汀在作品中應用了主導動機發展手法,將主動動機在不同的調式上進行了再現或者拓展,使得作品的旋律更加曲折,但是又不會顯得繁瑣,主體旋律相對簡潔,通過五聲性級進式的旋法,具有極強的人生哼唱特點。不僅如此,在其鋼琴作品《小曲》中,同樣體現出了典型的五聲調式,樂曲呈示段是建立在E商和A徵調式上的,先是右手五聲旋律兩個小節先進,再是左手的旋律跟進,在線條走向上分別運用了同向、反向及斜向進行,節奏關系或上密下疏或上疏下密,句逗起落交錯,產生了一呼一應之感;在中段,左手均勻的律動性十六分音符加上八分音符,使得曲子的節奏音型歡快活潑,與右手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再現段從左手開始,對呈示段左右旋律的出現順序進行了顛倒。整首作品的五聲性旋律親切優美,在A宮和D宮系統調上來回轉換,使得作品體現出了非常顯著的民族特性。

(三)民族化的復調手法

在賀綠汀的音樂作品中,復調藝術手法是極其豐富的,在運用相關藝術手法的同時,融合了我國民族多聲音樂的創作手法,從而極大地豐富了音樂作品的內涵和表現力。支聲的寫法主要包羅了裝飾性寫法、帶有副旋律性質的寫法和平行進行的寫法等;在復調手法中,賀綠汀主要運用了支聲、模仿以及對位法等手法,而在模仿手法中,應用較多的包括局部模仿、加入和聲層次的模仿以及建立在和弦音上的模仿等;對位手法則主要包括線條性對位、音型性對位、節奏型對位等。這些復調手法的應用,不僅借鑒了西方復調音樂技法,同時也對我國民族傳統多聲音樂中的變奏展開樂思進行了繼承和發展,其典型作品主要有《牧童短笛》、《離思》、《墾春泥》等。

三、結語

從賀綠汀生平的作品分析,其在音樂創作中,執著的追求和探索著中西結合的音樂思想,對于近代中國專業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在音樂作品的創作過程中,賀綠汀不僅借鑒了西方音樂的作曲技法和理念,而且對吳國傳統民族、民間多聲音樂進行了繼承和發展,在兩者相互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以變化和拓展,追求內容與形式的相互統一,創造性地探索出了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道路,同時也證明了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在音樂層面上相互融合的可行性,對于音樂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吳志仙.賀綠汀音樂作品風格探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9(04).

[2]陸川.賀綠汀音樂作品中多聲思維特征剖析[J].黃河之聲,2014(08).

[3]伍賢軍.淺談賀綠汀音樂作品的和聲特征[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 2012(10).

[4]楊亮.賀綠汀聲樂作品和聲技法分析[J].電影文學,2008(10).

[5]盧昱含.賀綠汀鋼琴作品的藝術特征[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J603

A

1005-5312(2015)08-0098-01

猜你喜歡
賀綠汀民族化音樂作品
動畫片《葫蘆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賀綠汀音樂教育思想與理念研究
——評《賀綠汀與20世紀中國音樂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視域中的油畫民族化創新探析
豌豆販賣機
徘徊于民族化與現代性之間——以《云中記》為例
歌劇《賀綠汀》劇照
雷曉偉音樂作品選登
“花崗巖腦袋”的賀綠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