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實習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分析及思考

2015-12-02 03:15黃乃佳
文教資料 2015年21期
關鍵詞:教學評價現狀分析語文課堂

黃乃佳

摘 ? ?要: 語文教師掌握評價藝術尤為重要。評價不僅關系到課堂的氣氛、講課效率,同時對學生個人發展有重大影響。但是,當下語文實習教師課堂評價存在諸多問題,如評價語言簡單機械、評價方式過于單一、評價重視目標忽略過程、評價標準統一等。針對這些問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要講究評價語言的豐富性、講究評價方式的多樣性、講究評價達成的過程性及講究評價指標的靈活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 實習語文教師 ? ?語文課堂 ? ?教學評價 ? ?現狀分析

課堂評價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回答、作業、演示、表現所做出的評價,是貫穿于教學中的一種即時、情景性的評價。它在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發展[1]??茖W的課堂評價,不僅能增進師生情感,而且能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相反,若教師評價不當,則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發展。

一、當前語文實習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分析

(一)評價語言簡單機械,缺乏情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痹诼犝n中發現,相當一部分語文實習教師在課堂上評價學生時所使用的語言簡單機械,語氣平淡,缺乏情感。例如: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的評價語只有“不錯”,“挺好的,繼續努力”,“回答正確”,“回答基本正確,還有補充嗎?”,等等。例如,教師上《父母的心》一課時,一位平常很少主動回答問題的同學,在課堂上勇敢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卮鹜戤吅?,老師讓他坐下,說:“這位同學回答得非常好,對不對?大家要向這位同學學習?!边@位同學回答完問題以后緊張得臉都紅了,可見他舉手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氣。這類學生需要教師用發自內心的語言去鼓勵、去認可,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這樣,學生會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滿足。然而,老師只是用了一句簡單的“非常好”作為評價,并無實際鼓勵意義。

(二)評價方式單一,學生積極性不高。

在語文課堂的評價環節中,一些語文實習教師,由于缺乏經驗,將評價權力拽在手中,成了“絕對權威”,而學生處于消極的被評價地位,只能被動接受來自“絕對權威”的評價意見,根本無法參與評價過程。這樣的評價難以達到客觀、真實、公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個性發展。另外,初中生的心理處于敏感、叛逆期,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在語文課堂上,相當一部分語文實習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局限于語言,而忽略了非語言因素對學生的影響。例如: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露出失望或責備的神情。不管教師是無意中展露出了情緒的真實面或是有意為之,都極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失去在課堂上再次發言的勇氣。

(三)評價注重結果,忽略過程。

有的語文實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按照備課計劃進行,以求完滿完成課程目標。當學生的回答與教案有所偏差時,教師的反應往往是立即采取措施補救,使進程按原計劃發展。這樣做的確可以按時實現課時目標,卻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及創新思維的培養。譬如,老師上《己亥雜詩》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寫出“落花”的什么?學生回答說“用落花比喻自己,表現了詩人雖遠離官場,仍不忘報國之志的遠大抱負”,因為學生所答并非教案所寫,所以老師對學生的回答不是很滿意,微笑著說:“同學們答得也對,但是再想想,這一句到底寫出了什么?”學生回答跟之前的相差無幾,有的學生甚至直接拿出參考書,把對兩句詩的解析念了一遍。結果,老師還是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最后只得自己告訴學生答案:寫出了落花的功用。這種按部就班的“走教案”教法,使得學生只能被動按教師指引的路走。過于注重目標達成的評價,不利于保持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熱情,也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四)評價標準統一,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比欢?,在教學實踐中,有的實習教師只用統一的評價模式。例如:一位實習老師上《始終眷戀著祖國》一課時,問:“錢學森回國遇到了那些困難?”班里沒有學生起來回答。于是,她對學生說:“這么簡單的問題怎么沒有人起來回答呢?書里都有答案咯!你們不僅是在浪費我的時間,也浪費你們自己的,等一下又上不完這一課了。在六班就不同咯,我還沒說完問題他們就搶著回答了,我們五班的同學怎么這樣呢?”老師不是結合五班學生不同的特點鼓勵他們,引導他們回答問題,而是用抱怨的語言評價學生,用統一標準培養學生,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

二、語文實習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運用策略

(一)講究評價語言的豐富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多用激勵性語言,讓學生樂學。

“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由此可見,贊揚對于學生來說是多么重要。對于學生來說,來自教師的贊揚是對自己的認可,對自己的鼓勵,得到贊揚后,學生會產生自豪感和滿足感,并繼續努力,希望再次得到教師的表揚。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不能一味表揚學生,毫無原則地賞識學生,久而久之,將使得學生對教師的表揚失去珍惜之情,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在課堂上的言行需要指正時,教師應注意語言藝術,更多地給予學生鼓勵,提出對學生的期望,這就是寓“貶”于“褒”。善意的批評,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達到了批評教育的目的。

2.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2]。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運用幽默的評價藝術,不僅能夠消除師生間的緊張情緒,拉近師生距離,創造輕松活躍、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而且能展示教師的人格魅力。譬如,一位老師上課時,在檢查生字詞環節,運用了“開動車”的方式:師:大家知道動車有什么特點嗎?生:比火車快!舒服!師:好,今天我們不用開火車的形式了,我們要跟上時代,請這一列的同學以動車的速度來讀生字詞,要讓班上的“乘客”感受到又快又舒服的感覺。學生讀,但第三個詞不會讀,卡住了。師:發生什么故障啦?“列車員們”趕緊幫忙解決,不然“乘客們”等久了可是會有意見的,要求退票啦。其他學生哈哈大笑,該生在同學的幫助下準確讀出生詞。這樣,老師運用幽默的語言調節了本來沉悶的課堂氣氛,把學生從神游犯困的狀態中喚醒,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由被動上課到主動參與課堂,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

3.采用真摯親切語言,感染學生。

學生處于未成熟年齡段,出現差錯、走神等現象在所難免,教師應報以理解的態度,用真誠的語言教育、幫助他們。當學生表達不清,回答無條理時,可這樣跟學生說:“相信你已經明白問題的答案,只是無法表達清楚,如果你同意的話,老師把你想表達的意思轉述給同學們,然后你再說一遍,怎樣?”這樣不僅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而且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體諒和真誠的語言一定會溫暖學生的心。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應該感情真切地鼓勵他:“回答的對錯無所謂,只要你能夠勇敢站起來說,就比其他人強!”這樣才能化解學生回答錯誤的尷尬,為其找回信心。當學生讀錯字時,說:“沒關系,這個字挺難讀的,老師以前也經常讀錯,讀多兩次就記住了?!弊云貢竿瑯拥腻e誤,把自己與學生放在同等地位,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增強親和力,感染學生。

(二)講究評價方式的多樣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注重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

課標要求課堂評價重視多樣性評價,注重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愛因斯坦曾說:“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那學生所規定的功課,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痹谛抡n程理念指導下,教師應把部分評價權力下放至學生手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讓學生在評價中互相學習優點,改正不足,打破傳統教學理念中教師主宰課堂,壟斷評價,具有絕對權威的教學現狀。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鍛煉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思考、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自信、勇敢的品質,增強學習的內在動力,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

2.注重語言評價與體態語相結合。

教師的體態語能夠傳達語言所不能表達的信息,在評價學生時,若教師除了口頭評價外,結合適當的動作,那么這樣的評價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不僅能加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而且能展現教師個人風采。例如:學生朗讀課文十分出彩時,教師可以評價說:“你的朗讀真是太好啦!讓老師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比老師讀得還好,繼續努力,老師看好你!”并做出沉醉其中的樣子。又如:當學生的回答創新、有個性時,教師可以展露出驚喜、意外的表情,仿佛被學生的回答震撼住了,不由自主地為其豎上一個有力的大拇指,以示鼓勵。再如,當學生害怕回答錯誤而支支吾吾時,教師可以面帶微笑向其投去一個鼓勵支持的眼神,并帶頭由衷地鼓掌為其增加勇氣,給學生一種被尊重、鼓舞、信任的感覺,從而大膽地將答案表達出來。

(三)講究評價達成的過程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評價“不僅關注結果,更注重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在語文課堂上,實習語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確與否,應該把評價的重心由結果轉移到過程上。因為“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是科學探究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培養科學探究的習慣,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培養創新能力”[3]。通過教師評價,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從而更好地把握學習方式,提高語文課堂學習質量。語文課堂的效率如何,并不能簡單地憑借學生能否正確回答問題判斷,而應考慮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學生學習的方式及所取得的效果等因素。

(四)講究評價指標的靈活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注重因人性格而異的評價。

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幫助學生認清自我,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學習水平不斷提高。例如:有一位教師針對一位由于父母不和睦,內心時常充滿恐懼,缺乏安全感,害怕與人交流,卻又渴望得到朋友的關心的學生。在課堂上,有意識地讓她起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她回答,雖然聲音很小,但教師說:“你很聰明,要敢于表現自己,你的聲音很好聽,再大聲一點就更好了?!苯處煂λ脑u價以鼓勵贊賞為主,讓其在教師的愛護和肯定下漸漸樹立信心,打開心扉。慢慢的,此后老師發現她開朗了許多,課堂上能夠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回答問題時也大膽自信了不少。

2.注重因學習水平而異的評價。

對于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來說,教師的評價應抓住他們身上與眾不同的閃光之處。教師應抓住機會給予他們肯定與贊美,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及自暴自棄的想法,讓他們樹立對學習的信心。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教師的關注和認可。通過評價,讓其了解自己長處及不足,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習優異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往往比其他學生強,同時他們有一套自己學習語文的方法。因此,教師對于他們的評價不能簡單地停留在知識層面,應該以替其他學生樹立榜樣為目標,從他們的學習方法、思維和習慣等入手,這樣不僅為其他學生指出了可供參考的學習方式,而且為學習優異的學生指出繼續努力的方向,防止他們產生驕傲自大的心理。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建立新的評價體系,實現以下四個轉變:評價語言由簡單機械到豐富性的轉變,評價方式由單一到多樣性的轉變,評價由關注結果到注重過程的轉變,評價標準由統一到指標靈活性的轉變。

參考文獻:

[1]侯小芬.也談對課堂評價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8(19).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陳玉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基金項目:校級重點項目《新建本科院校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研究——以漢語語言文學專業為例》。編號:2013XJJ6-B03。

猜你喜歡
教學評價現狀分析語文課堂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