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維酮碘、硫酸銅及氯氰菊酯對漠斑牙鲆幼魚的急性毒性試驗

2016-03-01 16:18段秀娟任延軍
河北漁業 2015年5期
關鍵詞:硫酸銅毒性

段秀娟+任延軍

摘 要:研究了聚維酮碘、硫酸銅、高效氯氰菊酯三種藥物在一定條件下對漠斑牙鲆幼魚(70日齡)的毒性效應。結果表明:聚維酮碘的安全濃度為4.062 g/mL;24 h半致死濃度為55.296 mg/L,48 h半致死濃度為34560 mg/L。硫酸銅的安全濃度為0.667 mg/L,24 h半致死濃度為2.812 mg/L,48 h半致死濃度為2.600 mg/L。高效氯氰菊酯的安全濃度為0.079 μg/L,24 h半致死濃度為7.112 μg/L,48 h半致死濃度為2.371 μg/L。

關鍵詞:漠斑牙鲆; 聚維酮碘;硫酸銅;高效氯氰菊酯;毒性

中圖分類號:S917

文獻標識碼:A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Lethostigma) 屬硬骨魚綱、鰈形目、鰈亞目、牙鲆亞科、牙鲆屬,又稱“美國漠斑牙鲆”、“大花鲆”,為暖溫性、廣鹽性種[1],適溫范圍 3~34 ℃,適鹽范圍0~40‰[2],原產于美國沿海,具有生長快、抗逆性強等優良的養殖性能[3]。

漠斑牙鲆自1999年引入福建省,現已成為我國海水魚工廠化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4],但在常規養殖過程中常出現腹脹病、出血病、缺鰓病等疾病[5],淡化養殖中出現腹水病、爛鰭病、鰓霉病、脂肪肝病等[6],造成慘重損失。這些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疾病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養殖密度高,水質惡化等因素導致,生產上常用的防治方法是用藥物對魚體進行浸泡或全池潑灑[7],而藥物對牙鲆一般具有顯著毒性,因此,必須在藥浴過程中嚴格控制藥物的使用濃度和時間,一般幼魚對有毒物質的敏感性高于成魚[8]。為增加幼魚期藥浴的安全性,本試驗應用聚維酮碘、硫酸銅、高效氯氰菊酯三種藥物對牙鲆幼魚[9]開展急性毒性試驗,研究其對聚維酮碘、硫酸銅、高效氯氰菊酯藥物的敏感性,進而為患病牙鲆藥浴治療提供數據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本試驗于2014年5月-6月在天津海生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在育苗一車間進行。

1.1.1 魚的來源和暫養 試驗所用漠斑牙鲆幼魚選體長40~50 mm,體質健壯、活力強、無外傷的正常魚苗作試驗用魚,在水溫為(18±1) ℃,鹽度為22.34‰,24 h連續充氣,pH為7.6的條件下暫養3 d,餌料是新鮮的鹵蟲,為防止飼料的影響 ,實驗期間不喂食。

1.1.2 試驗藥品 試驗藥品共有3種,聚維酮碘,硫酸銅(AR)[10-11]、高效氯氰菊酯均為市售,其成分、含量及其來源如表1。

1.1.3 試驗儀器 試驗所用的物品主要有:充氣泵(若干)、塑料盆、溫度計、比重計、電子天平、格尺、燒杯、玻璃棒、網袋(200目、150目)、顯微鏡、自然海水、淡水、pH試紙試劑、標簽、手表、量筒(250 mL、100 mL)、膠頭滴管等。

1.1.4 試驗用水 試驗所用的海水為自然海水。其中自然海水鹽度34‰左右,自然海水經沙濾后在進水管口用200目網袋過濾,進入池中的海水用0.8 mg/L的菌毒凈曝氣10 min靜置24 h后使用。

1.2 試驗方法

急性毒性試驗按常規毒性試驗方法[12-13]進行。根據預試驗結果確定正式試驗濃度范圍,在此范圍內按等比濃度梯度設定6個及1個對照組(CK)。每個濃度組均設2個平行,每個容器中放置10尾試驗用魚。

試驗開始后,48 h內連續觀察,并于24 h、48 h和96 h記錄實驗魚的死亡和存活數,以及中毒癥狀和死亡癥狀。每天更換試驗溶液,及時清理死魚(以喪失游動能力、針刺無反應的作為死亡標準)。

試驗容器為塑料盆,內盛5 L自然海水,水深30 cm。試驗藥液配制成母液后,按比例稀釋成所需濃度,試驗溶液現配現用。

1.3 數據處理

采用直線內插法[14]以濃度的常用對數為橫坐標,死亡率為縱坐標,作出死亡率與實驗藥品質量濃度對數的平面坐標圖,并在圖上求出24、48、96 h的半致死濃度(LC50),安全濃度按下式計算:SC=48 h LC50×0.3/(24 h LC50/48 h LC50)2。

2 試驗結果

2.1 聚維酮碘對漠斑牙鲆幼魚毒性試驗的結果

由圖1和表3可見,聚維酮碘的安全濃度為4.062 mg/L,24 h的半致死濃度為55.296 mg/L,48 h的半致死濃度為:34.560 mg/L。對照組的正常試驗魚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都靜伏于底層或緩慢游動,無任何異?,F象。當聚維酮碘的質量濃度為141.558 mg/L時,將漠斑牙鲆幼魚放入藥液中應激反應強烈,四處游動,2 min后可見體形彎曲,呼吸急促,呈現明顯的中毒癥狀,5 min后伏底不動,呼吸頻率加快,10 min后減慢,15 min后鰓蓋張開呼吸停止,心臟停止跳動,死亡率達100%。濃度為 34.560 mg/L時,1 h后四處游動,體形有些彎曲,有明顯的中毒癥狀,20 h后開始死亡,24 h死亡率為30%,48 h為50%。當質量濃度為 21.60 mg/L時,4 h后開始四處游動,然后恢復安靜狀態,96 h后的死亡率為30 %。

2.2 硫酸銅對漠斑牙鲆幼魚毒性試驗的結果

由圖2和表3所示,硫酸銅的安全濃度為0667 mg/L。對照組的正常試驗魚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同樣都靜伏于底層或緩慢游動,無任何異?,F象。當硫酸銅的質量濃度為4.506 mg/L時,30 min后牙鲆急劇狂游、撞壁,1 h后表現出明顯的中毒癥狀,身體強烈抽搐、扭曲變形,4 h后開始死亡,24 h死亡率達100%;質量濃度為2404 mg/L時,1 h后急劇狂游,11 h后有明顯的中毒癥狀,22 h后開始死亡,24 h死亡率為20%,48 h為30%;當質量濃度為1.756 mg/L時,6 h后也出現狂游、擊壁,然后變得安靜,96 h死亡率為20%。漠斑牙鲆幼魚死后身體扭曲變形。

2.3 高效氯氰菊酯對漠斑牙鲆幼魚毒性試驗的結果

由圖3和表3所示,高效氯氰菊酯的安全濃度為0.079 μg/L,24 h的半致死濃度為7.112 μg/L,48 h半致死濃度為2.371 μg/L。對照組的正常試驗魚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依然是靜伏于底層或緩慢游動,無任何異?,F象。當其濃度為 9351 μg·L-1時,7 min幼魚出現上浮現象,20 min幼魚出現明顯中毒癥狀(抽搐,撞壁現象,游動減慢,運動失去平衡),1.5 h出現死亡現象;當濃度為5400 μg·L-1時,30 min出現抽搐,撞壁現象,游動減慢,3 h出現死亡。

3 討論

3.1 漠斑牙鲆幼魚對聚維酮碘、硫酸銅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程度

根據現行農藥對魚類毒性的分級標準(劇毒,LC50≤0.1 mg/L;高毒,0.1 mg/L10.0 mg/L)[15]

依據國家環保局1986 年制訂的 《生物技術監測規范(水環境部分)》中將化學物質對魚類的毒性分為 5 級:LC50<1 mg/L 為劇毒;LC50在1~100 mg/L 為高毒;LC50在100~1 000 mg/L 為中等毒性;LC50在 1 000~10 000 mg/L 為低毒;LC50>10 000 mg/L 為微毒或無毒[16-17]據此本試驗得出的結論為:高效氯氰菊酯>硫酸銅>聚維酮碘。

3.2 聚維酮碘對漠斑牙鲆幼魚毒性影響

聚維酮碘又名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碘絡酮,它為廣譜消毒劑,對大部分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殺滅作用,而且可以調節生長與代謝等作用。它主要用于魚卵、水生動物的體表消毒;同時對病毒也有不同程度的殺滅作用。據報道聚維酮碘對海灣扇貝的SC為4.48 mg/L[18],對皺紋盤鮑的稚鮑[19]SC為0.136 mg/L,由于試驗條件所限本試驗測得聚維酮碘的SC為4.062 mg/L。據悉當聚維酮碘的濃度達到一定量時,它的殺菌效果與其所釋放出的有效碘濃度呈正相關,一般在較低濃度下,偏酸性環境下,穩定性好,有效碘濃度要高;溫度升高時殺菌力亦增強,在水體中有機物會抑制碘的作用;但在較高濃度下聚維酮碘可使魚體彎曲、四處狂游、呼吸急促,直至鰓蓋張開死亡,因此在實際使用時應注意使用對象、有機物的含量及環境條件。

3.3 硫酸銅對漠斑牙鲆幼魚毒性影響

硫酸銅俗稱藍礬 膽礬或石礬 是一種重金屬鹽類,常溫下為深藍色的三斜系結晶體或藍色透明結晶性顆?;蚪Y晶性粉末,對病原體有較強的抑制和殺傷作用,同時對藻類也有很強的殺滅作用[19],而本試驗則使用的是藍色透明結晶性顆粒。硫酸銅在養殖中,常用于一些寄生蟲引起的疾病,特別對原蟲動物如小瓜蟲,刺激隱核蟲等有很強的殺傷力。其主要作用機理是銅離子與病原體體內的蛋白質結合生成蛋白鹽,使蛋白質變性、沉淀,使酶失去活性,從而殺死病原體。因此,在防治寄生蟲引起的疾病時,能獲得較好的效果[20]。漠斑牙鲆幼魚對硫酸銅的耐受性在三種藥物中不是最敏感的,其24 h的LC50為2.912 mg/L,SC為0.667 mg/L,剛剛符合硫酸銅的常用濃度0.500~0.700 mg/L,因此使用時一定要謹慎,同時因為硫酸銅的安全濃度范圍較小,據報道一般情況 ,濃度應控制在0 .7 mg/L,若濃度低于0.5 mg/L,殺蟲效果較差 濃度高于1 mg/L,魚就有中毒死亡的危險[21]。因此硫酸銅的施用應根據水質情況,增減藥量(水中溶解有機物特別是蛋白質及多羥基化合物能與硫酸銅形成復合物,降低硫酸銅的藥性,因此若水質較肥,水溫較低時,可適當加大藥量,反之,減少藥量)。

3.4 高效氯氰菊酯對漠斑牙鲆幼魚毒性影響

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種微乳液形式[22]的白色藥液,可在表面活性的作用下增強其穩定性。對昆蟲有很高的胃毒和觸殺作用,具有殺卵活性,殺蟲譜廣,對棉花、蔬菜、果樹等農林害蟲以及蚊蠅、蟑螂、跳蚤、臭蟲和螞蟻等衛生害蟲有極高的殺滅效果。本試驗中當高效氯氰菊酯[23]達到一定濃度后,漠斑牙鲆幼魚則出現抽搐、運動失調、麻醉等癥狀,最后死亡。原因如謝文平研究所報道[24]高效氯氰菊酯通過鰓的吸附進入魚體內后,增加神經系統對其敏感性,同時對離子轉運、滲透壓平衡、能量代謝、呼吸等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高效氯氰菊酯應在水產上特別注意。

參考文獻:

[1] 林越赳,黃瑞芳,張雅芝,等.漠斑牙鲆人工育苗技術探討[J].福建水產,2008,6(2):1-4

[2] 丁亞君.漠斑牙鲆人工育苗技術要點[S].齊魯漁業,2006,23(2):22-25

[3] 楊學宋,孫瑞曉,等.漠斑牙鲆幼魚和成魚對溫度的適應性試驗[J].齊魯漁業,2005(9):2-9

[4] 王彥懷,王金亮,李萬舉.漠斑牙鲆工廠化養殖技術研究[J].漁業現代化,2003(3):11-15

[5] 繳建華.漠斑牙鲆淡化養殖中的疾病及其防治[J].科學養魚,2005(4):52 - 53

[6] 鄭春靜.漠斑牙鲆親魚養成中主要病害的防治[J].中國水產,2006(2):83

[7] 李碧全,陳明達,游劍濤,等.不同餌料系列對漠斑牙鲆苗種培育效果的影響[J].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12(2):103-107

[8] 王偉,侯林,姚鋒,高巖,等.牙鲆魚白化病因的研究進展[J].海洋科學,2004,28(6):21-25.

[9] 翟良安,姚愛琴,李紀芳,等.八種農藥對魚種和大型溞毒性致毒研究[J].淡水漁業,1989,18(3):18-20

[10] 白麗蓉,陳 剛,張健東,等.表面活性劑SDS與DBS對褐點石斑魚急性毒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21):9087 - 9090

[11] 劉曉倩.硫酸銅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科技 2003(11):10-15

[12] 趙長太,隋紅霞.硫酸銅防治魚病注意事項[J].黑龍江水產,2008(2):35

[13] 邱郁春.水污染魚類毒性實驗方法[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1992:50-65

[14] 鄭繁生,鄭海濤,盧飛麟.幾種常見藥物對斑點叉尾鮰的毒性試驗[J].廣西水產科技,2007(3):25-28

[15] 蔡道基.農藥環境毒理學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79-82

[16] 國家環境保護局.生物監測技術規范(水環境部分) [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86:95

[17] Boyd,C·E·1996·Water quality in ponds for aquaculture [J].A-uburen University,Auburn,alabama,USA·337-343

[18] 姜禮燔.漁藥的安全濃度評價方法[M].中國漁業經濟研究——漁藥知識講座.1995:197-198

[19] 呂豪,梁峻,等.聚維酮碘對海灣扇貝等貝類幼蟲的毒性試驗研究[J].水產科學,2003,22(6):24-28

[20] 高平.高效氯氰菊酯對卿的安全性評價及其相關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

[21] 李蘭,王化江.硫酸銅在水產病害防治中的使用.農家致富,2006(22):

[22] 王新偉,路福綏,李培強.高效氯氰菊酯微乳液形成規律研究和形成機理初探[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2004(2):69-72

[23] 龐世勛,魏泰莉,賴子尼,等.三種菊酯類農藥對劍尾魚、羅非魚的毒性研究[J].淡水漁業,2004,34(4):15

[24] 王朝暉,尹伊偉.常見擬除蟲菊酯(原藥、商品)及助溶劑對水生生物毒性的比較.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1997,18(1):98-103

Abstract:the author research the Acute toxicity tests of PVP-I,cupric sulfate and cypermethrin on the ParalichthysLethostigma juveniles(70 d) In this stud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fe concentration of the PVP-I to ParalichthysLethostigma juveniles was 4.062 mg/L,the semi-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24 h was 55.296 mg/L and 34.560 mg/L was the semi-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48 h.The safe concentration,of cupric sulfate was 0.667 mg/L.the semi-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24 h was 2812 mg/L and 2.600 mg/L was the semi-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48 h.The safe concentration of effective cypermethrin was 0.079 mg/L. Semi-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24 h was 7.112 μg/L and 2371 μg/L was its semi-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48 h.

Key words:ParlichthysLethostigma; PVP-I; cupric sulfate; effective cypermethrin; acute toxic

(收稿日期:2015-03-10)

猜你喜歡
硫酸銅毒性
變色的晶體
小心,蘑菇有毒
蔬菜一擦就掉藍色?又是一種化學藥劑!
補骨脂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急性及亞急性毒性試驗研究
毒性中藥宜久煎
藍色泳池水潛在危害的研究
五色梅的古今論述
如何安全高效配制硫酸銅
硫酸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條件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