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花園》中的倫理異化

2015-12-17 03:07孫銀娣
文教資料 2015年22期

孫銀娣

摘 ? ?要: 伊恩·麥克尤恩早期代表作《水泥花園》描寫了自然生態倫理和社會家庭倫理中各種異化的關系組成,表達了麥克尤恩對所謂現代文明下以人與自然的劇烈沖突為代表的自然生態倫理的深切關懷。

關鍵詞: 麥克尤恩 ? ?《水泥花園》 ? ?自然生態倫理 ? ?家庭倫理

引言

從早期的“恐怖伊恩”(Ian MacAbre)到當今的“國民作家”(national author),當代英國著名作家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1948-)的創作經歷了從離經叛道到寬廣的社會公共領域的轉變。但不論如何轉變,麥氏始終堅持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斷呈現廣泛而復雜的各種倫理困境,探索文學如何在后現代主義這樣一個一切都不確定的時代發揮作為道德媒介物的作用。

《水泥花園》(The Cement Garden,1978)中的父母相繼因病去世,留下四個無人照看的孩子獨自生活在一棟孤島式的屋子里,在沒有任何引導和規訓的前提下,孩子們走上了超越倫常的成長之路。麥克尤恩通過四個孩子的“非常態成長”,揭露了當代英國社會各種倫理關系嚴重異化的問題。

1.緊張的自然生態倫理關系

小說的題目往往為理解小說內容和主題提供重要的線索?!端嗷▓@》這樣一個題目首當其沖給讀者一種不和諧的視覺沖擊?!八唷焙汀盎▓@”并置,本身就是一種悖論,毫無美感可言?;▓@里應是松軟的泥土,只有泥土才能賦予萬物生機與活力,而水泥會扼殺生命的存在,使一切被覆蓋物因窒息而死亡?;▓@代表著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水泥代表著突飛猛進的科學技術,用水泥澆筑花園代表著人類科技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入侵?!端嗷▓@》首先體現了麥克尤恩對于現代社會中緊張的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蘊含著作者對自然生態倫理的深切關懷。

該小說以《水泥花園》為題,源于小說的開篇,父親決定“把這座房子前前后后都鋪上水泥”[1]P13。這固然是一個一勞永逸的照料花園的方法,但也是一個極具破壞性的舉動。整個花園變得沒有生機,已然成為一片荒原,所以四個孩子之一的杰克稱其為一個“絕妙的暴行”[1]P16?,F代人類無視自己愚蠢的行為對自然造成的傷害,打破了人類與自然之間原有的和諧關系,將原本生機勃勃的自然變成了一片滿目瘡痍的廢墟。

小說的敘述者杰克雖然只有十四歲,但以一個肆意殺戮生命,破壞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反生態人物形象出現在小說中。一次,杰克無意中踩到了一只青蛙,只因他覺得青蛙瞪著自己的黃眼睛直直地盯著他的眼睛,他就惱羞成怒,大喊了一聲“夠了”,拿起一塊扁石頭“狠狠地猛擊它小小的綠腦袋”[1]P146,無辜的青蛙逃脫不了死亡的厄運。青蛙是大自然中的精靈,消滅森林和農田害蟲的能手,所以一直以來它都是人類的好朋友。但是,在所謂現代文明的毒害之下,人類把自己放在至高無上的低位,視為萬物的主宰,隨心所欲地對自然施展他想當然的權力,將自我與自然和諧相依的生態倫理關系打破,對自然的態度變得冷漠、自私、麻木。一只青蛙的性命在杰克的眼里根本就微不足道,他可以毫無理由地剝奪一只青蛙生存的權利,肆意將自然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毀滅。杰克這樣一個暴虐的人類中心主義者哪里懂得,人類只是自然生態體系中一個微小的組成部分,“動物與人同樣具有生命的尊嚴,不應被玷辱”[2]P5。人類的利益絕不能超越生態整體主義,人類應該尊重每一種生命,而非肆意踐踏自然、濫殺生命。

事實上,人類社會發展早期,人類對自然滿懷敬畏之心。張艷梅在《生態批評》一書中講道:“人類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的生活從根本上依賴自然界?!盵3]P88但在人類無窮無盡的欲望面前,這種依賴關系逐漸退化,人變成了一臺不受操控的機器,不斷地向自然毫無節制地索取,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破壞自然,以滿足自我的最大需要。敬畏之心演變成了征服之欲。在人類征服自然的過程中,自然成了人類掠奪的目標,淪落為被剝奪的客體,自然界物種不斷滅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圖景隨之被打破。但更令人擔憂的是,現代人對周遭發生的自然生態問題毫無覺察,甚至因這種變化而欣喜。小說中,主人公杰克說道:“我挺喜歡房子周圍圍繞上一個巨大的水泥平臺。我們可以在上面踢球,我還看到直升飛機降落在上頭。而且最重要的,和好水泥然后將水泥在夷平的花園之上漫開是件絕妙的暴行。當父親談到要雇個水泥攪拌工時,我的興奮之情就別提了?!盵1]P15-16“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使杰克只關注自己的私利,為滿足自己個人的欲望而不惜破壞自然環境?!叭祟惪梢砸勒找巹t不斷地從自然中獲取各類生存資料,但人類卻沒有理由和權利去隨意地殘虐自然生命,乃至以此取樂。如果這種惡劣的行徑被用來證明人類對于自然生命的優越地位,那將是愚蠢至極的”[4]P110。

《水泥花園》中人與自然的各種悖論意象并置打破了人與自然和諧相依的美好圖景,反映了麥克尤恩對所謂現代文明下以人與自然的劇烈沖突為代表的自然生態倫理的深切關懷。

2.異化的家庭倫理關系

在麥克尤恩對自然返魅的追思下隱含的是對社會倫理的渴求。社會倫理首先體現在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內部。麥克尤恩特別注重營造幽閉的私人空間,認為這樣的環境能更真切地體現個體之間的關系。杰克一家用水泥圍墻將自己的住所與外界阻隔,完成了幽閉空間的建構。在這樣一座有著厚厚的墻的陰郁的“城堡”中,家庭成員之間極度異化的倫理關系更加凸顯。

一個人的青春期是各種意識開始萌發的時期,這個時候往往需要社會和父母正確引導他們度過人生中這個特殊的成長階段。否則,孩子們的心理容易誤入歧途甚至扭曲?!端嗷▓@》中,不論是“嚴父”,還是“慈母”,都并未教導孩子如何處理青春期出現的問題,這必然使孩子在成長之路上誤入歧途。明知道杰克裝病逃避上學,以此“趁我父親和姐姐妹妹不在家的時候跑回來獨占她”,母親反而“高興有個人白天在家陪陪她”,反而“對我寵個沒完”[1]P27。小說所描繪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已然發生了異化,這種異化對成長中的青少年個人身份的建構有著很深的影響,他們無法形成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父母的失責使孩子們缺少了來自成人世界的倫理規范,失去了任何約束力的束縛。最終,孩子們只能跟隨內心沖動,走上了違背倫常的悲劇性的成長之路。

扮演成長引路人角色的父母在世時沒有盡到對孩子灌輸倫理道德的職責,而孩子們對父母離世消息的刻意隱瞞,又使他們失去了外界社會對家庭道德倫理的規范。孩子們在被水泥封閉的城市孤島中,相依為命,跌跌撞撞地前行,逐步陷入是非不分、倫理缺失的漩渦,兄弟姐妹之間詮釋著超越倫常的驚世駭俗的故事,這其中最震撼的就是杰克和朱莉之間的亂倫關系。

小說中十四歲的主人公杰克正值青春發育期,但家庭倫理的解構使他的性心理處于一種無序和混亂的狀態,因而大部分時間都沉湎于自慰中。而他的姐姐朱莉則是女性欲望的代表。朱莉外貌出眾,十分性感,她在家經常穿著比基尼,慵懶地躺在太陽下。對于心智及其人格尚未健全的兩個主人公而言,在與世隔絕、人際異化、親緣關系疏離及成長引路人缺失等猶如現代荒原的生活環境下,其成長心理走向異常,最終導致了超出家庭社會倫理綱常的姐弟亂倫出現。

隨著青春期的來到,青少年的身體迅速發育成熟,性意識萌動,性欲望亢奮,這都是正常的生理和身體反應,性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性欲的不加控制。如果這時候有一定的外在力量對青少年加以引導,從社會倫理的角度對他們的行為和心理進行規范,他們就能形成正常的合乎文明范式的性心理。反之,如果在這個關鍵時期,生理的成熟遭遇心理的荒原,缺少成人社會或文明社會的正確引導和調控,完全擺脫社會意識的干擾,道德和行為準則游離于個體世界之外,個體就會變得異常脆弱,陷入一種不平衡的狀態,或處于一種不加約束的沖動的原始狀態。他們泛濫的性欲促成了倫理觀念的喪失,姐弟之間的亂倫變得不可避免。

通過凸顯朱莉和杰克青春期的性道德和性倫理的錯位所引起的向野蠻的退化,麥克尤恩成功地將社會家庭倫理道德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些孩子的超乎倫常的行為不僅是個體的墮落,而且可以視為整個人類的退化。受各種欲望控制的現代人類,精神得不到有效的整合與規范,內心又極力排斥外在力量的介入和沖擊,人性極度扭曲,游走在道德常理之外。

3.結語

《水泥花園》這部小說通過對水泥花園、母子、兄妹等意象驚世駭俗的呈現,展示了后現代社會人類生活的悲慘狀況,揭露了隱藏其中的諸種弊端,包括后現代社會的與自然脫離、精神荒漠、道德缺失、身份危機等,寓指當今社會的破敗?!八溈擞榷鳎┖敛涣羟榈亟衣冬F代文明外衣下的獸性,正人君子下的畸形變態,從某種意義上說,麥克尤恩撰寫的是這個瘋狂世界里的警世恒言”[5]P3。

參考文獻:

[1]麥克尤恩,馮濤,譯.水泥花園[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2]Taylor,P.W.Respect for Nature,A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3]張艷梅.生態批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王立,沈傳河,岳慶云.生態美學——視野中的中外文學作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Slay,Jack Jr.Ian McEwan[M].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96.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5年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伊恩·麥克尤恩小說中的倫理敘事研究》(2015-ZD-152)階段性成果;河南師范大學校級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資助計劃項目階段性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