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色”歷史畫面,讓學生像歷史學家一樣思考歷史

2016-03-11 09:18劉白玙
考試周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明治維新史料教學高考改革

劉白玙

摘 要: 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現今的高考試題已經不局限于識記能力的考查。在高考試題的設置上,最顯而易見的變化是在客觀、主觀題目中最大限度地使用材料,試題本身洋溢著歷史的氣息,彰顯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文以高三一輪復習《日本明治維新》中的某些重點環節的設計作為教學案例,對史料教學進行嘗試。

關鍵詞: 高考改革 新課程改革 明治維新 史料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深入發展,史料教學迫在眉睫。筆者以高三一輪復習《日本明治維新》中的“明治維新舉措和影響”這兩個教學環節作為史料教學運用的案例,不當之處請方家批評指正。

一、借助史料拓寬歷史眼界

《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在教材編寫和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相關學習內容?!边@就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自主選擇的空間,可以立足教材內容中的一個“點”,適當拓展,而拓展的方式可以借助史料。

筆者從《日本明治維新》“高考側重于探究改革的成敗得失,分析成敗的原因”這一考情分析出發,設計一個拓展的“點”——分析“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并且以史料作為依托。

教學創意和課堂實施如下:

過渡:筆者進行表述:“面對西方的進攻,大多數非西方國家選擇進行本能的反抗,而日本卻做出了獨特的反應:它不戰自敗,自甘受辱;但同時憋足一口氣,勵精圖治、厲行改革,而改革的方向是向西方學習。它希望用這種方法使自己強大起來,擺脫西方的羈絆,并最終能夠和西方平起平坐,甚而打倒西方。這是一種臥薪嘗膽的策略。日本采取這種態度對待西方的沖擊,與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有密切的關系?!?/p>

繼而展示史料:

(一)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拿來主義

史料:“熟悉日本文化的人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即日本人缺乏創造性,卻富有模仿性,比如說,日本人不創造自己的文字,卻借用漢字表達自己的語言。這是一個善于吸取別國文化的民族,一旦它認定這種新文明既能使它亡國也能使它富強,它便毫不猶豫地接受這種文明?!薄X乘旦《尋找現代化的楷?!撁髦尉S新的失誤》

史料:“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產興業計劃,政府直接從西方拿來了法國式的繅絲廠、德國式的礦山冶煉廠,英國式的軍工廠。除了購買機械,政府還聘請了大量國外技師?!杆傧蚬I化邁進的日本,在學習先進技術的同時,也開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歷取代了農歷,元旦取代了春節;天皇帶頭吃起了牛肉,官員們穿上了燕尾服;理發館的生意開始忙碌起來,男人們剪掉發髻,修剪成西式短發?!薄洞髧绕稹方庹f詞

通過之前教學環節的基礎梳理及上述材料的展示,學生可以感受到日本明治維新全盤西化的特點,而我的一段“我們說日本是世界上最好的學生,民族文化中一直有謙虛好學這一點,是不為過的”敘述,學生就很好理解了。

史料:“近代中國,當時一位日本學者這樣評價‘清朝唯知本國之善,視外國為賤物,侮為夷狄蠻貊,而不知彼之熟練于事實,遙出己國之上?!薄X乘旦《尋找現代化的楷?!撁髦尉S新的失誤》

通過這一則史料,學生分析得出:這是對中國自古就有的“華夷”觀念和自大心理的深刻批判。同時,對“近代中日兩國不同的開國態度,對我們現今中華民族的復興的啟示”這一探究題,學生很好地得出:不能故步自封,要善于學習他國先進的文明。

(二)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洋蔥頭文化

史料:“日本文化像洋蔥頭文化,這種形象可以讓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種狀況,它像洋蔥頭一樣,剝開一片、剝開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沒有。因為它每一片里頭,都含有外來文化影響和它日本文化非常重要成分的一種融合?!薄袊毡臼穼W會湯重南

結合這一則史料,提出問題:“學者湯重南對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有怎樣的看法?”學生經過思考,得出:將外來文化和日本傳統文化相融合。

接下來,結合之前教學環節已復習的基礎知識,筆者設計了一個問題:“歸納日本明治維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傳統和文化因素的主要表現?!睂W生小組合作,共同探究,時間限定為兩分鐘。學生的答案緊密結合日本的天皇制度,具體實例如:教育強調效忠天皇,向學生灌輸忠君思想;在軍隊宣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

筆者這時繼續向學生展示一則史料:

“以天皇為中心的思想,有些近似宗教性了。絕大多數日本人認為如果這個宗教沒有了的話,日本就不是日本了,包括當時推動日本現代化進程的人也都這樣認為?!薄毡緰|京大學·奧平康弘

這一則史料加深了學生對日本明治維新融入大量日本本身傳統因素的理解,同時也為下一教學環節明治維新產生的影響埋下伏筆。

二、依托史料引起精神共鳴

《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既有能力的訓練,也有對史學方法的了解和運用,更有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和培養?!鼻楦?、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尤其是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是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而實現這一目標,史料教學依舊是很好的教學方法。

筆者從《日本明治維新》“對于我們在當今的改革開放中形成正確的態度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這是高考命題考查的主要價值所在”這一考情分析出發設計了“兩個日本”——文明野蠻共存,即明治維新產生的影響這一教學環節。

教學創意和課堂實施如下:

(一)文明的日本

史料:“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一個國家像那個時期的日本發展的那么迅速。公元1866年,它還是一個相當于歐洲中世紀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園風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畫;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經成了一個徹底西方化的民族,同最發達的歐洲列強處于同等水平,而且遠遠超過了俄國。它的發展奇跡有力地反駁了亞洲無藥可救地、毫無希望地落后于歐洲的說法。相比之下,歐洲的進步是那么的遲緩及短暫?!薄居ⅰ縃.G.威爾斯《世界史綱》

史料:“1891—1899年,日本工業年平均增長速度高達14.3%,遠遠高于同期英國的1.6%,法國2.6%,美國3.5%,德國4.8%的水平?!薄P凰網

通過兩則史料,一則稍許帶有史學家個人感情色彩的評價,一則是不摻雜任何感情色彩的真實數據,學生感受到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超級快速地實現經濟的發展,它已經躋身世界先進的資本主義文明行列。同時,結合所學知識,學生能表達出從政治的角度說,日本擺脫了民族危機,是亞洲唯一獨立的國家。

(二)野蠻的日本

史料:“日本近代侵略歷程:1874年,嘗試侵略臺灣;1876年,《江華條約》,侵占朝鮮;1879年,占琉球;1894年,甲午戰爭;1904年,日俄戰爭,爭奪中國東北;1914年,一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占東北;1937年,七七事變,全面侵華;1941年,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薄俣?/p>

通過之前教學環節,學生已經知道野蠻日本出現的根源是它的封建殘余和軍國主義,這一則史料更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一個野蠻的日本,筆者順勢表述:“歷史學家評價:日本近代,十年必有一戰,每戰必有所獲。這也使得日本軍國主義野心日益膨脹?!?/p>

(三)結尾環節

首先播放一段視頻《大國崛起——原子彈投放日本》,并結合《大國崛起》中的一段陳述資料:“在今天的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可以稱道的意義只是在于對內給它自己的人民帶來幸福,對外給世界帶去和平和安全的福祉?!弊寣W生思考:“明治維新作為日本現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誤均在戰爭中暴露無遺。這給我們現今中華民族的復興重大啟示是什么?”合作探究之后,學生得出:“對于本國傳統文化,還有外來文化,我們都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要選擇和平崛起的方式?!?/p>

英國歷史教學法專家湯普森在《理解歷史》中說:“學校的歷史學習,不是把焦點集中在歷史本身發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們如何具有對歷史的認識。最重要的是接觸和反映探究的過程,獲得知識的方法,其次才是涉及歷史探究的結果,即歷史的實際情境及其發展。要達到這樣,最好是由學生運用史料作為證據,而這種運用是廣泛的、有指導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惫P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感同身受,筆者希望通過《日本明治維新》這些教學重點環節的設計,努力“為一幅幅已經逝去的歷史畫面‘著色”,努力實現“歷史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像歷史學家一樣去思考,思考歷史、思考人生、思考社會”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M].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范孝珍.高三歷史復習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1.

[3]沈茜苓.歷史教學在高考試題改革背景下的困境與對策[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4]湯普森.理解歷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03.

[5]錢乘旦.尋找現代化的楷?!撁髦尉S新的失誤[J].開放時代,2000,(03):52-59.

[6]李奇志.李惠軍:思者行,行者遠[J].中國教師,2012,(13):33-37.

[7]張漢林.歷史教育:讓學生像歷史學家一樣去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4,(1—2):17-18.

猜你喜歡
明治維新史料教學高考改革
郵票圖說世界通史(一百一十三) 日本明治維新
新課改下高中歷史課堂的“史料教學”
試論新課改下史料教學的作用及運用原則
美國化學課堂多樣化學習評價方式帶來的新思路
淺論史料教學在中學歷史中的作用
“中國夢”之中國“自主高考”夢
高考雙軌制改革的意義及難點探究
史學閱讀與微課設計——以“明治維新”為例
明治維新前西方軍事思想在日本的傳播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軍事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