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筆練字無窮趣 賞得古詩別樣美

2016-01-27 22:37錢琳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觀書行楷詩眼

錢琳

【案例背景】

閱讀教學中要滲透識字寫字教學?!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總目標”中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倍M入第二、三學段后要逐步將教師的指導重點放在字義的推敲與揣摩上,而將認讀字音、分析字形的權力交還給學生,并逐步提升他們獨立識字的能力與水平。

【案例題旨】

在課標引領下,選擇了六年級第十一冊第22課《古詩兩首》,生字只有三個,都在第二首古詩中,所以借古詩教學,重點學習第二首,以保證有充足的時間滲透“識字—寫字—書法”的教學?!队^書有感》是蘇教版的一首古詩,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一首名詩。它實寫的是清澈明凈的半畝方塘,實際上是借此景告訴讀者:一個人,只有不斷學習、汲取新的營養,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這樣解讀后,才能定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設計思路。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自讀自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能借助圖畫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抓住“清”這個詩眼,體會詩歌所闡明的道理。對比賞析兩首古詩的表達特點。

4.掌握行楷“鑒”字的書寫,以及行楷雙人旁書寫方法,初步了解條幅的格式。

【案例實錄】

片段一:重點學習,“鑒”字指導

1.“鑒”這個生字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2.追問:那“鑒”怎么會和鏡子有聯系呢?我們來看看古人是怎么造的這個字。(看動畫)

3.拓展:你還在哪里看過這個字?

4.學寫:你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就有不同的含義,讓我們來寫好這個字。正楷、行楷比較:看,他們有什么不同?

5.看老師怎么寫行楷的“鑒”……來,描一個,寫一個。

6.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

片段二:審讀題目,理解詩意

過渡:同學們,學貴有疑,方能有長進。讀讀這首詩的題目。

1.學生讀詩的題目:思考,你發現了什么?

2.大家讀得很認真,到底是“觀書”還是“觀塘”?小組討論——交流過程中,相機補充板書。

3.小結提示:哦,詩人不僅是觀塘,原來是借方塘活水來說明讀書能使人聰慧、能使人心明眼亮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常常問問自己:引讀后兩句。

片段三:書寫指導,了解條幅

過渡:自古以來,很多詩人都能文善書。

1.欣賞。旁白:他們留下的這一幅幅優秀的詩詞書法作品,有的灑脫流暢,有的力透紙背,有的剛勁飽滿。

2.看到大家驚艷的眼神,是不是也想寫寫看?(出示范本)

3.這是老師寫的《觀書有感》的書法作品,看,它和我們以往的書寫有什么不同?

4.好,同學們,拿起筆,試著寫一寫這幅作品。(播放古箏曲)

5.點評學生作品。

6.老師剛才巡視的時候發現大家在寫“徘徊”的時候有點犯難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是雙人旁,以“徘”為例,看老師的運筆過程,兩撇相連,不出尖,筆斷意連,寫一豎。左窄右寬,橫要連?;驳碾p人旁也一樣,回的最后兩橫可連寫。下課后,大家再把這個字多寫幾遍,加深印象。

【案例分析】

1.情境交融,緊扣主線

這首說理詩,非常含蓄,整首詩的內容和題目看似毫無關系,但又絲絲相連,于是便要尋求一個突破,從意境情境創設中走向意象,這個突破就是這首詩的“詩眼”——“清”,抓住詩眼“清”設計主線,從而提供各種教學支架。教學時通過重點字“鑒”理解“清”的樣子;通過重點句“天光云影共徘徊”,感受“清”的程度;通過詩人的自問自答理解“清”的原因。通過這樣三個板塊的設計,借助音樂、圖像讓學生展開想象,融入情境,幫助學生在詩中賞畫,畫中尋詩,詩中喻理。音樂聲、讀書聲,在學生的腦海中便呈現出一幅美麗的畫面。

2.質疑討論,難點突破

詩中無“書”,詩題卻為“觀書有感”,是觀塘?還是觀書?通過學生質疑討論,辯論明理,借景悟“理”,享受詩趣,這是教學的難點。理解古詩內容與題目的關系,領悟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知識的重要性,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有了上面學習的鋪墊,再加上富有啟發性的疑問,這一難點的教學就水到渠成了。

3.識字寫字,滲透方法

高林生在2013年4月全省識字寫字教學研討會議上說:對于教材中識字教學資源的開發,要根據不同學段、不同閱讀要求以及課文特點,從急需和長遠的角度,綜合考慮具體的教學目標,并按照各有側重的原則,安排其音、形、義的教學。識字教學何時插入?插入什么內容?如何插入?插入到何種程度?如何與閱讀理解充分融合的問題。

根據這個指導思想,我們對三個生字“鑒”“徘徊”的教學各有不同,“鑒”側重于構字方法來理解,并進行相應拓展;“徘徊”借助圖畫合理地想象進行識字,變抽象為具體,通俗易懂。

語文教學中的“識字寫字”亦是如此。我們曾經仰望它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不敢貿然嘗試,惴惴揣度。其實,正如詩中所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小學語文中“識字寫字”只是束之高閣的狀態,沒有一次次勇敢的發現、不成熟的嘗試、百家爭鳴的碰撞,又怎么會有學生心中關于漢字藝術的美?

編輯 王團蘭

猜你喜歡
觀書行楷詩眼
觀書有感
詩眼
溫應春
觀書有感(其一)
緊扣詩眼深化小學古詩教學的有效策略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