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蚶筏式籠養技術初探

2016-03-01 16:44劉紹成
河北漁業 2015年5期
關鍵詞:扇貝養殖

劉紹成

毛蚶是一種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較高的貝類,因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倍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較高。毛蚶廣泛分布于我國、朝鮮和日本沿海,以我國的渤海、東海分布較多。自然生活于水深2~20 m淺海泥沙海底,對鹽度、溫度適應廣泛,適宜鹽度22‰~30‰,昌黎縣海域屬沙底質和沙泥底質,非常適合毛蚶等貝類養殖,近年來昌黎縣扇貝養殖戶利用扇貝養殖臺筏、網籠等器材進行毛蚶養殖,取得了較好的產量和效益。筆者于2011、2012年連續兩年對部分毛蚶養殖戶的生產性試驗進行跟蹤調查,探索并總結了毛蚶筏式籠養技術,現將試驗情況介紹如下。

1 養殖環境與試驗材料

1.1 養殖環境

養殖地點位于昌黎縣新開口以外海域,該水域海底為沙細底質,地勢平緩,潮流暢通,水質肥沃,餌料豐富,無各種污染,受臺風和風暴潮影響較小,水深6~10 m,自然海水溫度-1.5~26.5 ℃,海水鹽度28‰~32‰,海水pH值變化為8.0~8.4之間,透明度0.5~1 m,海水溶解氧平均為5.4 mg/L。

1.2 試驗材料

1.2.1 浮筏 浮筏有效長度以120 m為宜,筏距20 m,浮力采用塑料空心球吊浮,浮綆長度1~1.2 m,浮筏滿負荷時浮力約120個浮球/臺。

1.2.2 網籠 直徑35 cm,層距15 cm,12層/籠,網籠間距1 m。暫養籠外包網衣網目為0.4 cm和0.8 cm兩種規格,養成籠外包網衣網目為1.5~2 cm。

1.2.3 苗種 蚶苗健康,無病菌病毒,無損傷,受到刺激后雙殼張閉迅速,反應敏捷,活力旺盛,大小整齊的優質苗種,殼長0.5 cm以上。

2 方法步驟

2.1 苗種購運

4月初從山東購買苗種,用卡車或漁船運輸,裝運蚶苗要小心、快捷,盡量減少損傷,縮短裝運時間,途中避免雨淋和風干,定時對蚶苗潑灑海水,保持蚶苗濕潤,運輸時間不超過50 h,以確保運輸成活率。蚶苗到達目的地后迅速放入海水中等待分籠暫養,以利于恢復體質和活力,提高放養成活率。

2.2 蚶苗暫養

采用海上暫養,選擇風浪小、水流平緩、水質清新、無泥、無污染的海區作為暫養地。

待蚶苗恢復體力和活力后,選擇活潑健壯的蚶苗放入暫養籠(外包網衣網目0.4 cm),每層放苗500粒左右,12層籠6 000粒/籠,籠裝好后迅速掛在浮筏上,籠距1 m左右,水層2~3 m,臺掛120籠。

經過一段時間的暫養后,當規格高達1 cm以上時,應及時將蚶苗分到大網目的暫養籠(外包網衣網目0.8 cm)中暫養,每層放苗200粒左右,12層籠2 400粒/籠,由于降低了密度,蚶苗生長加快。

2.3 毛蚶養成

2.3.1 采用倒籠養殖 當蚶苗規格大于2 cm時,由暫養籠倒入養成籠(外包網衣網目1.5~2 cm),每層80粒左右,12層籠960粒/籠,籠距1 m左右,水層2.5 m左右,臺掛120籠。

2.3.2 采用套籠養殖 將規格1 cm以上的蚶苗放入外套有一層網衣(網目為0.8 cm)的養成籠中養殖,讓籠外的貝類及藻類附著在外網衣上,待附著期過后,將帶有附著物的網衣撤掉,這樣避免育成期倒籠分苗、刷籠的繁瑣,省工省時,提高了生產效率。

2.4 養成期管理

重點突出精養、細管,并做到浮齊、吊齊、苗齊。

2.4.1 控制浮筏深度 養成期間,經常觀察毛蚶生長情況,由于個體不斷長大,重量不斷增加,筏子逐漸下沉,需及時增加浮球,調整浮力,使浮筏處于合適的水層。

2.4.2 清除網籠附著物 經過一段時間后,網籠極易附著浮泥、貝類、藻類等附著物,網籠網目常常被堵塞,造成籠內水流受阻,影響水體交換,有的生物還與毛蚶爭氧爭餌爭空間,影響毛蚶攝食和生長,因此要經常洗刷網籠,清除浮泥和附著物,保持水流暢通。當附著物占據網衣面積1/3時應及時清除,附著嚴重時可以倒籠。

2.4.3 檢查和修補養殖設施 養殖設施每天遭受潮流沖刷,時常遭到海上臺風、風暴潮及人為等因素損壞,或發生臺筏、浮球、吊繩、網籠纏繞現象,特別是大風來臨之前和過后,須及時檢查養殖設施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發現有損壞苗頭,要及時進行更換或修補,整理纏繞的網籠,確保安全生產。

2.4.4 檢查生長情況 定期檢查毛蚶大小及增重、存活情況,推斷毛蚶生長是否正常。

2.5 收獲

確定毛蚶收獲的最佳時期,提高毛蚶商品率。根據毛蚶規格大小、海況及氣溫變化、市場行情、自身收獲能力及海上治安秩序等因素靈活掌握。在昌黎海區,一般在海灣扇貝收獲完后,于12月上旬至12月下旬,毛蚶殼長達到4 cm左右,達到商品貝時即起捕收獲。

3 結果

2011年4月上旬從山東購買殼長0.5 cm毛蚶苗進行筏式籠養,12月中旬收獲,平均籠產毛蚶12 kg,平均臺產1 440 kg,養殖200臺筏共產鮮貝288 000 kg,單價5元/kg,產值144萬元。

2012年4月上旬從山東購買殼長0.5 cm毛蚶苗進行筏式籠養,12月中旬至下旬收獲,平均籠產12.5 kg,平均臺產1 500 kg,養殖3 000臺筏共產鮮貝450萬kg,單價5.2元/ kg,產值2 340萬元。

經測算,毛蚶暫養成活率為67%,養成成活率為85%,2011年收獲時殼長平均4.05 cm,2012年收獲時殼長平均4.1 cm。

4 討論

毛蚶具有終生足絲,切斷足絲后能重新長出新足絲并附著于基質上的習性,這一習性給筏式籠養提供了可行性,籠內的毛蚶不會因風浪顛簸相互摩擦、碰撞而受到傷害而影響生長。

毛蚶自然在海底營埋棲生活,而筏式籠養方式(在水域的中上層)改變了其原有的生活環境,限制了其活動空間。浮游生物均有趨光性,中上層餌料充足,餌料生物隨水流不間斷通過網籠,使得毛蚶攝食機會增多,因此生長速度加快。

毛蚶筏式籠養經兩年生產性試驗,取得了較好的產量和效益,其生產技術操作簡單,成貝起捕方便,起捕量大,絕大部分成貝帶殼出售,無需做肉殼分離加工,省時省工,適宜大規模養殖。

昌黎縣是扇貝養殖大縣,歷年扇貝養殖規模在2 000萬籠以上,僅閑置的扇貝籠就有400~500萬籠,如果將這些閑置的扇貝網籠用于養殖毛蚶,或因養殖扇貝效益低,用毛蚶替代扇貝,將會大大降低養殖成本,因此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收稿日期:2015-03-18)

猜你喜歡
扇貝養殖
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 加快推進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工作
扇貝的眼睛在哪里
扇貝的眼睛“排排站”
訂單養殖能否促進農民增收
訂單養殖能否促進農民增收
特種養殖 一技在手 輕松賺錢
基于線粒體12S rDNA序列分析巖扇貝與國內主要經濟扇貝的親緣關系
特種養殖需做好市場研判
烤扇貝:貝殼反復利用,殼比肉還貴
種植養殖 一技在手 輕松賺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