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直拋甩狀血跡形態的模擬觀察

2015-12-23 06:57趙亮盧明放何望程海鷹成建定
法醫學雜志 2015年2期
關鍵詞:血跡匕首菜刀

趙亮,盧明放,何望,程海鷹,成建定

(1.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法醫學系,廣東廣州510080;2.吳川市公安局,廣東吳川 524500;3.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廣西柳州 545000;4.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法醫物證教研室,四川成都 610041;5.廣州市公安局蘿崗分局,廣東廣州 510000)

垂直拋甩狀血跡形態的模擬觀察

趙亮1,2,盧明放3,何望4,程海鷹5,成建定1

(1.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法醫學系,廣東廣州510080;2.吳川市公安局,廣東吳川 524500;3.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廣西柳州 545000;4.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法醫物證教研室,四川成都 610041;5.廣州市公安局蘿崗分局,廣東廣州 510000)

目的觀察不同類型打擊工具的垂直拋甩狀血跡形態。方法選擇常見的菜刀、匕首、方錘、鐵管作為打擊工具。用沾新鮮雞血5mL的工具自上而下進行垂直拋甩,對距離垂直墻壁30cm處形成的血跡形態進行測量分析,通過對拋甩血跡的整體分布特征(跨度、寬度、密度)、起始血跡的形態特征(長度、寬度、接觸角度)進行分析。結果匕首形成拋甩血跡的分布跨度最?。≒〈0.05);在整體分布寬度上,菜刀最?。≒〈0.05);在整體分布密度上,除菜刀與方錘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他工具兩兩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方錘較其他三種工具在起始血跡點長度上最長(P〈0.05);菜刀與方錘、匕首與方錘在起始血跡點寬度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每一類型的打擊工具所形成的垂直拋甩血跡形態具有一定的特征,可用于命案現場推斷打擊工具的類型。

法醫病理學;血跡;拋甩

血跡是暴力犯罪現場中常見的生物學物證之一,尤其在命案現場更為常見[1]。而現場血跡的分布及形態分類,是命案現場勘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血跡形態分析是一門新興的學科[2],主要利用生物學、物理學、數學方面的知識,以犯罪現場遺留的血跡為研究對象,分析血跡的范圍、形態和分布,從而為有出血的案件提供行為類型和出血機制的判斷依據[2-3]。血跡形態分析是命案現場重建極為重要的技術手段,也是判斷作案動機、準確刻畫作案人的極為重要的基礎和前提,對偵破案件有相當重要的作用[4]。目前,血跡形態分析已成為一項公認的法庭科學技能[5]。血跡形態按其形成的因素可分為噴濺狀血跡、拋甩狀血跡、濺落狀血跡、滴落狀血跡、流柱狀血跡、擦拭狀血跡、轉移狀血跡、浸染狀血跡、稀釋狀血跡、血泊等類型[6-7]。

拋甩狀血跡是現場最常見、最重要的血跡形態之一[8],是指沾血的物體運動(拋擲、投甩、射出)時在客體上留下的血跡,最常見的運動方式呈弧形,如揮動沾血的工具器械、擺動出血的肢體等[7]。拋甩狀血跡的尺寸基本在4~8mm,但有時或大或小,依賴于擊打物體的類型和尺寸、可擊打的血量,以及擊打強度和揮動的距離而有所不同。本實驗擬通過用不同類型的沾血打擊工具模擬垂直拋甩狀血跡的形成過程,尋找根據垂直拋甩狀血跡形態推斷打擊工具類型的方法,從而達到命案現場重建的目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用血

本實驗采用新鮮雞血,取用雞血前加入抗凝劑肝素(1.25萬U),慢慢攪拌,在2h內使用,常溫保存。

1.2 實驗用具和打擊工具

實驗用具包括:卷尺、直尺、比例尺、一次性5mL注射器、白紙、防護服、數碼相機。

打擊工具包括:菜刀、匕首、方錘、鐵管(表1)。

表1 實驗打擊工具的基本情況

1.3 實驗者

每次實驗的實驗者為同一個人,以減少不同人之間的差異。實驗者身高177cm,肩高145cm,臂長75cm。

1.4 實驗步驟

進行實驗準備。在垂直墻面上緊貼白紙,實驗者穿上防護服,分別用各種打擊工具沾取約5 mL新鮮抗凝雞血。

拋甩位置和次數。實驗者自上而下進行垂直拋甩,在沾血工具運行軌跡與垂直墻面最近距離(拋甩點離墻面距離)30cm處進行拋甩,拋甩5次。

測量指標。納入挑選離地高度在70cm以上的血跡形態較完整的所有血跡作為研究對象。測量每次拋甩血跡的分布跨度(即最高點至最低點之間的距離),數出血跡的總數,計算血跡分布密度;測量每次拋甩血跡的分布寬度。測量起始血跡的長度(l)、寬度(w),計算接觸角度θ(Sinθ=w/l)[9]。

1.5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不同類型打擊工具的整體分布特征

將菜刀、匕首、方錘、鐵管這四種不同類型的打擊工具所形成的拋甩血跡的整體分布特征(包括跨度、寬度、密度)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四種打擊工具的整體分布特征(n=5,±s,cm)

表2 四種打擊工具的整體分布特征(n=5,±s,cm)

工具跨度寬度密度/(個/cm2)菜刀90.90±13.681.80±0.570.27±0.11匕首43.40±12.885.70±1.860.86±0.14方錘72.20±13.395.00±1.840.21±0.05鐵管87.50±7.765.80±1.150.52±0.06

通過Bonferroni法兩兩比較每組總體均數。發現匕首較其他三種工具形成拋甩血跡的分布跨度最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菜刀、方錘和鐵管之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在整體分布寬度上,菜刀較其他三種工具最小,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匕首、方錘和鐵管之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在整體分布密度上,除菜刀與方錘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他工具兩兩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類型打擊工具的起始血跡特征

對四種工具形成拋甩血跡的起始血跡點(包括長度、寬度、接觸角度)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四種打擊工具的起始血跡特征比較(n=5,±s,mm)

表3 四種打擊工具的起始血跡特征比較(n=5,±s,mm)

工具長度寬度θ/(°)菜刀4.50±1.463.50±0.7957.74±19.82匕首5.30±1.154.10±1.0850.44±4.86方錘8.90±0.897.20±1.5257.66±19.04鐵管6.40±1.295.00±1.0052.22±9.12

四種工具形成拋甩血跡的起始血跡點長度兩兩比較,方錘最長,與其他三種工具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菜刀、匕首和鐵管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起始血跡點寬度兩兩比較中,菜刀與方錘、匕首與方錘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其他兩兩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起始血跡接觸角度(θ)兩兩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通過對不同類型的四種打擊工具進行垂直拋甩所形成的血跡形態進行測量與分析,發現每一類型的打擊工具所形成的垂直拋甩狀血跡在整體分布、起始血跡的形態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1)在整體分布跨度上,匕首所形成的血跡分布跨度最小,與其他三種工具所形成的血跡分布跨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匕首的長度最短,因此,垂直拋甩血跡的整體分布跨度有可能與打擊工具的長度有相關性。(2)在整體分布寬度上,菜刀所形成的血跡分布寬度最小,與其他三種工具所形成的血跡分布寬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菜刀刃最寬,說明血跡分布寬度與打擊工具的橫截寬度有相關性,但匕首是個特例,這是由于匕首的刃短而窄,質量又輕,在相同的拋甩力下,匕首兩側刃面附著的血液容易被拋離,從而形成具有一定寬度的拋甩血跡。(3)在整體分布密度上,匕首所形成的血跡分布密度最大,這也是由于附著在匕首的血液容易被拋甩出去,在分布跨度小的情況下,形成的血滴多,血跡分布密度就大。其次是鐵管,最小的是菜刀和方錘。(4)在起始血跡的形態方面,方錘相比其他三種工具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血跡長度、血跡寬度都明顯大于其他三種工具,這是由于血滴的體積取決于血滴形成的載體,從表面積較大的物體上的血滴體積,要比從表面積較小的物體上的血滴體積大一些[2]。(5)起始血跡的接觸角度方面,四種打擊工具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另外,本次研究發現,四種打擊工具拋甩所形成的起始血跡的接觸角度,大多在40°~60°,少數出現90°,因此,有些學者認為拋甩狀血跡的起點血跡多為圓形的說法值得商榷[7,9]。

總之,不同類型的四種打擊工具所形成垂直拋甩血跡在整體分布特征、起始血跡的形態特征方面有一定區別,但是以目前的技術水平難以僅僅通過對命案現場中垂直拋甩血跡的上述特征進行測量和分析準確推斷打擊工具的類型,還需要結合現場其他線索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1]高振,袁自闖,游盛中,等.動脈噴濺血跡動力學及形態學的模擬實驗觀察[J].中國法醫學雜志,2013,28(3):199-202.

[2]James SH,Kish PE,Sutton TP.Principles of bloodstain pattern analysis:Theory and practice[M].Boca Raton:CRC Press,2005.

[3]賈曉雪,唐佩佩,王志鴻,等.四種介質上不同高度垂直滴落狀血跡形態研究[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1,26(3):180-185.

[4]Peschel O,Kunz SN,Rothschild MA,et al.Blood stain pattern analysis[J].Forensic Sci Med Pathol,2011,7(3):257-270.

[5]楊振清,周廣剛,張紅巖,等.滴落狀血跡形態的實驗模擬研究[J].大學物理實驗,2012,25(3):21-23.

[6]閔建雄.淺淡血跡分類[J].刑事技術,2002,(5):36-37.

[7]羅亞平.血跡形態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

[8]李愛民,杜喆.轎車內殺人現場的血跡形態分析1例[J].刑事技術,2011,(5):69-71.

[9]溫永啟,林惜玲,侯飛飛,等.垂直拋甩狀血跡算法模型的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1-5.

Simulation and Observation of Vertical Cast-off Bloodstain Pattern

ZHAO Liang1,2,LU Ming-fang3,HE Wang4,CHENG Hai-ying5,CHENG Jian-ding1
(1.Department of Forensic Medicine,Zhongshan Medical College,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80,China;2.Wuchuan Public Security Bureau,Wuchuan 524500,China;3.Chengzhong Branch of Liuzhou Municip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Liuzhou 545000,China;4.Department of Forensic Biology, West China School of Preclinical and Forensic Medicin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5.Luogang Branch of Guangzhou Municip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Guangzhou 5100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cast-off bloodstain pattern by different hitting-tools.Methods The regular hitting tools,a kitchen knife,a dirk,a plane set-hammer and an iron pipe,were selected.At a distance of 30cm away from the wall,the hitting tool with 5mL fresh chicken blood made the cast-off bloodstain from top to bottom.Then the holist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length,width and density)of cast-off bloodstain and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length,width and contact angle)of first single cast-off bloodstain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length of castoff bloodstain formed by dirk was minimum(P<0.05).The distribution width of cast-off bloodstain formed by kitchen knife was minimum(P<0.05).Except the pair of kitchen knife and plane set-hammer, the distribution density between each two tools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The length of first single cast-off bloodstain formed by plane set-hammer was longest compared(P<0.05).The width of first single cast-off bloodstain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kitchen knife and plane set-hammer, and between dirk and plane set-hammer(P<0.05).Conclusion The type of hitting tool could be inferred by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cast-off bloodstain pattern formed by every specific type of hitting tool in crime scene.

forensic pathology;blood stains;cast-off

DF795.1

A

10.3969/j.issn.1004-5619.2015.02.006

1004-5619(2015)02-0102-03

2014-11-19)

(本文編輯:張建華)

趙亮(1978—),男,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生,主檢法醫師,主要從事法醫病理及法醫臨床工作

成建定,男,博士,主任法醫師,教授,主要從事猝死的分子病理學及細胞電生理學研究;E-mail:jdcheng2001@yahoo.com.cn

猜你喜歡
血跡匕首菜刀
袖底邊的血跡
菜刀幫丟刀事件
菜刀
手腕下的血跡
圓形菜刀
血跡辨路
投之以“匕首”,報之以一笑
發現
玲瓏人生
玲瓏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