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髓型頸椎病的中醫治療

2016-01-05 10:34姜文濤梅偉王慶德郭潤棟王春萍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期
關鍵詞:中藥治療針灸治療

姜文濤?梅偉?王慶德?郭潤棟?王春萍?王春麗

【摘要】 脊髓型頸椎?。–SM)是頸椎退行性病變中較常見的一類疾病, 嚴重危害中老年乃至年輕人的健康。非手術治療中中醫藥療法占主要地位, 其方式方法有很多, 效果可靠, 且在術后后遺癥及并發癥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本文就近年來中醫藥對脊髓型頸椎病的各種治療措施做一綜述。

【關鍵詞】 脊髓型頸椎??;中藥治療;針灸治療;手法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197

頸椎病是嚴重的頸椎退變性疾病, 脊髓型頸椎?。╟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其中最嚴重的一類疾病。臨床主要發病機制是由于頸椎間盤突出、頸椎椎管狹窄以及頸椎失穩等原因導致頸部脊髓及其附屬結構、血管等組織受壓、刺激, 引起各種神經癥狀和體征的一種頸椎疾病[1], 在頸椎病中占10%~15%。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升高, 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保守治療是治療脊髓型頸椎病和術后恢復脊髓功能的重要治療手段。

1 病因病機

傳統中醫中沒有脊髓型頸椎病的病名記載, 但對本病的認識早有記載, 散見于各著作中, 如《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 脊強反折”?!峨y經·二十九難》曰:“督之為病, 脊強而厥”??梢姸矫}與本病的發病最為密切。從其病因病機、臨床表現等各方面來看, 應當歸屬于祖國醫學的“項強”、“痹證”、“痿證”、“骨痹”、“血痹”等范疇[2]。

2 臨床治療

2. 1 中藥內服 根據脊髓型頸椎病的病因病機, 中藥內服的基本原則主要有補益肝腎、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等?,F代藥理學研究證明, 中藥在脊髓型頸椎病的治療中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環、消除炎癥、調節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損害、減少NO生成、減少內皮素、減少神經細胞壞死凋亡、提高神經營養因子含量等作用[3]。

2. 1. 1 補益肝腎 中醫認為中年以后肝腎不足, 筋脈失養, 易受風寒濕邪侵襲阻絡, 致束骨無力, 足不任身;又因督脈循行脊里, 脊髓失養而致病。故脊髓型頸椎病病機多為肝腎不足、督脈空虛, 治以補益肝腎、溫通督脈。

2. 1. 2 活血化瘀, 通絡止痛 活血祛瘀作用廣泛, 適宜瘀血阻滯引起的各種病癥;川芎為“血中之氣藥”, 具有辛散、解郁、通達、止痛等功能?,F代藥理學研究證明:作為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 苯酞類化合物的藥理活性與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傳統功效密切關聯, 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舒張平滑肌、增強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

2. 2 中藥外敷 中藥外敷能夠使藥力從皮膚直達肌肉, 逐層滲透, 溫通肌膚筋骨, 緩解皮膚筋肉的痙攣萎縮, 延緩筋骨退行性變, 改善筋肉力量和肢體活動度, 恢復神經功能?,F代醫學研究顯示, 中藥局部外敷能夠擴張局部小動脈, 因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血腫和滲出液的吸收, 從而緩解癥狀[4], 達到改善脊髓微循環、調整頸椎內外環境、減輕神經根充血水腫、緩解神經根受壓、降低椎間盤內壓力的目的。

2. 3 針灸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的保守治療中, 針灸具有其獨特的療效, 能起到益氣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針灸取穴多選用督脈循行部位的夾脊穴, 以調節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經氣, 調節交感神經, 糾正頸椎小關節紊亂, 放松肌肉緊張, 促進脊髓局部血液循環, 加快致病炎癥因子的吸收, 減輕對血管神經的壓迫, 促進脊髓神經功能的恢復。

2. 4 手法治療 雖有學者認為脊髓型頸椎病行手法治療如稍有不當, 就易造成脊髓急劇震蕩、休克, 嚴重者可導致高位截癱。但目前臨床研究認為, 謹慎、規范的手法治療是安全有效的, 能夠促進脊髓局部微循環, 放松緊張痙攣的肌肉韌帶。常用的手法治療主要包括軟組織推拿手法和整骨手法兩部分, 在臨床實踐中, 手法應該力度均勻、柔和、穩定、精準, 切忌動作粗暴, 不可急驟過度地旋轉頸部, 錯誤的手法會加重病情。

2. 4. 1 頸椎牽引 在進行手法治療之前先進行頸椎牽引20~30 min, 牽引重量5~8 kg, 牽引角度為前屈15~30°, 以患者舒適為準。

2. 4. 2 軟組織松解手法 頸椎牽引結束后, 患者俯臥在治療床上, 運用點按和揉按手法對頸椎及胸椎兩側肌肉(如頭夾棘肌、頸夾棘肌、脊旁肌、肩胛提肌、斜方肌、菱形肌等)進行松解治療8~10 min, 重點為痙攣的肌肉韌帶。手法的輕重視肌肉痙攣程度與患者適應能力而定。然后針對四肢病變情況在肢體運用揉法、滾法和彈撥手法進行治療8~10 min。

2. 5 針刀治療 針刀的機械刺激對脊髓和脊神經節內的神經遞質有明顯調節作用[5]。取督脈旁開1.5 cm為治療點, 因為該點為最安全的進針點, 且該處為關節囊對應位置[6]。針刀松解能夠解除頸部軟組織痙攣, 消除無菌性炎癥, 改善微循環, 增強局部免疫作用, 調整神經功能。

2. 6 綜合療法 中醫綜合治療即是在脊髓型頸椎病的治療中, 將中藥內服外用、針灸、手法、牽引、靜脈給藥、穴位注射、艾灸、離子導入等多種治療手段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加以綜合應用, 能夠克服單一治療手段的應用局限, 最大限度的提高療效。

3 小結

中醫藥療法可提高脊髓功能, 術后早期應用可減少后遺癥及并發癥的發生。在如何制定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運用現代醫學的先進手段、精確觀察病情發展動態、客觀量化評價治療結果等方面的研究報道還不多, 在今后的臨床與科研中, 需進一步規范中醫藥各種療法的使用指征和禁忌, 從而提高中醫藥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Kato Y, Anchi K, Ku T, et al. Biomechan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degree of static compression of the spinal cord in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 udinal ligament. Neurosurg Spine, 2010, 3(2):301.

[2] 張雪, 羅漢華.頸椎病中西醫病因病機研究.吉林中醫藥, 2011, 31(12):1177-1178.

[3] 王輝, 呂志宇, 陳鋒.中醫藥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療效機理研究概況.山西中醫學院學報, 2008, 9(3):58.

[4] 徐克武, 楊斌武, 宋貴杰.中藥熏洗配合手法治療神經稚型頸椎病158例療效分析明.新中醫, 2000, 8(14):135.

[5] 王金榮, 王永志, 董?;?, 等.小針刀對肌張力增高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經節內P物質影響的研究.中國骨傷, 2010, 23(9): 692-695.

[6] 張文亮, 林木南, 陳躍, 等.小針刀神經根型頸椎病后側入路的研究.福建中醫學院學報, 2005, 15(5):34-35.

[收稿日期:2015-08-17]

猜你喜歡
中藥治療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耳鳴耳聾研究概況
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艾滋病并發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研究
針灸治療便秘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文獻Meta分析
面癱的傳統與現代康復治療
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治療方法概述
膝骨性關節炎針灸治療進展
十全大補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進展
升降散治療濕疹皮炎應用體會
觀察冠心方治療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
針灸治療腦中風偏癱的臨床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