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確立依據

2015-11-29 16:24呂東亮
當代體育科技 2015年27期
關鍵詞:體育場館場館經營

呂東亮

(天津工業大學體育工作部 天津 300387)

論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確立依據

呂東亮

(天津工業大學體育工作部 天津 300387)

在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現有的管理模式中,學校直接管理模式、學校體育部門管理模式、個人承包模式、委托專業機構經營模式是特點最為突出、實踐操作最為成熟的幾種。具體到某一高校而言,則應當在保證高校體育場館基本職能的情況下,依據自身的特點,發揮多種管理模式的綜合優勢和體育工作部門的管理優勢,確立出適合自身的最優化管理模式,進而促進本校體育場館的可持續發展。

高校 體育場館 管理模式 確立依據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體育事業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大型體育場館被建設在高校之中,以便這些優良的體育資源在承接大型賽事之后,更好地服務于學校體育教育、服務于社會。然而,大型體育場館的賽后利用問題當今體育界的一大共同難題,高校體育場館如何保養與維護,如何更好地實現其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課題。而這其中,管理模式的確立在高校體育場館的賽后利用中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確立依據,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1 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現有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研究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確立依據,可以而且必須借鑒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現有的管理模式。綜合各種相關文獻和實踐經驗,現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幾種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如下。

1.1 學校直接管理模式

學校直接管理模式指的是學校直接對體育場館的使用、維修與經營進行操作,對由此產生的費用全額撥款,統一管理。一般而言,采用該種管理模式的學校都是由教學部門或者后勤部門首先安排教學所需,之后再根據情況插入學生運動隊的訓練工作,剩下的空檔留給學生自由安排課余活動,極少對外開放經營。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保障了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一定程度上也能開展部分運動訓練工作,但是除此以外,學生課余體育活動和社區居民鍛煉對場地的使用基本處于自然狀態,難有真正的管理。其結果往往要么是場館損耗情況嚴重,成為了純粹的消費單位,校方經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維修和更新;要么則是課余時間場館大門緊鎖,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因此,這種管理模式僅適合于場地設施較少、規格較低,學生人數較少,運動訓練要求不高的學校。

1.2 學校體育部門管理模式

學校體育部門管理模式指的是校內從事體育教學訓練工作的部門代理學校對場館運營進行操作。運營過程中,體育部門根據教學訓練的需要,首先安排場館的使用,并且按照學校規定安排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的使用,剩下的時間段由體育部門負責場館的對外開放與面向社會經營。費用支出與經營收入由學校統一調配,由體育部門進行管理。這種模式本身有著較大的優點,第一,保證了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學生體育鍛煉的需要。第二,明確了體育場館的權責歸屬,體育部門有負責場地維護與更新的義務,也有經營場館獲得收入的權利,使得體育場館的運營整體上處于一種有序的狀態,國有資產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與利用。第三,專業人員進行專業操作,能夠避免場館器材的無謂消耗,減少體育場館的運營成本。第四,在一定程度上,既完成了面向社會開放的責任,也減輕了校方對場館維護與更新的經濟壓力。但是,由于體育部門的大部分教師主要是以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工作為主,難以將精力集中在對外開放和經營管理之上,使得這種模式的對外開放管理力度不夠,社區居民使用場地鍛煉基本上處于自發狀態,面向社會的經營也難以打開市場,經營效率不高,難以實現最優的經濟效益。因此,如何提高場館的經營效率,是運用這種模式運營的高校所必須解決的問題。

1.3 個人承包模式

個人承包模式指的是學校將體育場館交由個人來代替學校運營,并相互約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由承包方定期向學校繳納一定數量承包費用的模式。一般而言,運用這種方式運營體育場館的高校都是在劃定了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的時間范圍之后,將范圍之外的時間交由承包方在與學校約定的權限之內自主經營。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第一,保證了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二,校方有相對穩定的場館經營收入,效率相對較高。第三,在動用學校最少人力、財力的情況下,使得學校的體育場館處于有序的管理狀態。但是,這種經營方式的弊端也比較突出。首先,學生課余時間的體育鍛煉難以保證。由于承包方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在自主經營時限內,往往會為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而采取種種手段收費經營,必然使得學生對場館的使用時間受到擠壓。即便是學校規定了校內外人員的區別收費制度,也會把部分學生排除在運動場館之外。其次,場館自身的損耗較大。由于承包方多數情況下并不直接負責場館的維護與更新,容易使其最大限度地對場館進行開發使用,而很少顧及場館的保養,導致場館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因此,這種經營模式雖然既能保證學校教學訓練需要,又能給學校帶來可觀的收益,但是缺陷也十分明顯,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出現很多問題。

1.4 委托專業機構經營模式

委托專業機構經營模式指的是學校與專業經營體育場館的機構合作,由該機構代替學校進行一部分的管理和經營實務操作,雙方各自約定權利與義務,運營機構定期向學校繳納一定費用的模式。相比較個人承包模式而言,這種管理模式給了專業機構更大的自主權限,同時也相對地需要履行更多責任與義務。一般而言,學校在安排了教學、訓練所需之后,余下的所有事務都交由專業機構代為操作,包括場館的使用、維護與經營。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第一,可以保證教學訓練對場館的使用;第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場館的使用、維護、更新所需的費用;第三,整個體育場館的運營處于相對科學、有序的狀態;第四,借助專業機構自身的影響力,有可能承接較大規模的演出、會議、比賽等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學校的影響力,為場館增值;第五,學校還可以由此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存在著校方與運營機構間的雙向選擇。越是精英的場館運營機構,越是會去衡量一個學校場館的市場價值,由此使得該模式的運營效率與學校場館本身的價值緊密相連,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適合這種管理模式。其次,該種管理模式容易忽略普通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因為大型場館運營機構在市場競爭趨使下,會著重選擇更具實力的企業團體合作,也會著重選擇消費能力相對較高的客戶群體,所以往往會把包括學生在內的消費能力一般的普通居民拒之門外,使得高校場館服務社會民眾的職能受到削減。

2 高校體育場館最管理模式的確立依據

根據上文對國內高校體育場館現行的若干種管理模式的分析,筆者認為,對于某一具體的高校而言,在選擇其體育場館的管理模式時,至少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2.1 保證高校體育場館的基本職能

高校體育場館的首要職能是滿足學校體育教學,其次才是滿足群眾體育需求和創造經濟價值。因此,在管理模式的選擇上,必須適應高校體育場館的職能定位,選擇一種既能保證學校體育教學,又能使場館在對外經營時充滿活力的管理模式。

2.2 適應各個高校自身的特點各個高校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在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選擇上,應當適應這些特點,并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場館資源豐富的院校,可以選擇交由專業機構代為管理,也可以選擇校方或學校體育部門與其合作的方式進行管理,以發揮場館的各項職能;場館資源不十分豐富的院校,則可以選擇個人承包或是交由學校體育部門管理的模式,以便更為靈活地管理校內體育場館。另外,在管理模式的選擇上,還應當考慮到學校地理位置、周邊人群情況、交通狀況、場館的維護與保養等等方面的因素。

2.3 發揮高校體育工作部門的管理優勢

高校內部必須有一個職能部門來專門從事管理工作,最合適的就是高校的體育工作部門。高校體育工作部門在場館管理方面的優勢突出:從事體育教育工作的專業人員對學校場館進行管理,既能保證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學生體育鍛煉的有序開展,又能明確場館的權責歸屬,避免無謂的消耗,使場館設備的維護與更新落在實處,還能依靠業內的社會關系,完成面向群眾開放和面向社會經營的責任。因此,高校在確定體育場館管理模式時,必須發揮高校體育工作部門的管理優勢。

3 結語

在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現有的管理模式中,學校直接管理模式、學校體育部門管理模式、個人承包模式、委托專業機構經營模式是特點最為突出、實踐操作最為成熟的幾種。但是,具體到某一高校而言,對于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選擇,卻不一定可以完全照搬上述幾種模式,而是應當在保證高校體育場館基本職能的情況下,依據自身的特點,發揮多種管理模式的綜合優勢和體育工作部門的管理優勢,確立出適合自身的最優化管理模式,進而促進本校體育場館的可持續發展。

[1]吳強.運用現代營銷策略對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10(4):10-12.

[2]周若峰.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0(4):462-263.

[3]林顯鵬,劉云發.國外社區體育中心的建設與經營管理研究[J].體育科學,2005(12):12-16.

G818

A

2095-2813(2015)09(c)-014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147

猜你喜歡
體育場館場館經營
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研究
園林一角與位置經營
政府購買體育場館公共服務存在的問題與化解策略
會前視察 支招亞運場館利用
創新標準打造綠色雪上運動場館
冬奧之約,場館先行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
黃磊 愛需要好好經營
場館風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