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數學情境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略

2016-01-27 19:25劉有志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高效課堂

劉有志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掌握一定基礎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強調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教師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由于課堂教學是一個多元化的空間,是在一個連續的時間內進行的,因此,教師要想對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必然要采取多種多樣的評價形式,并逐步形成一套與教學相適應的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關鍵詞:高效課堂;情境教學;評價方略

教育改革走到今天,出現了一系列以高效課堂為背景的改革風暴,如山東杜郎口中學的“10+35”課改旋風;山東昌樂二中的“271”模式;江蘇灌南新知學校的“自學·交流”模式……成為高效課堂的典型模式,縱觀中國種種課改現象,統一的教育目標是通過課堂教學的各種模式和手段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發展,這種發展包括顯性發展和隱性發展,顯性發展指的是本節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隱性發展指的是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以及學習內驅力的培養與激發。而情境教學就義不容辭地成了擔負這個重任的載體,情境教學的生命力在于構建和諧的人文課堂,關注每個鮮活的生命的進步與成長,因此教師的課堂評價就成了師生進行心靈對話的重要方式,也是建立師生情感的橋梁。

在小學數學情境教學中,對學生科學合理的評價是和諧課堂的重要因素,對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技能與方法,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由于課堂教學是一個多元的空間,要想對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必然要采取多種多樣的評價形式。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教師的評價單一、空泛,甚至無效。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的多元評價是需要一定方法與策略的!在這里,我拋磚引玉淺談幾點認識。

一、注重對學生學習狀態與習慣的評價

好習慣成就人生,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教師要改變盡心盡力的推、拉、拖、拽的應試教育手段,要執著于挖掘學生的內驅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習慣,在數學課堂上要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狀態,并對學生的表現作出恰當的激勵性評價!如:“你在這節課的表現太棒了,回答問題準確而迅速,知道為什么嗎?我發現你今天坐得最端正、注意力非常集中!”“你提出了這樣有創新的想法!大膽質疑與創新是科學家所必須具備的素質,而你卻擁有這樣的素質,老師真為你高興!”“你看你前面的計算寫得很工整,準確率也很高,后面就開始潦草了,錯誤率提升了呀!”教師對學生數學學習狀態的評價,包括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思考的發展水平等方面。教師的評價就是一種及時的反饋,使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發現與全面數學素質目標之間的距離,不斷改進不足,努力獲得更好、更全面的發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關注并評價學生是否有積極學習的情感;是否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不怕困難的探索精神;是否樂于與他人合作,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是否能用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找到有效解決問題方法;是否理解別人的思路,并在與同伴交流中獲益等等。當然要做到這些,首先要做一個有心的老師,去悉心觀察和了解每個孩子,及時地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感動向,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與培養。

二、評價要有針對性

記得在新課程剛剛實施的幾年,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動不動就“你真棒!棒棒棒!”大家口號式的鼓掌,貌似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漲,有的老師在學生的手上或額頭上獎勵一顆顆智慧星,一節課下來,有不少學生臉上貼滿了星星,似乎很有面子!但一反思,學生一味地沉浸在“真好”“真棒”之中,除了容易盲目產生自滿心理之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因為教師的評價不明確,沒有針對性!這樣的評價使老師失去了最佳引導教育的機會,只有明確的、適時的、到位的、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才能真正體現評價的意義和價值。如:“你的思維很嚴謹,思考很深入,真了不起!”“你是真正的強者,因為你有鍥而不舍的學習精神!”“你的這種驗算方法很有新意,也很科學,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評價語言富有激勵性和啟發性

我認為課堂上的評價不應拘于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時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要有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真正讓課堂評價發揮引導與啟發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生動的評價語言會使學生興奮不已,情緒高漲,同時課堂氣氛也會異?;钴S。即使學生的回答有問題,只要教師運用巧妙的評價語言加以引導、幫助,就避免了學生的尷尬,同時還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學生在糾正錯誤的同時,還會更有信心地投入學習。同時,教師的評價要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應能幫助其提高學習興趣,堅定學好的信念,讓學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對學習充滿信心。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微笑、撫摸、注視的眼神、點頭等體態語言給學生以激勵、啟發或肯定,也可以直接評價學生的做法,但是要客觀、公正。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期望,并由此產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的動力。如:“你真勇敢!敢回答別人不敢回答的問題?!薄扒喑鲇谒{而勝于藍。老師相信,你們這些后來者一定能居上的!”“即使你摔倒了,老師一樣為你喝彩。因為你邁出了別人不敢邁出的一步?!?/p>

四、以學生為主體,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教師不光是學生評價的實施者,更多的時候應該成為評價活動的組織者、協調者。要給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小組互評、家長評價的機會,只有當老師、家長、學生自己、同學都參與這一活動,才能使評價更客觀,更有說服力和指導性。

1.自我評價

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反思能力,提高他們的自我認知能力,使他們能客觀地評判自己的缺點。如每節課結束前,我都會問學生:“這節課你學得怎么樣?”“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么樣?”“你覺得你的問題出在哪里?”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的過程就是找自己的優缺點的過程。記得有一次,在學習了9的乘法口訣之后,我讓學生找生活中有沒有利用9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有一個學生馬上回答:“我吃了9碗飯,我們一家三口就吃27碗飯,用三九二十七這一口訣?!比嗤瑢W哄然大笑,我就問他:“你覺得編得這個問題怎么樣?”他馬上意識到了,自己編得不切實際,在我的引導下,他又重新編了一道符合實際的題。

2.學生互評

小學生喜歡模仿老師去評價別人,而這種互評的方式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優點,改正不足,也可鍛煉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和表達能力,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但學生年齡小,無法掌握評價的尺度,覺得在課堂上毫無顧忌的指出別人的缺點與不足,好像成了他們的特長,這不僅傷害了被評價者的自信心,而且也不利于學生養成相互合作的精神。這一環節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逐步提高他們的判斷能力和評價水平。另外學生以獨特的眼光,創新的思維給他人作出評價時,正是對知識點做出更全面的認識。由于同學間平等的地位,使得評議結果較容易被接受。如,5×1.5( )1.6×6比較大小,一位同學說:5×1.5=7.5,1.6×6=9.6,7.5<9.6,所以填小于號,我的學習委員王××地站起來說:“他太笨了!5比6小,1.5也比1.6小,不用算,就知道5×1.5(<)1.6×6了!”我微笑著叫起另外一名比較穩重的學生“張×,你來評價一下他倆的表現!”“老師,我覺得王×的方法簡便一些,但他對同學不夠尊重!”王×的臉一下子紅了!

3.小組互評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學習模式,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還讓學生學會了交流、傾聽、思辨和分享,但小組合作一不小心就會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個除了老師對小組合作模式的規范以外,小組中的互相評價也能起到糾正和規范小組合作形式的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小組合作互評:

(1)看目標的達成

這是評定小組合作學習效果好壞的重要指標,一個小組能及時、保質保量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說明小組合作是高效率的。

(2)看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學習就是一個提高的過程,如果沒有提高則是無效的學習。在一個小組內,成員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同學提高得較慢,而有的提高很快。在小組間,不同的小組的整體提高水平也是一個評價標準,有的小組整體提高快,效果就明顯,有的卻整體提高不大,則效果不大。

(3)看其合作程度

有的小組雖然組合在一起,卻各自單干,沒有體現合作精神,雖然他們目標達成了,卻失去了合作的意義。

(4)看其團結程度

一個小組的團結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為了完成任務而齊心協力,團結一心,才能真正體現合作的魅力。如果本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牢騷滿腹、相互抱怨,即使完成目標也是勉強的。

(5)看是否有創新

創新是集體的智慧,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家把自己的智慧匯集在一起,會創造新的奇跡。如果大家敷衍了事,肯定沒有起色,即使完成任務,也是平平淡淡。

學生小組內的互評,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通過從這幾個方面的評價也可以不斷地提醒在交流合作時應注意的問題,使課堂結構達到最優化。

4.家長評價

家長的參與十分重要,因為家長同教師一樣,關注著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關注著學生的成長。家長本身是一種教育資源,利用好這一資源,也是教師的職責。我們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話聯系等形式對學生家庭表現進行評價。這既是學校教育的延續,又是對學校教育效果的直接反映。

五、遵循一定的原則,做到科學的課堂評價

教師怎樣才能做到科學的課堂評價,使之成為情境教學高效開展的催化劑呢?應該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反饋性原則

教師有效課堂評價可以保證教學工作的良性循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效措施。

2.激勵性原則

讓學生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的基礎上,從正反兩個方面受到激勵,增強獲得進一步發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學生自我發展的內驅力,使其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和動機。

3.調控性原則

讓學生了解自身發展所存在的優點和不足,進而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促進自身的進一步發展,而教師也通過教學中的評價,進一步掌握學生,以便隨時調節自己的進度與方法。

4.診斷性原則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以及對問題的分析與定位,找到癥結與原因,進一步找到改進和補救的措施。

參考文獻:

姚網珍.燃起智慧的火花開啟思維的間.淺談小學教學高效課堂的情境教學[J].都市家教月刊,2012.

編輯 段麗君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高效課堂
探究情境教學與高中語文閱讀課堂的融合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情境教學模式探究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