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 媽 媽》 研 究 綜 述

2015-12-02 02:54胡笑瑛
文教資料 2015年21期
關鍵詞:白人女性主義黑人

陳 圓 胡笑瑛

(寧夏大學 外國語學院,寧夏 銀川 750000)

一、引言

格洛麗亞·內勒是現當代非裔美國女性文學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內勒在該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她成長過程中的經歷密不可分。首先是內勒的母親。她熱愛閱讀,同時也鼓勵性格內向的內勒廣泛閱讀,鼓勵她堅持寫日記,在母親的教育和指導下,少年時代的內勒便忠于讀書,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日記本上。其次是她在布魯克林求學期間接觸到一系列女作家如托妮·莫妮森、艾麗絲·沃克等黑人女性文學家的一些著作,正因為如此,內勒才開始從事與非裔文學相關的寫作。盡管內勒出生在紐約,但是和其他非裔美國人一樣,她的根在美國南部。通過對自己家族歷史的追尋使得內勒獲得了大量有關美國黑人的資料,了解到美國黑人生活的復雜性。所有這些都成了內勒的寫作素材,由此誕生了她的第一部著作《布魯斯特街的女人們》,為她成為在美國小說界除托妮·莫妮森和艾麗絲·沃克以外當代美國黑人女性文學隊伍中又一領軍人物奠定了基礎。自從1983年內勒的處女座小說《布魯斯特街的女人們》獲得美國圖書獎以來,她又出版了另外四本長篇小說《布魯斯特街的男人們》、《戴媽媽》、《林頓山》、《貝利小餐館》。在這些著作中,《布魯斯特街的女人們》受到了國內外學者和批評家的廣泛關注,對其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其他作品卻很少得到應有的關注和研究。事實上,內勒的該部作品以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全新的寫作視角真實再現了各個階層的黑人女性的生活和內心世界,揭示了黑人女性之間和諧的女性關系對她們獲得自我身份的認知的重要性。該部作品在黑人女性小說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內勒的處女作小說使她一夜成名,但真正鞏固她在非裔美國文學界的地位的,確是她的第三本小說《戴媽媽》。在該小說中,格洛利亞·內勒以非裔美國人這種雙重身份為依托,以民族文化和人性的光芒實現對雙重弱勢群體或多重弱勢群體的關注和關懷,最終推動人類社會和自然的全面和諧發展。這種以文學探索生存意義的深度寫作引領黑人種族文化步入世界藝術的殿堂。因此,《戴媽媽》堪稱為當代美國黑人女性文學的典范之作,它不僅將非裔美國文學推向了另一個高度,而且使得內勒成了非裔美國女性小說復興運動中的先驅。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隨著對格洛麗亞·內勒更深入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和評論家開始關注《戴媽媽》這部長篇小說,現將國內外對這部小說的研究現狀作概述。

(一)國內對這部小說的研究

1.對小說的主題進行了研究

《戴媽媽》這部小說的主題主要涉及女性主義、黑人性和非裔美國人對生活在沒有壓迫的黑人社區的渴望,等等。不同的學者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層面揭露了這幾個方面的主題。首先,一些學者結合相關的理論直接分析《戴媽媽》這部小說。如學者楊帥(2007)在論文中就研究了百納被主題的黑人女性主義。在該文章中,他結合了艾麗絲·沃克的女性主義觀點分析柳泉莊女性之間的“姐妹情誼”、“母性光輝”,并結合柳泉莊男性和女性的和諧相處印證了女性主義觀點里的男女之間,人與自然、社會之間和諧共存的關系。學者朱姍姍(2012)也基于黑人女性主義理論分析了女性在柳泉莊里的重要作用,如黑人女始祖薩菲拉建立了整個黑人社區,戴媽媽治愈整個黑人社區,以及女性通過制作百納被來傳承傳統文化,通過名字來確定自我,通過口頭敘述神話故事來記錄歷史,她們的這些行為為美國非洲裔女性的發展畫上了重要的一筆,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次,部分學者通過分析小說中的象征意象來深化主題,如學者林文靜(2013)通過分析小說中反復出現的“手”的意象揭示“牽手”的寓意:牽手意味著相互依存與和諧;生態的和諧需要人與自然的牽手,種族間的和諧需要白人與黑人牽手,不同性別之間的和諧需要男性與女性的牽手,深化了生態女性主義這一主題。學者武玉蓮(2013)將柳泉莊看做一個烏托邦世界,在這個烏托邦世界,黑人不僅能夠自給自足,過著田園式的烏托邦生活,同時這個烏托邦也是一個不受白人影響控制“黑人能堅守自己文化傳統的種族烏托邦,亦是一個對父權神話重新改寫了的母權烏托邦”(武玉蓮,2013:82),作者塑造了一個沒有種族壓迫與階級統治,兩性達成和諧的完滿的黑人生存社區,展現了非裔美國人對美好世界的憧憬,批判了社會現實之弊。最后一類是部分學者將《戴媽媽》與其他一些小說做對比,強調該小說與其他小說的同一性和異質性,突出主題。如楊帥(2009)將莎士比亞的暴風雨與該作品進行比較,指出《戴媽媽》的創作形式、文本題材和人物刻畫與《暴風雨》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戴媽媽》將黑人女性主義的主題更深刻地進行描寫。學者張圣妮(2008)比較了《林頓山》和《戴媽媽》中的男女主人公,指出《林頓山》中的女性或追求浮華的金錢、地位,或被男性所束縛,遺失了傳統,丟失了自我,從而導致了悲慘的結局?!洞鲖寢尅分心信g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強調黑人的傳統,突出女性的權威,強調對個人對自身的肯定,最終迎來美好的結局。學者曾艷鈺(2007)將這部小說與內勒的其他三部黑人女性主義的小說相比較,揭示內勒如何一步一步從描寫生活在美國城市底層黑人女性的悲慘生活;到顛覆和解構基督教的傳統,向美國的主導意識提出挑戰;到最后在《戴媽媽》中通過建構理想的黑人社區,為貧苦的黑人指出一條明路,再一次強調和諧的黑人社區的必要性。

2.對小說的具體內容進行了研究

《戴媽媽》中涉及了較多黑人民族文化和黑人的特殊傳統,如百納被、黑人巫術、黑人藥草、黑人特有的風俗、黑人音樂,等等。幾乎每個研究該小說的學者都會或多或少在文章中提到該方面的內容,其中也不乏對該方面進行具體研究的學者。國內研究最多的便是百納被、黑人治愈能力和黑人巫術。如楊帥(2007)和學者曾竹青(2008)從黑人女性主義視角考察《戴家奶奶》中的百衲被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含義,書中的百衲被體現了黑人女性主義思想:強調差異性,同時倡導整體性。在書中,百衲被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它把過去、現在和未來連接起來,是黑人在現實生活中克服種種困難的力量源泉。學者馬永峰(2009)分析了《戴媽媽》中的魔幻現實主義的成分——大多是有關于黑人巫術和黑人的治愈能力,如戴媽媽通過觀測生活現象和自然現象預知未來;能和死去的祖先交流;用巫術懲治壞人;或者用黑人特有的草藥治愈村民,等等。所有這些都展示了黑人傳統的魅力,同時也強調了黑人傳統文化對非裔美國人尋找身份認同,尋求歸屬感的重要性。

3.對小說的敘述技巧進行了研究

國內對《戴媽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說的主題和具體內容上,對敘述技巧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在敘述技巧方面,《戴媽媽》主要運用了后現代主義文學創作技巧,包括百納被式的結構,蒙太奇手法,不同敘述視角的轉換,等等。如馬永峰(2009)在他的文章中主要用百納被來解讀該小說的多角度敘事的特征,凸顯了黑人的傳統文化。同時也分析其他敘事技巧,如過去與現在的并置,小說電影化特征,以及意識流等。學者鄭朝輝(2007)將《凝望上帝》和《戴媽媽》進行比較,指出內勒除了繼承使用了赫斯頓“言說者文本”這一特殊的敘述策略外,還運用了大量后現代主義敘述手段,將真實和虛幻、現實和歷史結合在一起的敘述技巧。

(二)國外對這部小說的研究

與國內研究相比較,國外對《戴媽媽》的研究更加集中在小說的主題和具體內容上,特別是有關黑人傳統,女性主義和雙重意識方面。而且在這基礎上,國外的學者進行更細致、更深入的研究。

1.對小說的主題進行了研究

國外對小說主題的研究所采用的途徑一般為對比研究,學者通過諸如對比不同的女性主義理論,對比小說中相矛盾的要素,對比同類小說主人公的不同命運來深化主題。如學者阿黛爾(2004)通過揭示小說中柳泉莊黑人女性不僅能夠運用非洲傳統定義自我,孕育社區,認識世界;而且能夠與男性和諧相處的方方面面,強調了非洲女性主義(不同于傳統意義上女性主義和婦女主義)的獨到之處——它能夠將黑人男女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了共同生存而斗爭,充分利用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提升黑人這一種族在整個社區、國家和世界的地位。如學者貝提娜(2005)分析了《戴媽媽》中內勒借鑒莎士比亞小說所描繪有關歐洲傳統文化部分,將其與非洲傳統文化進行對比,強調各類文化的差異性。同時通過分析柳泉莊的歷史、各類非裔美國人的性格特征和他們的人生經歷 (如非洲女奴薩菲拉和白人奴隸主的結合才創造了柳泉莊,受黑人文化影響的戴媽媽和受白人價值觀影響的喬治的“牽手”才治愈了昏睡中的可可,同時接受黑人和白人文化洗禮的可可最終獲得戴家人一直缺失的 “平靜”),反對一味接受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如喬治只接受白人文化而對黑人傳統文化熟視無睹,用白人的價值觀看待島上的事物,最終以悲劇收場),強調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更強調了非裔美國人身上不可分割的非洲性和美洲性。只有將兩種文化結合起來的非裔美國人才是完整的;只有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和諧共存,相互借鑒,才能共創和諧社會。再如學者謝麗爾(2000)認為內勒的《戴媽媽》倒置了莫里森的小說《蘇拉》,因此將這兩本小說進行比較研究。她對比了兩本小說中的各個要素特別是小說中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蘇拉》中的黑人男性仇視白人,奉行白人虛假論,對白人的價值觀非常抵觸,黑人女性蘇拉自立自強,為了追尋自己的理想而不斷抗爭,但最終也逃不出深受愚昧黑人男權壓迫下黑人女性的悲慘的結局?!洞鲖寢尅分械暮谌四行宰鹬睾谌伺?、尊重白人的價值觀,不盲目排外卻堅守本民族的文化;黑人女性雖主宰整個社區,但能與黑人男性和諧相處。謝麗爾(2000)揭露了《蘇拉》中自立自強的黑人女性在男權社會的種種壓迫下最終走向悲慘結局的命運;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戴媽媽》中兩性達成和諧的完美的黑人生存社區的重要性。

2.對小說的具體內容進行了研究

與國內研究相比,國外學者在該方面的研究角度比較新穎,而且涉及了國內學者沒有研究過的部分內容。如學者克里斯蒂娜(2010)將文學研究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她鼓勵學生結合已學的非洲巫術理論分析相關小說來加深理解。學生們通過閱讀《戴媽媽》,結合相關理論剖析小說中出現的巫術(如薩菲拉能夠徒手抓住閃電,用閃電點火;戴媽媽總能和靈魂交談,能正確地預見未來;魯比利用巫術偷偷除掉情敵而不被人發覺),探討小說中巫術的現實和虛幻,了解巫術的重要性,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另一學者蘇珊(1993)則分析對比了小說中的白人要素和黑人要素。在蘇珊(1993)看來,小說中的白人要素,如承載白人文化的手工藝品、白人先進的科學技術,抑或是喬治用白人的價值觀看待黑人文化歷史,喬治的大男子主義,等等,都是二維的具體的,不適合黑人種族的發展的。而一些黑人要素,如傳承家族歷史的黑人百納被、黑人女性的姐妹情誼、黑人女性對待生活的態度、黑人的文化傳統等,都是三維的,不僅具有美學價值,更重要的是具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不僅能夠治愈黑人,而且能激發社會活力。學者莫尼卡(2002)用宗教象征理論創新性地分析了《戴媽媽》中的非語言行為,如編頭發過程中頭發和手的意象等。在小說中,手是創造力的體現,能創造柳泉莊,創造新生命,創造和上帝溝通的橋梁;頭發是人類精神力的象征,是氣的源泉;編頭發則是能和上帝相聯系的神圣的宗教活動。黑人女性獨特的非言語行為不僅是基于政治、文化和社會的活動,而且是上帝的力量在黑人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具化,將黑人種族和宇宙緊密聯系在一起。

三、問題與建議

從研究方向來看,國內學者較之國外在《戴媽媽》敘述技巧研究上略勝一籌,從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來看,國內在該小說研究中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國外相比仍舊有一定差距。國內有關該小說的研究仍需要進一步發展和深入。從研究方法來看,國內學者傾向于套用相關理論框架系統分析某個主題。國外學者的研究方法比較新穎,除了將文學研究和教學法研究結合起來之外,他們也傾向于對比研究。與國內學者不同,國外學者更加細致更加深入對比研究小說中的各個要素,對比該小說與其他相關小說。就小說的具體內容來說,國外學者從各個方面系統地研究了黑人巫術,而國內學者在該方面涉獵較少。因此,國內研究面有待拓展,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和創新價值有待挖掘。

[1]Bucher,C.G.(2010).“He Came but He Don’t Believe”:Teaching Chesnutt and Conjuring through the Lens of Naylor’s Mama Day.Studies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43(2),85-96.

[2]Coleman,M.A.(2002).“THE WORK OF YOUR OWN HANDS”:Doing Black Women’s Hair as Religious Language in Gloria Naylor’s Mama Day.Soundings: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85(1):121-139.

[3]Entzminger,B.(2005).The Legacy of Sapphira Wade:European and African Cultural References in Gloria Naylor’s“Mama Day”.?The Griot?24(1):57-68.

[4]Meisenhelder,S.(1993).“The Whole Picture”in Gloria Naylor’s Mama Day.Women’s Culture Issue,27(3):405-419.

[5]Newson-Horst,A.S.(2004).Gloria Naylor’s “Mama Day”:An Africana Womanist Read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fricana Studies?10(2):1-13.

[6]Wall,C.A.(2000).Extending the Line-From Sula to Mama Day.Callaloo,23(4):1449-1463.

[7]馬永峰.論格洛麗亞·內勒《戴媽媽》中的魔幻現實主義[D].廈門大學,2009.

[8]林文靜.男性·女性·牽手——格羅麗亞·內勒小說《戴媽媽》的生態女性主義解讀.淮陰工學院學報,2013(02).52-57.

[9]武玉蓮.論《黛媽媽》中的烏托邦書寫.世界文學評論,2013(15).78-83.

[10]楊帥.論《戴家嬤嬤》中的互文性策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9(04).92-94.

[11]楊帥.對《戴家嬤嬤》中百衲被主題的黑人女性主義研究[D].中南大學,2007.

[12]張圣妮.論格羅利亞·內勒小說《林頓山》和《戴媽媽》中的身份尋求主題[D].華僑大學,2008.

[13]朱姍姍.歌勞莉亞·內勒《媽媽·戴》中的女性力量[D].湖南科技大學,2012.

[14]曾艷鈺.再現后現代主義語境下的種族與性別——評當代美國黑人后現代主義女作家歌勞莉亞·奈勒.當代外國文學,2007(04).47-55.

[15]鄭朝輝.繼承與發展——《凝望上帝》和《媽媽戴》之比較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7.

[16]曾竹青,楊帥.《戴家奶奶》中百衲被的黑人女性主義解讀.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111-114.

猜你喜歡
白人女性主義黑人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將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時期爭取到的進步變革一手粉碎的 精讀
新西蘭殺戮事件凸顯白人極端主義在全球影響之廣
影史上第一個黑人與白人接吻的鏡頭,是他剪輯的!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義
重尋黑人主體身份意識,構建和諧社區——小說《寵兒》的黑人女性主義解讀
《花月痕》的女性主義解讀
《飄》的女性主義解讀
女性主義性政治
美國第一位黑人三軍主帥——鮑威爾
鄭成功的黑人部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