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課題,可以不僅是教師的事

2016-01-27 16:30劉克群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課題學會探究

劉克群

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開展小課題學習,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大大增強,遇到新的問題也能自己尋找各種辦法努力解決,不再像以前那樣依賴老師進行分析講解;遇到難題也不畏懼,對那些絞盡腦汁想不出來的問題,有時尋求同學幫忙,有時則自己找資料,學習數學的能力就會不斷提高。要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

一、指導學生學會選擇,設計“小課題”

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可以挖掘一些蘊含數學內容的生活資源,讓學生有興趣想通過自身努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也體會到開展小課題研究的價值所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1.小課題的選擇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本身就決定了教師在選擇課題時不宜過大。課題可以是根據學習內容需要,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問題;也可以是通過學習新知識延伸出來的有針對性問題;還可以是來源于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通過設計方案,進一步收集、加工、處理信息才能解決。就好比摘果子,直接摘不到,跳一跳也摘不到,就需要制訂方案,從哪里搬梯子,搬怎樣的梯子才能摘得到。因此在課題研究對象上,教師可以根據課題的不同選擇團隊的合作,也可以通過個體獨立完成。

從研究方法上來講,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通過調查進行研究的。如,學生“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后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調查研究《怎樣存款比較合算》《商場促銷活動中的數學問題》《小學生近視率的調查》《小學生花費零用錢的調查》等。(2)通過實驗測量進行研究的。如學習“圓柱、圓錐的體積”內容后可進行《如何測量沙堆的重量》《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等課題研究。(3)結合書本知識進行的研究。在平時的練習中,有些題材能夠展開研究。如《線段條數、點數和區域數之間的關系》《所有的分數都能化成循環小數嗎?》等。

2.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

確定了小課題以后,可以組織學生搜集、吸收相關的有用信息,進行學習借鑒、遷移運用,為自己的小課題研究確定一份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要求學生在課題實施方案中寫明三項內容:一是要研究什么?二是怎樣研究?三是預計最后研究的成果是什么。

二、指導學生學會探究,體驗“小課題”

探究是小課題的核心和根本。在研究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保證,要求學生做好比較詳細的實驗記錄,隨時記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1.學會操作實驗

學生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有了一個初步的探究方案并作出某些假設,然后依據這個方案自己動手操作實驗。

2.學會觀察記錄

這是將直觀操作運用文字、符號提煉的過程。觀察記錄不僅是研究方法,也是學習方法。因為觀察重點、記錄關鍵都將為學生課題研究的結果提供有價值的資源。觀察的側重點通過語言表述能讓教師清晰地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記錄方法的展現又是學生符號化意識形成的過程。所以觀察記錄不僅是學生在動手、更是學生在動腦積極思考的過程。

3.學會討論交流

當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獲得某些認識后,就需要進行一定的交互性的共享活動,包括相互間的質疑問難,解釋說明等。以此來促進研究的深入,這些活動可以在小組內展開,也可以在小組間展開。

三、指導學生學會總結,歸納“小課題”

信息加工整理如同信息的收集一樣重要。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信息處理能力。就好比電腦的CPU,如果能快捷高效地捕捉所需要的信息并加工成所需要的信息,這就是電腦的核心所在。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對信息的整理、總結、提煉這一過程,這一過程是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過程,是揭示事物本質、發現普遍性規律的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對研究的成果選用這種表達方式是否合適?有沒有更適合的表達方式?當然也可以在得出結論后組織一部分學生展開討論,對于結果的表述可以用哪種方式進行表達,從而使研究的效果更為貼切、合適。

當然,除了以小研究報告的方式展示小課題研究成果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課題研究過程中的體會、感想,甚至是新的質疑采用手抄報、數學日記、童話故事、小品、情景劇表演、小制作、小發明等方式進行展示,給學生充分展示成果的機會,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和熱情。

四、指導學生學會評價,科學鑒定“小課題”

評價學生的課題這把尺子更重要的在于評價學生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態度和主動性,當然研究成果的呈現也非常有必要。學生開展小課題研究的尺度和標準并不像教師或科學家開展某項研究那樣嚴格。因為受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在小學階段捕捉科學探索的興趣,并激發求知欲望尤為重要。因而評價學生課題時,應重點放在開展課題研究的態度和主觀能動性上。

在小課題研究評判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各個小課題研究過程與結果的評定??梢栽O計“小課題研究情況記錄表”“采訪調查表”“考察探究表”“師生評價表”“家長反饋意識或建議表”“考核評定小組鑒定表”等等,為小課題研究的評定提供比較充分的依據。對每個學生最閃光的一面給予恰如其分的命名,如“探索小能手”“小小發明家”“勇敢者”等等,讓學生獲得學習探索的成就感。

總之,學生通過自主選擇、自主探究、自主評判、自主管理小課題可以達到從理性上懂得科學家探究的內涵,掌握科學的方法,增強合作的意識和創新的意識,提高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指導學生開展小課題學習是進行“實踐與綜合運用”活動的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李迅群.小學數學小課題研究的實踐與思考[J].小學數學教育,2015(03).

編輯 薛直艷

猜你喜歡
課題學會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第一次寫課題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學會尊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