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016-03-02 05:50李唯
新課程 2016年2期
關鍵詞:動手習慣科學

李唯

(重慶市長壽區長壽湖鎮紅光小學校)

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李唯

(重慶市長壽區長壽湖鎮紅光小學校)

主要從科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自學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考動手能力為主要論述內容,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素養。

小學科學;善于觀察;學習習慣

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對小學科學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小學科學是一門啟蒙性的課程,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科學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當前科學學科教師要研究的主要課題。

一、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

觀察能力是所有學科學習的起始,在重大的科學史上很多自然科學都是在不斷觀察中發現的。例如,牛頓在觀察蘋果落地的時候,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因而這種觀察能力要不斷得到培養以及鍛煉??茖W中觀察能力的培養要具有以下四個要點。第一,實事求是。教師要對小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進行培養。要求學生真實記錄他們整理出的數據,不要為了實驗結果,隨意篡改數據,偽造數據,在學習中養成學生客觀謹慎的學習態度。第二,耐心持久的品質。很多的科學現象要經過十幾年的堅持不懈和努力觀察才能取得成效,只有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耐心和持久性,才能夠讓學生持之以恒的科學態度得到充分發揮。第三,多角度全面性的觀察能力。當教師從多個角度觀賞事物的時候,能夠教會學生把零散和孤立的事物鏈接成一個整體,全面推進綜合觀察能力。第四,明確教學目的。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最終忽略觀察的本質。比如,讓學生觀察酒精燈加熱物品的時候,讓學生觀察物品加熱時候產生的變化,但有些學生容易被酒精的火焰所吸引,忘記觀察物體發生怎么樣的變化,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火焰跳躍上。在實驗中培養學生明確實驗目的是非常關鍵的教學步驟。

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

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是科學教育的核心,也是科學素養的重要能力之一。然而,但小學生因為主動探究能力的缺乏,對知識和很多探究性的東西沒有深入分析,并且在平時的學習中習慣于教師的講解,雖然學生也善于提出問題,但從小習慣于教師和家長把很多問題回答的明明白白,所以,就沒有必要進行深入探究。小學教師要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主動引導他們,鼓勵孩子主動探究知識學習,比如在學習植物的生長變化這課的時候,教師不要給學生講解過多,帶領學生引導和探究相關的知識學習,教師讓學生回家種植一兩棵植物,從開始發芽到最后長大,每天記錄它的成長變化,每天測量種植植物的情況,找到植物的生長規律,并且總結規律。要對學生的主動探究習慣進行培養。

三、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手腳并用

在小學學科學習中培養學生動手和動腦相結合的好習慣,在手腦并用的學習方式中,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感悟,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但小學生一般更愿意動手不愿意動腦,當實驗器材擺放到學生面前的時候學生首先動手操作,有的學生甚至更喜歡玩鬧,對實驗本身的專注度不夠。因此,在開展科學實踐課的時候讓學生強化自己動手和動腦相配合的意識,在動手活動之余要培養學生思考,多分析產生的現象,先通過了解問題,思考和解決問題,動手之前要先縝密思考,先想后動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要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良好的習慣對學生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素,不但對學生的學科知識有幫助,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產生重要影響。所以,要培養學生對周邊事物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綜合學科素養的發展。

王治峰.芻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亞太教育,2015(25):11-12.

·編輯孫玲娟

猜你喜歡
動手習慣科學
我也來動手
上課好習慣
動手吧,把水“洗”干凈!
點擊科學
動手畫一畫
科學大爆炸
當你不喜歡,你就不習慣
你總要習慣一個人
好習慣
動手演示找錯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