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生在無菌技術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

2016-02-22 19:49葉靜
科技視界 2016年4期
關鍵詞:問題對策

葉靜

【摘 要】無菌技術是醫療護理操作中防止發生交叉感染的一項重要操作技術,廣泛應用于醫療和護理實踐中。筆者對中專護理一年級1班的84名護生進行無菌技術操作考核,依據嚴格的評分細則目測找出護生在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對策,從而為基礎護理實驗教學提供參考資料[1]。

【關鍵詞】無菌技術;問題;原因;對策

0 引言

無菌技術是指在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保持無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入侵或傳播給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術和管理方法,是預防醫院感染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措施[2]。它是一切醫療的前提,筆者在無菌技術操作教學中嚴格遵循教學大綱要求,但是一進入實踐操作中,筆者以及帶教老師依然發現一部分學生在導尿、靜脈輸液、注射等操作中出現違反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的現象。筆者找出問題并從中分析原因以及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提高教學質量。

1 考核中出現的具體問題

1.1 操作前準備階段

1.1.1 操作者準備:部分學生著裝不符合無菌操作要求,如頭發散落,手上佩戴有飾品,未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不戴口罩或不完全遮蓋口鼻,將洗手戴口罩順序顛倒。

1.1.2 用物準備:物品未備齊,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未分開放置。

1.2 操作過程中

1.2.1 無菌持物鉗使用錯誤:部分學生取放無菌持物鉗時常觸及容器口緣及液面以上的內壁,未保持鉗端垂直向下閉合狀態;無菌持物鉗取物時將非無菌端甚至整個手跨越無菌區域。

1.2.2 無菌包的使用錯誤:學生在開包前對包布名稱、滅菌日期等檢查不仔細甚至不檢查,開包時手觸及內面導致整個包不能使用,開包后未注明開包時間或對包布有效期判斷有誤。

1.2.3 鋪無菌盤的錯誤:部分學生在扇形折疊無菌治療巾時折邊未整齊規范,在放無菌物品時反復跨越無菌區。

1.2.4 無菌容器使用錯誤:在取無菌治療碗時手法欠熟練,甚至將碗不慎掉地上。在打開無菌容器時部分學生因生活習慣將打開的無菌容器蓋內面向下放置,或者手觸及容器邊緣和內面,用畢后未及時將蓋蓋嚴。

1.2.5 倒取無菌溶液錯誤:在開啟溶液前查瓶簽、藥質不仔細或查對內容遺漏,倒液時標簽未朝向手心,對瓶塞消毒方法不正確,用畢后對剩余液體未注明開瓶時間或對有效期記憶錯誤。

1.2.6 無菌手套的使用錯誤:戴手套時部分學生用未戴手套的手接觸手套的外面,將戴好一只手套的拇指習慣性的接觸手套的反折面,導致手套污染不能使用。戴手套時習慣性的低于操作臺。

1.3 操作后部分學生對物品分類不準確,垃圾處理不當甚至不整理

2 考核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

2.1 主觀原因

2.1.1 學生思想不重視,認識不明確:特別是??茖W校的部分學生自身素質不高,為了就業無奈選擇護理專業,根本上不熱愛這行業,認為護理就是在醫院里面會打針輸液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

2.1.2 生活習性差,生活養成無規律:大多學生都是90后,嬌生慣養下的他們生活習慣比較差,加之集體居住,大家平時共用生活用品等,防交叉感染意識差,這些日常養成就會在無菌操作中無意識地體現出來。

2.1.3 理論與實踐分離:古人都說學以致用,部分學生只是單純的機械記憶書本上的條框,只停留在學的層面上,沒有將無菌技術的原則貫穿于整個實際操作過程中,所以出現諸多問題也是必然。

2.2 客觀原因

2.2.1 傳統教育模式和社會現象:傳統教育開始便存在著教與學的嚴重對抗和分離。傳統教學模式中,實施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主體建構策略,為達到規范個性和開啟蒙昧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起了“權威——權威崇拜者”的絕對教與學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命令、灌輸成了教學過程中的唯一法則.整個社會也出現一種怪圈,家長教師評判學生成績好壞唯一的標準就是考試成績,導致學生一味的死學以應付考試,動手能力差。

2.2.2 教學儀器設備、環境等相關硬件設施:學校建成時間長,實驗室采光等條件差,儀器使用年代長,加之學生分組多,學校為節約開支實驗用品有匱乏的情況,達不到大綱要求的標準,學生很容易產生無菌技術不過如此的想法,從而對無菌操作不嚴謹、不重視。

2.2.3 師資力量隊伍:學校在教師選拔方面標準低,有些教師自身素質不過硬,在實驗操作中動作不規范,忽略自己不當之處。在施教中對學生的要求不高,不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讓學生將教師的正誤一并吸收,在之后學生自己操作中出現問題是難免的。

3 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

3.1 從根本入手解決學生自我問題

3.1.1 首先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對護理這一門學科專業的認識,改變以往學生認為護理只是打針輸液的想法;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要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無菌技術操作是貫穿到整個醫療過程,是無菌觀念形成的前提和條件,從而端正學習態度。

3.1.2 其次學生無意識的壞習慣需要一個漫長得過程去改變,教師要扮演好一個及時提醒糾正錯誤的角色,建立一種學生之間相互督促的機制,養成一種無菌觀念無處不在的慣性。

3.1.3 最后學生要在無菌技術操作中勤動手動腦,書本上的只是記得再多再牢都不如自己操作,把理論的條框與實際操作有機結合起來才能記得更牢,才能使學生無菌技術操作更扎實。

3.2 學校教育改革和學校建設方面

3.2.1 教育改革是一個范圍比較大的話題,但是從學校單方面來說需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只是傳授者,學生不是機器,所以要提倡更多的提問式教學;舉一反三的課堂氣氛。要讓學生有更多的自己學習體會操作的機會,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

3.2.2 學校要加大投入,實驗室設施設備與學生數量的配置比例要適當,儀器設備及時更新,實驗器材備用充足,為無菌技術操作教學提供更優質標準的環境。

3.2.3 教師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在無菌技術操作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以規范標準的示范展示給學生,教師本身的錯誤也要及時自我提出,不能諱疾忌醫,才能讓學生明白無菌技術操作的嚴謹性,對學生操作乃至以后臨床工作都是有實際意義的。

總之要培養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必須要強化無菌觀念,加強無菌技術操作水平,無論是學生、教師還是學校都需努力。筆者知識水平有限,個人見解有不到之處敬請諒解。

【參考文獻】

[1]楊鳳玲,龐紅威.無菌技術操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4).

[2]于蘭,謝娜.基礎護理[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93.

[責任編輯:楊玉潔]

猜你喜歡
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