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學課堂教學改進策略

2015-12-19 01:22謝曙初
化學教學 2015年11期
關鍵詞:新高考教學策略

謝曙初

摘要:上海、浙江成為2014年高考考試招生改革的試點地區,考查方式和考查內容都有很大變化,學生的選擇余地也大大增加?;瘜W教學必須想辦法應對這些變化。制定規劃,做好頂層設計;研究標準,把握教學的難度、深度和廣度;增強實驗教學,提高興趣;備課組合作教研,開發優質的鞏固練習。

關鍵詞:新高考;高一化學;教學策略

文章編號:1005-6629(2015)11-0027-04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2014年11月,浙江省教育廳確定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實施辦法,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高中化學教學如何積極應對這一重大變革?

1 新高考方案中化學學科的變化

1.1考試方法的調整

方案中化學是“7選3”中的一門?!?”指的是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等7門學科,學生分別在每年的4月或10月參加學業水平考試,最多有兩次考試機會,選擇成績較高的一次計算成績。其中學生還必須從中選擇3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各選考科目在學考“必考題”基礎上增加“加試題”,“必考題”為必修內容,分數為7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凹釉囶}”考試內容為高中課程的必修和選修內容,分數為30分時間為30分鐘。選考學科分數按照等級賦分計入高考成績。具體操作為:當次高中學考合格成績以上的分數按比例分為21個等級,起點等級賦分為40分最高等級賦分為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

1.2學習內容的調整

2015、2016年高考內容:理科綜合考試內容為《化學1》、《化學2》、《化學反應原理》(刪除專題3第4單元沉淀的溶解平衡)、9個綜合實驗。自選模塊為《有機化學基礎》、《物質結構與性質》。

新高考方案下課程內容的設置分為水平1和水平2。水平1要求(即學考要求)如下:

《化學1》、《化學2》、《化學反應原理》三個必修課程模塊中的“基本要求”部分。其中以下內容由“基本要求”調整為“發展要求”:

(1)《化學1》專題3第一單元“從鋁土礦到鋁合金”;

(2)《化學1》專題4第二單元“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3)《化學2》專題2第三單元“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中的“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4)《化學2》專題3第三單元“人工合成有機物”;

(5)《化學反應原理》專題1、專題2中的部分原“基本要求”內容;

(6)刪除三個必修模塊《實驗手冊》中的綜合實驗,僅要求常用儀器的使用和基本實驗操作。

水平2要求(即選考要求)如下:

(1)《化學1》、《化學2》、《化學反應原理》三個必修課程模塊中的“發展要求”部分;

(2)《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化學》選修模塊的相關內容;

(3)適當考慮其他化學學科類選修課程的內容。

說明:

(1)《實驗化學》模塊作為新學業水平考試附加題考查要求,刪去三個必修模塊《實驗手冊》中的綜合實驗;

(2)《實驗化學》模塊中所有“拓展實驗”以及專題二“物質的性質探究”、專題五“電化學問題研究”不作要求。

2 高考選考化學的專業情況及學生選報化學情況

浙江省考試院公布的2017年高校選考科目的相關細則中顯示,不限選考科目的專業(類)占54%,限定選考科目的占46%。其中在限定選考科目的專業(類)中,要求選考化學的占總數的64%,考生選考化學即可報考(包括高校設限選考科目為化學或沒有設限選考科目)的專業(類)達到83.5%,在所有學科中排名第二,僅次于物理。

本學期,我校對高一學生進行了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技術五門學考選考科目模擬選報,結果如下(參加選報的總人數為742):

從表中可以看出,選報化學的學生很多,占總人數的64.74%,領先于其他學科。

我們又對選擇化學的動機進行了調查,下面是調查問卷:

問卷調查表

××中學2017屆高考選考化學意向表

(1)選擇化學的理由:

A.喜歡化學,高考想要選擇化學專業(如化學、化學工程、化學教育等)

B.需要化學,高考想要選擇與化學相關的專業(如醫學、生物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地質學等)

C.不是很喜歡,但是學習比較輕松,高考時可以提供比較高的分數(高考填報志愿時選擇與化學不相關的專業)

D.不是很喜歡,只是為了將來報考專業可選擇的余地大一點

(2)不選化學的理由:

A.不喜歡化學

B.覺得很難,學起來困難

C.想報考的專業與化學無關

調查結果如下:

數據顯示,在選擇化學作為選考科目的學生中,真正喜歡化學,將來想要從事化學工作的學生占的比例還偏少,還有不少的學生選擇化學僅僅是為了高考中獲得較好的成績或者選擇專業余地大一點。

作為化學教師的我們,當然是希望多一些學生選擇化學作為選考科目,也是為了我們的化學事業后繼有人。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讓學生覺得化學有用,化學有趣,化學好學呢?這需要我們改變觀念,改善課堂,改進評價方式。

3 化學教學如何應對新高考

3.1全盤考慮,整體規劃

科學安排、周密計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針對新高考,我們一定要全面研究、細致分析、廣泛交流、早做準備,依據學校的整體教學安排,制定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要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例如:據筆者大致了解,省內大部分重點高中,化學第一次學考安排在高二上學期(10月份),這就要求我們在高一一年之內把化學必修部分全部上完。課時緊,任務重。教研組應整體規劃,什么時候上完必修內容,什么時候開始學考復習,什么開始選考的教學,必修內容上到什么難度,選考學習先從什么內容開始等等都應預先整體規劃,而不是走一步算一步,或者沿用老經驗。筆者認為:不管生源如何,高一化學必修的難度需要真正降低,讓學生從化學學習中體會到成功,從而喜歡化學。試想,化學每次都考60多分何談學習化學的興趣?難度降下來,課堂輕松很多,我們可以在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科技等方面大做文章,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化學的用處,化學的強大。

3.2研讀“標準”,把握三“度”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墩憬∑胀ǜ咧袑W科教學指導意見》(以下稱“學科指導意見”)是浙江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業指導委員會根據我省的教學實際情況,以及國內外高中化學教學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按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總體要求,結合對《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及教科書的研究制定的。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化學學科教學、學業評價及學業水平考試的基本依據?!墩憬∑胀ǜ咧袑W業水平考試標準》(以下稱“學考標準”)對學考和選考的考試范圍、內容及要求作了明確的要求。

認真研讀三大“標準”,把握“三度”——廣度、難度、深度,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才能在教學和復習中減少盲目性,避免做無用功,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例如:“學科指導意見”中關于乙醛的“基本要求”是“知道乙醛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認識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鞍l展要求”對乙醛沒有說明?!罢f明”指出“增加乙醛的相關內容,是為了增強有機物相互轉化關系的系統性”?!皩W考標準”中對乙醛的具體考試要求是“乙醛的分子組成,乙醛的性質(加氫還原、催化氧化),乙醛與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的現象”。教學中教師完全要有底氣真正減少教學內容,降低教學難度,學生只需掌握乙醛的加氫還原和催化氧化這兩個知識點,了解“醇;一醛一酸”的轉化關系,并且知道銀鏡反應和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的現象即可,學生無需再理解和背誦難懂的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3增加實驗,提高興趣

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是學好化學的重要環節?;瘜W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瘜W實驗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高一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他們學習化學的動機往往是以滿足好奇心和感興趣為主的?;瘜W實驗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激發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并使這種“短暫”的興趣能夠穩定地保持并得以發展,從而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例如:化學2專題2“化學電源”部分的“活動與探究”中介紹了氫氧燃料電池的制作方法。很多教師認為氫氧燃料難講解,實驗準備麻煩,直接在黑板上講解化學實驗來得更簡單,學生學習的效果可能更好。殊不知,學生對這個實驗很是期盼,他們對氫氧燃料電池也存在很多的疑問。燃料電池是燃燒反應嗎?氫氣和氧氣不點燃也能反應?這個裝置真的能實現氫氣和氧氣在常溫下反應,并且釋放出電能嗎?其實這個實驗準備時間并不長,而且實驗時間短,現象明顯,既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同時對學生的習慣性思維有很大沖擊,使他們認識到氫氣(也可以是其他的可燃性氣體)和氧氣的反應不—定要通過點燃才能反應。燃料電池是原電池的一種,可以提高化學反應的速率(就像鋅銅原電池中鋅腐蝕的速率加快一樣)。原電池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燃料電池同樣把可燃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而不像燃燒過程把化學能轉化為熱能。本實驗極大地拓寬了學生對能量間轉換的認識。

4 合作教研,及時鞏固

合作教研可以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對于發揚教師團隊的合作精神、構建學科知識體系、研究知識背后的內容、提高教師備課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備課組合作教研—直在提倡,但真正落到實處的很少。原因有很多,比如很難做到備課組教師都認真對待集體備課,合作教研;備課組內教師水平差距很大,不能做到每堂課的水準相當;備課組教師風格各異,很難做到共性和個性的完美結合等等。這里筆者所講的合作教研主要是課后一課一練的編寫。我們的做法是:(1)提前一周將編寫一課一練的任務分配給備課組成員。(2)集體研讀考綱,要求按考綱條目編寫練習。編寫的方法是:先列考綱條目,再找對應習題,防止題目超出要求或者條目下沒有對應的鞏固習題。(3)編寫后的習題專人負責檢查核對,習題是否超綱。(4)學生完成后,由命題人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做好答案,并對錯誤集中的題目給予詳細解析。

學習“金字塔”模型指出,若及時實踐練習,學過的知識在24小時后的平均保留記憶率可達到75%。因此在課堂中進行實時小測驗,可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以盡快調整和改進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成績。例如:在完成了化學2專題3第一部分的教學后,可利用課堂5~8分鐘時間進行一個小測驗,題目簡單、基礎,與學考要求相吻合,不超學考要求。

課堂小測驗

一、寫出下列物質的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最簡式

二、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注意條件、箭頭、結構簡式)

1.甲烷光照氯代

2.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3.乙烯與氫氣反應

4.乙烯與氯化氫反應

5.乙炔與氯化氫1:1反應

6.苯的硝化

多年來高中的化學教學,過度強調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熟練認知及應試技能的培養,而弱化甚至忽視對學生的科學視野、創新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及批判性思維等方面的培養。大量的應試訓練使得化學教學偏離了化學學科的本源,忽視了化學學科素養的培養,降低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這次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也是高中化學教學重大變革的契機。我們要重新審視原有的教學模式,探索多層次的化學教學體系,以適應不同類型人才發展的需求。中學化學的課堂教學要更多地展現現代化學的發展,更多地拓展學生的視野,讓所有的學生均能體會化學的魅力,了解化學對現代科技發展的作用。

猜你喜歡
新高考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識字寫字結合教學策略探析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三項教學策略
基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以微專題為載體的地理新高考二輪復習策略探討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新高考來了,家長該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