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無縫隙護理對胃切除手術患者的效果觀察

2016-02-20 22:55樊茹娟胡建忠樊冰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5期
關鍵詞:術后恢復護理滿意度

樊茹娟?胡建忠?樊冰

【摘要】 目的 觀察全程無縫隙護理對胃切除手術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86例接受胃切除手術治療的患者, 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圍術期接受常規護理)及觀察組(圍術期接受全程無縫隙護理), 每組43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手術后, 觀察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0.7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0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圍術期全程無縫隙護理可有效促進胃切除手術患者的術后恢復, 提高護理質量, 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全程無縫隙護理;胃切除;術后恢復;護理滿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173

胃切除手術為臨床常見的手術類型之一, 是多種胃部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雖然胃切除手術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后, 但是因屬有創操作, 對患者的心理可造成一定負擔, 并對術后恢復有一定的影響[1]。本研究對胃切除手術患者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 效果滿意,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進行胃切除手術治療的8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43例。對照組男23例, 女20例;年齡35~66歲, 平均年齡(50.55±5.15)歲;行畢Ⅰ式手術者19例, 行畢Ⅱ式手術者24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者14例, 初中及高中者22例, 高中以上者7例。觀察組男22例, 女21例;年齡36~65歲, 平均年齡(50.58±4.81)歲;行畢Ⅰ式手術者17例, 行畢Ⅱ式手術者26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者15例, 初中及高中者23例, 高中以上者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1. 2. 1 對照組 圍術期接受常規護理, 入院時給予生命體征監護及健康宣教, 術前1 d進行禁食水及胃腸道準備等常規準備, 并向患者介紹手術過程。在緩解患者心理負擔的同時, 積極指導患者配合手術;術中嚴密監護患者的生命體征, 并積極配合術者進行手術操作;術后指導患者改變生活方式, 調整飲食結構及術后活動。

1. 2. 2 觀察組 圍術期接受全程無縫隙護理, 術前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護及健康宣教, 同時充分了解入組時患者的病情, 切實掌握患者存在的負面心理情緒, 并針對個體情況進行心理疏導。術前1 d進行常規術前準備。術中對患者實施舒適護理, 將術中所應用的靜脈藥液恒溫加熱至26℃后再進行靜脈輸液, 同時術中在患者受壓的部位墊入海綿墊, 以防止局部長時間受壓。術后在指導患者改變生活方式及調整飲食結構的同時, 根據手術情況制定出適合患者的術后康復計劃, 并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1. 3 觀察指標 ①統計兩組患者術后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②于患者出院時, 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問卷, 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3個檔次, 護理滿度=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手術后, 觀察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15例, 基本滿意16例, 不滿意12例, 滿意度為72.09%;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22例, 基本滿意17例, 不滿意4例, 滿意度為90.70%,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14, P<0.05)。

3 討論

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不僅具有較高的技術性, 同時也有工作量大、操作風險高等特點, 因此對于護理質量要求也較高。全程無縫隙護理以“以人為本”為護理理念, 通過消除護理工作中的縫隙, 彌補護理漏洞, 以達到最優的護理效果[2]。全程無縫隙護理是近年來臨床出現的新型護理模式, 屬于整體護理的一種, 目前在多種疾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均有著較為理想的應用效果, 不僅可有效地改善護理效果, 同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3]。

本研究對胃切除手術患者在圍術期應用全程無縫隙護理, 堅持以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核心, 并通過長期總結的護理經驗而開展護理工作。在護理方案中, 既包含了常規護理的內容, 同時根據胃切除手術患者圍術期極易出現的問題, 制定出適當的護理方案。結果提示:接受了全程無縫隙護理后, 不僅可有效地改善胃切除手術患者的術后恢復, 同時也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全程無縫隙護理方案在應用過程中, 不僅護理人員需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及觀察力, 同時也需要具有精湛的護理技術, 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較高。因此在臨床應用過程中, 有必要對護士進行相關的培訓[4]。

綜上所述, 圍術期全程無縫隙護理可有效促進胃切除手術患者的術后恢復, 提高對患者的護理質量, 是一種有臨床應用價值的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陳滿菊.基層醫院胃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內蒙古醫藥, 2014, 33(15):147.

[2] 張露.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 全科護理, 2014, 12(2):179-180.

[3] 解飛, 崔蕊娥, 楊春麗, 等.全程無縫隙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開顱血腫清除術中的應用價值.西部醫學, 2015, 27(3):462-464.

[4] 許蔚.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 河北醫藥, 2014, 36(19):3024-3026.

[收稿日期:2015-10-19]

猜你喜歡
術后恢復護理滿意度
腰硬聯合麻醉等對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恢復效果的影響
面部燒傷女性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
優質護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中的效果觀察
宮外孕腹腔鏡術圍手術期及術后恢復的護理對策
全程優質護理對食管癌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
腰硬聯合麻醉等對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恢復效果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