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木工程中的地基處理與復合地基技術的應用

2016-02-16 15:42張曉鋒浙江東陽322100
中國房地產業 2016年21期
關鍵詞:樁體抗震結構

文/張曉鋒 浙江東陽 322100

土木工程中的地基處理與復合地基技術的應用

文/張曉鋒 浙江東陽 322100

地基作為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基礎,時刻關系到建筑的安全與穩定,地基加固與處理,是現代科技與施工工藝結合的產物,在當今社會中時刻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土木工程中的地基處理與符合地基技術的應用展開探究,并總結出土木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方法與復合地基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向。

土木工程;地基處理;復合地基;技術;應用施

在當前的自然環境下,加強地基穩定性與內部結構安全性極為重要,土木工程的地基處理技術種類繁多,選擇難度相對較大,選擇適宜的地基加固技術是問題的關鍵。隨著科技的進步,復合地基技術不斷純熟,成為地基技術的中堅力量,在建筑行業的發展浪潮中,復合地基技術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邁向正規化的發展模式。

1、地基基礎缺陷及地基處理方法

1.1 地基處理方法

按種類及用途的不同,地基的處理方法不盡相同。首先以使用期限為標準,通常情況下使用時間較短的地基,采用碎石噴漿的方式,進行地基處理,為后期的地基拆除提供便利條件。使用期限相對較長的地基,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擇優選擇處理方法。其次是以地基處理深度為標準,深度不同的地基,所需采用方式略有差池,深度較深的地基可采用深層攪拌的方式,使下層結構更加穩定,而深度較淺的地基,要采用真空預壓的方式,真空預壓有力提高平衡適應性,使壓力的分散更加平衡,通過多點支撐方式,提高地基的安全性,最后是依照砂性土與粘性土區分,砂性土相對平和適用于靜壓注漿的方式,而粘性土則具有較強的粘合性,粘結強度更高,高壓旋噴樁的處理方法,是粘性土的最佳處理方法。任何一種處理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優勢,選擇最符合實際條件的地基處理方法,是提高地基結構穩定的有效途徑。

1.2 土木工程建設中地基加固技術的應用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土木工程建設的地基在長時間的使用后,容易出現種種質量問題,對地基進行加固,便凸顯的越發重要,地基作為土木工程建設的基礎,需要支撐建筑的整體結構,同時也要保證地基的適用性。在主體結構的建筑中,給排水系統均需要通過地基的周邊進行傳導,地基的抗腐蝕及抗壓性,決定了其是否能夠保障土木工程建筑的穩定性,地基加固需要科學的設計方案,地基的基本使用方向與材質材料,均是設計方案中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土木工程的使用年限也在設計方案的考慮范圍內,雖然不是最主要的考慮因素,但卻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2、復合地基

2.1 復合地基的作用

(1)樁體作用

樁體在符合地基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大部分的復合地基中,樁體的質量決定了建筑的基本承載能力,過低的樁體質量則使建筑必須按照輕量化設計,并且其基本的載重不能超過樁體的最高承載力,樁體需要做到絕對的經久耐用,一旦使用過程中,樁體出現質量問題,可能導致整棟建筑的坍塌。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現代的樁體結構更加輕便,同時具有高強度的抗壓能力,可對抗各種環境下的嚴重腐蝕,進而提升建筑的質量,因此在高層建筑中,樁體的作用不容忽視。

(2)加速固結作用

有部分材料具有良好的滲透性,需要在短期內進行凝結,否則可能導致地基整體結構的不穩定,為了在保持結構穩定性方面,提高地基的基本抗壓性與結構強度,必須加速該種類材料的固結速度,過于緩慢的固結速度,使材料的使用存在風險,普通水泥等材料雖然具有良好的固結效果,但卻不能夠進行結合使用,根本原因是水泥不具備良好的抗壓能力,不能夠滿足符合地基的基本需要,必須使用含水量極少的特殊水泥,進行加速固結,從而提升地基的穩定性。

(3)擠密作用

砂樁、土樁、石灰樁、碎石樁等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振動、積壓、排土等原因,可對樁間土起到一定的密實作用。另外,采用生石灰樁時,由于生石灰樁具有吸水、發熱和膨脹等作用,對樁間土同樣起到擠密作用。

2.2 復合地基的應用

在復合地基的應用中,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 樁)是一個典型。它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用于處理軟弱地基的一種新方法。它是在碎石樁的基礎上摻入適量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合后制成的一種具有一定強度的樁體。其骨料仍為碎石,用摻入石屑來改善顆粒級配;摻入粉煤灰來改善混合料的和易性,并利用其活性減少水泥用量;摻入少量水泥使其具有一定粘結強度。

3、土木工程的地基加固技術

土木工程地基加固技術加固方法較多,其中加加筋法、擠壓法及膠結法等,均是主要的加固方法,土木工程受到環境的限制與影響,需要擇優選擇不同的地基加固方式,在選擇方法前,第一步需要確定土木工程建筑的基本使用用途,然后確定地基的基本質量構造,最后結合實際情況,探究出適宜的地基加固方式。

土層土質對地基加固的影響較大,在大部分的地基加固過程中,常出現加固材料滲漏及地基凹陷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土層過于松散,早期在地基的建造中,對于該地區的地質勘探不準確,在基坑的挖掘的回填中,未能夠將加固土層列為主要的施工項目,導致后期的地基加固出現材料滲漏的現象,地基凹陷的主要成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前期土層壓實過程中,出現疏漏,使部分地區出現空洞層。另一方面原因是在地基加固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對下層土層結構造成破壞,導致下層結構無法支撐上層壓力,進而出現地基凹陷的現象。

4、土木工程結構加固所針對的問題

基于框架截面的設計、建筑結構的設計均受到地形以及抗震等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進行勘察的過程中,對于方針等級的查找主要可以以建筑的抗震規范、建筑的高度以及防裂程度作為參考性依據?;诳拐鸬燃壍牟町愋?,在抗震計算以及具體措施的采取上也具有岷縣的差異性,必須以實際情況作為依據,結合一切情況進行土木工程的抗震設計。在進行工程測量以及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加強施工記錄和標記。

結語:

地基加固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在施工項目中,不僅使建筑結構更加穩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的安全使用性,大大的增加了抗壓能力。復合地基技術是一項新型的地基技術,其優勢在于更加穩定的內部構造及更加低廉的成本消耗,在諸多的地基技術中占有壓倒性優勢,是未來地基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提高地基技術水平提供有利保障。

[1]張健,楊新梅.建筑工程中地基處理方法[J].內蒙古水利,2009(08).

[2]孫連軍,馮勇.地基處理方法綜述[J].山西建筑,2008(01).

張曉鋒(身份證:330724197912030315),男,出生年月:1979.12,籍貫:浙江東陽,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建筑施工管理。

猜你喜歡
樁體抗震結構
樁體模量和加筋體剛度對路堤穩定性影響分析
地鐵車站支撐拆除對圍護結構的影響
漾濞書協抗震作品選
關于房建結構抗震設計的思考
《形而上學》△卷的結構和位置
熱—力耦合下能源樁沉降和荷載傳遞特性的數值分析
樁筏基礎樁土荷載分擔比研究
論結構
談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研究
論《日出》的結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