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建構中的小學生音樂教育

2016-03-01 23:44孫立華
新課程 2016年12期
關鍵詞:建構主義美育建構

孫立華

(吉林省通化縣石湖鎮振國學校)

淺談建構中的小學生音樂教育

孫立華

(吉林省通化縣石湖鎮振國學校)

社會生活離不開“框架”,兒童時期是可塑性最強的年齡段,以正確的教育方式引導。在建構社會環境下對中國小學音樂教育的影響進行分析。

建構環境;中國小學生;音樂教育;現狀

音樂是美的象征,是美的一種特殊表現方式。當前的中國社會,國家在對九年義務教育加大關注的同時,也要求學生美育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在社會生活中,“框架生活”模式是對“人”的行為規范,在正確的規則下行走,對于小學生來說同樣重要。音樂作為美育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從娃娃抓起。建構合理的外在環境繼續音樂教育,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具有促進作用,并且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一、什么是建構社會

建構社會,其本意來源于建構主義。建構主義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或社會環境下獲得知識的重要方式,通過教師等傳播媒介,以書本等為輔助資料。建構社會是建構主義的衍生品,以思想為引導,使周圍環境發生改變,去適應學習者。

當前社會就處與建構主義環境系統下,例如,經典的芭比娃娃形象,美麗的外表加上黃金曲線,在兒童世界大受歡迎,為少兒建構了美人的標準;在社會道德的規范下,尊老愛幼是大眾認同的美德。兒童是可塑性最強年齡段,正確的思想引導是必要的。我國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其中“美育”一項極為重要,它關乎心理素質與外在審美意識的培養與發展。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正確的行為習慣與個人素養對小學生教育來說是重中之重。

二、建構適應的環境,培養小學生音樂細胞

改革開放以來,與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小學教育模式方面也出現許多變化:應試教育模式發生改變,不再單一的以教師為中心,更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提高。音樂是溝通的橋梁,是陶冶心情的良藥。對于埋身題海的小學生來說,音樂是一種放松、解壓方式。好的音樂能充分改善情緒,有利于小學生積極態度的保持與心理素質的鍛煉。隨著國家對美育的重視,音樂教師逐漸提高了地位。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政府、教育機構等建構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目的是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自身創造性。

三、小學音樂教育需要環境的建構

宏觀來說,中國的小學音樂教育正朝著好的方向前進,但是仍存在一些具體問題。小學音樂教育需要環境的建構,從建構主義角度分析,當前我國的小學音樂教育環境仍有不完善之處。對此,提出以下解決思路。

1.政策建構

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教育機構積極落實。

2.鼓勵創作

目前,我國少兒歌曲的創作存在不足,受時尚潮流的影響,流行歌曲創作火熱,屢見不鮮,少兒音樂卻嚴重短缺。相比之下,組建創作團隊是當務之急。應鼓勵少兒自己創作歌曲,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讓小學生創作屬于自己的適齡歌曲,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實踐意識,而且可以彌補少兒音樂的空白。做到自編、自導、自演相結合,融入豐富的情感,調動小學生的熱情,增強參與和實踐意識。

3.建構開放式音樂課堂

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音樂熱情,長期以來,音樂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把音樂禁錮在固定的區域內,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創作意識和熱愛音樂的情感受到壓制。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學課堂的固定模式逐漸開放。隨意的中國社會綜合國力的提高,全民的思想觀念愈漸開放。從新一代小學生的日常行為方式中可明顯看出。小學生是可塑性最強的群體,也是吸收能力最強的群體,對外在陌生事物,可馬上作出反應,他們對事物有自己的判定意識。音樂是當前流行的文化傳播方式,從小學生追星隊伍的擴大速度來看,他們對音樂的渴望以及受影響程度很大,建構一個開放型、互動型為一體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符合學生們的需求與熱情,是一種必然趨勢。

音樂對于學生的美育有巨大作用,要給予音樂教育足夠的重視,建構適合的政策體系,幫助、鼓勵小學生學習音樂,感受音樂魅力,這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高文,徐斌艷,吳剛.建構主義教育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劉沛.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編輯 賀軼群

孫立華,女,小學一級教師,擬晉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在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方面。

猜你喜歡
建構主義美育建構
論公民美育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計算機教育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旁批:建構主義視域下的語文助讀抓手——以統編初中教材為例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借鑒建構主義思想培養財會專業人才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建構游戲玩不夠
美育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