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改革方向

2016-03-03 18:49胡靜于麗
戲劇之家 2016年2期
關鍵詞:音樂課程學前教育改革

胡靜 于麗

【摘 要】我國當前幼師的整體素養不高,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學前教育自身發展和音樂課程改革的需要。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在幼兒教師的培養上存在很嚴重的問題,尤其是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課程理念、課程設置方式、培養目標、教學范式等沒有隨著時代發展及時更新和調整,導致目前學前師資的培養已經難以適應學前教育的發展需求。音樂課程作為開發幼兒潛能的重要手段和內容,能夠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啟迪智慧,誘發靈感,在兒童身心發展和創造力開發等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價值,音樂教育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1-0154-02

隨著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變化,“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培養模式不再以教授、學生、書本理論性知識為最終目標,也不是為了通過技藝性、程序性技能訓練培養‘匠人,而是適應社會需求培養具有多種職業技能和綜合執教能力的幼兒教師?!雹倌壳?,在地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體系中,音樂課程處于弱勢地位,其音樂教育職能尚未得到充分重視。面對用人單位日益重視學前教育音樂綜合技能與學前教育學生音樂素養較差的現實矛盾,我們從課程目標、課程設置、課程教材、教學方法等方面有效反思地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發展方向,進而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改進舉措。

一、地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課程目標方面:弱化音樂技能的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各種兒童教育與康復機構,廣播、電視、圖書出版部門等從事教育、科研、康復、宣傳、培訓等工作的教學、研究人才。從此目標出發,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規格是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系統掌握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具備從事學前教育理論研究和學前教育實踐工作的素質及技能,能夠勝任學前教育工作。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具有較強的外語聽、說、讀、寫能力,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掌握文獻檢索、教育調查等研究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由此可見,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能力在培養目標上未得到充分的體現。并且,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受到高音樂教育專業和音樂表演專業的影響,過分重視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較為忽視音樂能力的培養和情感的體驗。

第二,在課程設置方面,淡化音樂課程的色彩。與培養目標相一致,學前教育專業是以教育學和心理學為主干學科,其課程包括普通心理學、教育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心理學、教育科研方法、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衛生學、幼兒園管理、兒童文學、中外學前教育史、家庭教育學、學前教育評價、美術、簡筆畫、樂理與視唱、鋼琴基礎與伴奏、幼兒舞蹈創編、幼兒手工制作等。學生需要學習的課程非常繁重。音樂在其中僅僅占有三門課程,導致學生在音樂課程上的投入難免不足。

第三,學前教育音樂教科書質量參差不齊。在筆者調查中發現,陜西省學前教育專業使用的教材大部分照搬音樂專業的教材,例如鋼琴方面使用的是《車爾尼鋼琴流暢練習曲:作品849》、《哈農鋼琴練指法練習曲》、《單聲部視唱教程》等。但是,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音樂積累和音樂素養方面差異較大。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是通過音樂特長統考,音樂素養達到相對較高的水平。學前教育專業是文理科招生,音樂功底較為薄弱。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直接搬用音樂教育專業的音樂教材,偏離學生的客觀實際,制約了教學效果。

第四,學前教育音樂教育過程的理論誤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過度偏重技能需求,片面地追求專業技能水平,忽略了學前教育專業的具體實用性。

例如,在聲樂教學中普遍重視唱歌方法培養,忽視音樂素養的鍛煉。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在幼兒園的教育對象是3-6歲的幼兒。他們音域有限,在教學中以兒歌為主。因此,在聲樂教學中過多強調聲音位置,音域寬廣,音高范圍,在實際工作中是不需要的。在舞蹈教學中重視舞蹈技能,忽視舞蹈創編能力。從用人單位的需求出發,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多在兒童舞和民族舞等組合訓練多下工夫,而不是一味強求舞蹈表演技能。

二、地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改革方向

第一,合理設置音樂課程目標。本科學前教育音樂課程目標必須處理好與學前教育總體培養目標的銜接,確保培養目標在音樂課程中有效呈現。首先,我們需要研究用人單位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音樂素養上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是培養服務于地方的專業性技能型人才。脫離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向壁虛構式的主觀臆斷是違反客觀規律的。用人單位對學生的音樂素養是高校設置音樂課程目標的重要參照系,我們要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前瞻性的合理設置學生的音樂培養目標。其次,需要研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音樂課程的需求。以學生的實際音樂水平為基點,合理設置適合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課程內容,實現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社會需求的有機銜接,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有機統一。

第二,精確把握學生的音樂技能要求。通過調研和反思,設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學前教育專業必須的基本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在筆者看來,在聲樂方面,應當達到音準、節奏、節拍準確;咬字、吐字清楚,聲音自然流暢;演唱狀態自然大方,能正確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象。在鋼琴方面,應當達到能視唱簡譜、五線譜,掌握基本拍子、速度、音準、節奏;演奏姿勢、手型正確,能自然掌握樂曲分句動作;能正確處理速度及強弱、快慢對比,表現力強。在舞蹈方面,表演情感豐富、細膩,能表達作品思想內容藝術形象;舞姿動作優美舒展,適合于幼兒園教學需要。并且,我們探索與音樂教學法的有機結合,例如“在梳理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將其教學主要特色總結為節奏教學、身體教學和情感教學?!雹?,實現奧爾夫教學法與音樂技能培訓的有機聯系。

第三,編寫適合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材,加強實踐教學比例。在音樂教材中,充分體現以學前教育的培養需求,突出實踐技能屬性,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獲得審美愉悅體驗。音樂教材與多媒體教材、網絡教材有機組合起來,實現立體式的教材模式。在實踐教學方面,增加課程見習環節和時間,保證學生能夠充分觀摩到音樂技能在幼兒園的運用。加大赴幼兒園的實踐強度,保證18周以上的實習時間,以便能夠完整地全面地了解用人單位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具體要求。加強學前教育社團音樂技能大賽、學前教育文藝晚會、學前教育才藝大比拼等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

參考文獻:

[1]石翠花.本科學前專業音樂課程設置與整合研究[J].大舞臺,2012,(12):232.

[2]于麗.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主要特色[J].音樂時空,2015,(05):139.

作者簡介:

胡 靜(1994-),女,陜西省商洛市人,咸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

于 麗(1979-),女,陜西省岐山縣人,咸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講師,音樂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樂和音樂教育理論。

基金項目:咸陽師范學院2015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90。

猜你喜歡
音樂課程學前教育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論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改革創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