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高中語文“實用說”教學觀對學生的濡潤

2016-02-27 12:08謝惠芬
語文教學之友 2016年2期
關鍵詞:教學觀高中語文

摘 要:文學創造者都會想到文學文本的實用價值。這種價值或是對生活實踐的理論指導,或是對潛移默化精神之處的雕琢。但無論是哪種實用價值,都是讀者通過文學文本獲得的意外收獲。所以,高中語文文本教學也必須秉持實用說的教學觀,導引學生收獲這種價值。

關鍵詞:高中語文;“實用說”;教學觀

在艾布拉姆斯所著的《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中提到的“實用說”,主要是運用在文學闡釋領域。我們如將教學活動當作一門藝術的話,“實用說”便在教學上有了立足之地。實用說教學觀之下,教師將教學活動看作是為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且其價值也是根據是否達到既定目的來判斷的。這與功利的教學不一樣,實用說教學觀下,教師秉承的是發掘語文知識的實用價值,引導學生萬事萬物皆為我所用,提倡以主觀能動性去與客觀事物接壤,產生關系,發現一切知識與生活世界的聯系。并以文本作為情感、思想理論對現實生活實踐進行指導,或以文本中的價值觀來教化學生,使學生形成對生活世界、情感世界正確的認識。

一、以生活具體事件切入,為文本的實用性埋下伏筆

生活總是為作家提供不竭的靈感,使作家去創造可使人身臨其境的文章意境。作品的內容和主題也都是以生活作為源頭而泉涌在作者的筆下的。換句話說,每一個作者的寫作都是以生活作為切入點的,其文章內容、情感、主題也都是架構在生活之上而用文字噴發的。其文字的噴發是經過加工和整理的,是對生活事件本身的一個超越,具有某種實用價值,可引導學生完善或糾正對發生在真實生活世界中同類事件的看法,增強學生的認識能力,培養學生的涵養情操,促進其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完善。因此,為了更好的應用文本的這種實用性,將所學知識為我所用,教師在教學中應最大可能的挖掘文本中涵蓋的生活概念,并盡可能的以生活具體事件切入,讓作者的文章內容顯得更真實,更能融進學生的內心,為其實用性的呈現埋下伏筆。

例如,在講解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之前,教師就可以先以生活切入,讓學生完完全全的理解發生在現實世界的真實生活事件之后,再導出本課所學篇章。從真實生活事件中,學生獲得了感情的積淀,有些學生可能領悟能力較強,會整理出有價值的東西,如真實事件中人物面對喜怒哀樂的表現及生活態度給自己的啟示等等??傊?,先切入的生活事件是要為文本實用價值凸顯埋下伏筆的。從《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來看,它涉及到一個失明者對光明的渴望,以及在失明狀態中的感情、思想,面對生活態度的升華。依據這一點,教師首先要向生活汲取同樣的能量,并以這種能量作為要傳輸給學生的東西。在這里,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首蕭煌奇的《你是我的眼》。這首歌是一首抒情歌曲,抒寫了蕭煌奇在自己的“白色世界”中的心情故事,深情嘹亮的歌聲表現出他對多彩世界的渴望以及自強不息、努力爭取的生活態度。然后,教師要將蕭煌奇一路的坎坷和榮譽列舉出來,并為大家推薦蕭煌奇敘述自己成長故事的新書——《我看見音符的顏色》,看到他成功背后的艱辛和堅毅。以這個高中生都熟知的音樂天才為切入點,教師引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及海倫·凱勒艱辛而又堅毅的一生。這樣一來,學生從文本中獲得的價值是原來的一倍,或者更多,而且,還會增強對文本的理解。

二、提煉文本影射生活主題,為文本的實用性制造可能

文本主題有時是影射生活的,或者是善意的頌揚,或者是極致的諷刺,學生總會看到文本中所指涉的那類人或類似事件在生活中出現??梢哉f,作者是運用智慧的雙手撥開生活世界的迷霧,并用文字的方式讓我們看清一切存在著的東西的真實面目。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文本中影射生活的主題,為文本的實用性制造可能,學生可以借助對文本主題的提煉和理解,洞察到某種社會現象,或人類的某種品性。這些或正或反的例子,也會警示學生,讓其看到任何一種做法的是與非。這種智慧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更為重要,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在形成階段,還不完善,不能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正確的分析理解,也不了解人情世故,很可能在善惡無法辨別的情況下誤入歧途。而在高中語文課上,教師借助文本主題映射生活,使生活中的美好脫穎而出,使生活中的一些負面現象現出原形,這些東西都以真實的面目放大呈現在學生面前,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加強學生分辨對錯、善惡、美丑的能力。

以魯迅的《祝?!窞槔?。雖然時過境遷,封建禮教、宗法制度都成過去,但是其中那些典型的人物卻是依然存在著的,他們的形象成了某類人的代名詞。在這里,教師應引導學生提煉文本中可影射生活的主題或是人物形象特點,通過對文本中人物的分析來看清真實存在在現實生活中的某類人。例如祥林嫂,她的性格中有可取之處,如善良樸實、勤勞頑強,但是她對于自己的悲慘遭遇逢人便說,她遭遇奴役,其反抗和掙扎也不是為了自由,而是為了更好的依附封建禮教。換句話說,她沒有自己的個性,一直為了傳統而活?,F如今,這種人依然存在著。

三、應用文本知識指導實踐,為文本的實用性創造價值

有時,知識是實踐的“先驅”,它指導實踐,創造高于其本身更多的實用價值。所以,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的教學不能止于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對于語文知識,它分的類別比較多,如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記敘方式等等,涵蓋著從語言組成方式到對語言的運用等方面,數不勝數。而對這些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應用實踐,整體來說是閱讀和寫作的實踐。讀是單純意義的實踐,以對字詞知識的學習為實現的方法,換句話說,對字詞知識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讀。而寫作是高一層的實踐。它所富有的創造性遠勝于單純的閱讀實踐。在這里,暫且忽略它們的自身意義,在語文課堂之中,它們的地位不分高低,同樣都是舉足輕重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提煉語文基礎知識,并將文本作為理論應用實踐方法的材料,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寫作實踐,為文本的實用性創造價值。

再以魯迅的《祝?!窞槔?。這是一篇小說,具有小說的敘述方式,人物的形象,故事的情節,具體的環境慢慢如畫卷被展開。而對這些諸如小說三要素、小說情節四部分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既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實踐,也利于學生進行寫作實踐的嘗試。

在“實用說”教學觀下,高中語文學科被賦予了一種實用性的功能,學生在其所散發的光輝之下,獲得取之不盡的能量。

參考文獻:

[1] 蔡秀芳.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9,(05).

[2]李文娟.職業院校應用文寫作“職業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課改初探[J].職業,2009,(24).

[3] 袁三梅,周堅.論行動導向教學與職業能力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08,(23).

作者簡介:謝惠芬(1981—),女,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蔣王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教學觀高中語文
基于網絡交際情境下高中語文寫作學習任務群設計的應用初探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引導”方法研究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學生知識建構的影響因素分析
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觀及其簡評
確立正確觀念注重學導教學研究
詩心語文的“田園嬉樂”教學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