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POC的高職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探索

2016-03-10 12:28楊丹
科技視界 2016年25期
關鍵詞:計時器知識點教學模式

楊丹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213164)

基于SPOC的高職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探索

楊丹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213164)

隨著MOOC、SPOC的廣泛應用,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程序設計類課程的學習,成為當下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以《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Java多線程”知識點為例,解析SPOC環境下的教學過程,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SPOC;教學模式;Java多線程

0 引言

“互聯網+”時代,傳統課堂形態被打破。2008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在加拿大興起至今,迅速成為高等教育改革和在線教育實踐的風向標。但是,伴隨著MOOC平臺、上線課程和學生注冊數的巨量增長,也引發了質量危機[1]。2013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技術教授阿曼多·??怂购痛骶S·帕特森提出了SPOC,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簡稱,即“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2]。本文希望通過探索SPOC在高職程序類課程中的應用分析,來弱化或解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教學面臨的困難和挑戰,爭取構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1 國內外SPOC教學現狀

從2012年起,哈佛大學就開始建設“慕課”,希望通過網絡課程來提升教學效果。并且,在部分學院中還逐漸嘗試了SPOC課程,開展翻轉課堂。2014年,荷蘭的萊頓大學也開設了SPOC試點課程[3]。

在國內,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學習環境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大學開設MOOC課程及SPOC課程,比如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浙江大學的CNSPOC云課程平臺,都支持翻轉課堂、在線學習等學習模式[4]。

從國內外SPOC教學現狀中看出,SPOC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得到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和學生的關注。它的教學模式不需要固化,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來組織線上和線下的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輔導和幫助。

2 SPOC環境下教學模式探索

基于SPOC的教學,其原理就是將傳統教學與在線學習相結合起來,并形成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強調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課程組利用泛雅教學平臺,對《Java程序設計》課程進行SPOC實踐,接下來以課程中“Java多線程”知識點為例,解析如下。

總體來說,SPOC課程學習可分成課前、課中以及課后三個階段。

課前,教師進行詳細的教學設計,并制作好所需要的學習視頻、動畫、課件等,發布到泛雅教學平臺及其班級QQ群。學生登錄平臺,觀看學習視頻、動畫、課件等多媒體資源,進行預習工作。筆者在“Java多線程”這一知識點主要制作的多媒體資源如圖1所示。其中編號01的word文檔是2課時的詳細教學設計;編號02的PPT是教學課件;編號03的可運行文件是教師在事先做好的多次計時器程序;編號04-06的三個文件是動畫,幫助學生理解線程概念,掌握常見問題和技巧;編號07的是一個視頻文件,是教師做好的編寫單次計時器的完成代碼錄屏,為學生課后鞏固學習準備。

圖1 “Java多線程”學習資源

課中,教師與學生進行深度討論及學習。首先,學生下載教師事先準備好的應用程序——多次計時器即編號03的文件,運行并分析主要功能,見圖2。接著,教師介紹關鍵知識點,并帶領同學一起完成“單次計時器”,見圖3。編寫代碼的詳細步驟及過程,教師已經事先做好錄屏文件,同學課后可以反復觀看并鞏固學習。通過“單次計時器”的學習,大部分同學已經掌握了關鍵知識點,為后續獨立完成“多次計時器”準備。然后,將同學們每3人為1組,發起討論,完成“多次計時器”的實現。第四步,每組選派優秀代表,上臺匯報展示。根據小組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點評的方式,從界面設計、代碼編寫角度給出課堂評價。最后,大家登錄課程平臺,完成5個主觀題的測試,系統自動評分。教師就學生的失分點進行課堂總結并布置作業。

圖2 多次計時器

圖3 單次計時器

課后,同學們首先登錄課程平臺,完成課后作業——模擬“秒表”的應用程序編寫。然后根據各自的情況,選擇性得學習平臺上的各項內容,來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以作業點評或者利用QQ群等網絡工具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進行多次交流溝通。實現了課上課下,師生聯動,有效化解了教學的重點及難點。

3 結束語

MOOC和SPOC的迅猛發展,給當下的教育事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課堂將被逐漸取締。SPOC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因其“小”的特點,給課堂帶來了更大的靈活性,符合教學發展的規律,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必需的保障,值得每一位教師進行探索和研究。

[1]約翰·巴格利.反思MOOC熱潮[J].開放教育研究,2014(2):9-17.

[2]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S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4(2):85-93.

[3]陳維維.MOOC、SPOC、微課、翻轉課堂:概念辨析與應用反思[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5(6):117-121.

[4]鄭奇,楊竹筠.SPOC:結合高校教學的融合創新[J].物理與工程,2014(1):15-18.

[責任編輯:朱麗娜]

此文受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A090)資助。

楊丹(1981.10—),女,漢族,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

猜你喜歡
計時器知識點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松鼠的計時器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抗繆勒氏管激素:卵巢功能的計時器!
關于G20 的知識點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