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開啟“創”時代

2015-12-09 08:29陳新洲任衛東余曉潔王曉潔陽娜袁軍寶
中國名牌 2015年21期
關鍵詞:企業

陳新洲 任衛東 余曉潔 王曉潔 陽娜 袁軍寶

2015年10月的第四周,首個“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中國被創業創新的激情點燃。

創業創新,從小眾走向大眾,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中國已經開啟“創時代”。

“創”之風從哪里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國家工商總局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1065.5萬戶,注冊資本(金)20.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和40.9%。其中,新登記企業315.9萬戶,同比增長19.3%。

中國“創”之風首先從中央高層刮起。在全國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皠摽汀币辉~2015年3月更是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雙創”有利于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促進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為讓創新創業蔚然成風,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進行了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策部署,各部門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537項,減少中央層面投資核準事項76%,公司注冊時間平均節省46%。日均注冊企業數量增長了近一倍。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說:“海爾正在搭建創新平臺,打造創新加速器創新?!?/p>

江蘇宿遷9名大學生村官利用“互聯網+平臺”,帶動留守農民開網店,并開發了“牛牛農場”“林地高能早餐奶”等產品,農民收入提高三成。

“作為中國‘創時代的受益者,我們80后的一代備受鼓舞?!被ヂ摼W金融企業人人貸總裁張適時說。

創業者是中國“創”時代的主角。他們用實實在在的筑夢腳步,詮釋著“敢為人先、追求創新、百折不撓”的“創”精神。

“我們是自己的CEO!”

“這是最好的創業時代,創業環境與十幾年前相比有天壤之別?!?/p>

已過不惑之年的“創客”于樹懷感嘆。畢業于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的他,目前從事汽車電控大數據的研發與利用。讓他感觸最深的是,“創業成本更低、創業環境更好了?!?/p>

2000年,于樹懷與師兄共同創立了研發汽車電控系統的公司。這在當時還是個“另類”選擇,工商注冊、融資、招聘,都是于樹懷一步一步跑出來的。

創業艱苦,收入也不穩定,2004年于樹懷進入汽車外企工作。2013年,他再次萌生創業的想法,借“互聯網+”的機遇,推進汽車節能減排的互聯網監控。依托清華校友網絡,他的項目入駐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得到了清華科技園孵化器等社會資本近3000萬元的資金。如今,他成立的易康泰科公司研發的汽車電控系統部分技術標準已不遜于國際大公司水平。

與于樹懷不同,“85”后年輕人印奇的雙創之路開啟得更順利一些:在2011年回國研發Face++人臉識別技術初期,就獲得了“聯想之星”天使投資人的天使投資和專業指導。2013年,團隊獲得“創新工場”A輪投資;2014年,又獲多家投資機構的4400萬美元投資。

“過去一流的學生去創業是不被理解的。但現在一流的學生去創業,大家都覺得很自然了?!闭娓窕饎撌既?、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說。

在科技部部長萬鋼看來,中國“創時代”呈現新特征新趨勢:創業主體從小眾轉向為大眾,創新創業由精英走向大眾?;ヂ摼W、開源軟硬件賦予創業更好的技術條件。創業服務從政府發力到市場發力,一大批市場化、專業化的新型創業孵化機構提供投資、推廣、培訓、輔導等增值服務。天使投資、創業投資、互聯網金融也快速聚集。

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下?!背毕啾?,當今的創業企業中,科技公司越來越多。在“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浪潮下,更多創客深耕高新技術,不斷推動中國躋身全球價值鏈的上游。

以印奇團隊研發的Face++人臉識別技術為例,準確度為97.27%,打敗了硅谷同行,獲得全球該測試同期最高分數。

“我們是自己的CEO!”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海歸留學生、科研人員、企業高管紛紛走上創業之路。大學生選擇創業的比例從2013年的2.8%提高到2015年的6.3%。2014年40萬留學歸國人員中15%選擇創業。

“落地金子”挖起來難

“看起來落地是金子,挖起來卻是困難重重?!苯洜I著一家內衣店的景平說,身邊不少朋友都在創業,大家在“實戰”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

目前,對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來說,融資難、人才緊缺、用地難等諸多“痛點”依然困擾著諸多創業者,尤其是初創企業。

“70后”的李熙是北京嘿哈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從事人機自然交互技術開發。他告訴記者,雖然許多銀行都推出了面對科技企業的融資優惠政策,但科技公司缺少抵押物、市場前景不確定等因素,難以貸到款。

山東臨沂淘寶店店主張月峰一直在為資金的事情發愁?!懊總€月只能把幾張信用卡來回倒騰,以保證資金鏈?!睆堅路逭f,“累點不怕,最怕的就是資金緊張?!?/p>

山東省中小企業局的一份調查顯示,有的地區80.6%的中小企業認為融資難;與銀行有借貸關系的企業中,41.3%的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在15%-20%。如果附加上各種隱性的咨詢費、顧問費和服務費,就會高達30%。

采訪中,幾乎所有創業公司都將“找人”放在公司發展難題首位。

山東民營企業紅領集團公司董事長張代理最頭疼的就是“找人”?!拔倚枰榷ヂ摼W又懂高科技的人才,但學校培養的人才很少有兩者都精通的?!睆埓碚f。

廣州燃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漢雨生啃的是基因診斷腫瘤的科技“硬骨頭”。在他看來,基因技術應用最有前景、患者需求最迫切的領域就是腫瘤治療。然而,目前相關領域的人才,在國內乃至全球都極為緊缺。公司找人、用人成本非常高。

用地成本高、用地難。在一線城市,創業企業的房租成本高企。北京從事半成品菜配送的創業公司“青年菜君”聯合創始人任牧告訴記者,他們在三元橋附近租了寫字樓,房租很高,“但是要是搬到郊區,就招不到人了?!?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3/22/zgmp201521zgmp20152111-3-l.jpg" style=""/>

由于投資小、稅收少,一些創業者在爭取土地指標上也十分困難,影響了企業發展?;剜l投資石料加工的陳先生正為如何獲得土地而四處奔波?!百I了50多萬元的設備,本來以為可以開工建設。鎮里的國土資源所不準施工,因為沒有用地指標?!?/p>

多位投資人指出,期待政府部門能在資金、政策優惠等方面再扶一程,讓創業者享受到更多政策紅利。

在科技創業項目方面,科技的“深度”與獨特性有待提高。創投圈CEO、天使投資人李曉寧表示,目前許多創業項目仍停留于簡單的商業拷貝,沒有真正的創新??萍夹推髽I需要真正的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

在專家學者看來,中國“創”時代,仍需在一些關鍵環節持續發力,讓雙創之花持久綻放。一方面,應以更優化的政策與服務解決企業在融資、用地等方面的難題。另一方面,應以市場化的機制推動創客空間和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四眾”平臺的建立,真正解決創業企業面臨的問題。

猜你喜歡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