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與方法

2016-03-12 11:57
關鍵詞:樹人立德政治

彭 偉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與方法

彭 偉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文章將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并對其時代意義、根本任務以及教育創新進行了分析,旨在實現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任務。

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在高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將新表述、新思想、新判斷以及新觀點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強調并貫徹教育的基本方針,堅持將教育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及發展中的核心觀念,從而實現德智體美綜合發展的人才培養。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立德樹人的任務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已成為人才培養中十分重要的目標,教育部門也立德樹人的教育機制進行了創新,要有高校應該貫徹并落實中央的決定,堅持立德樹人,將育人作為教育的根本,發展德育教育,實現教育的創新及人才培養的優化。[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積極向上,整體心態相對平和,而且可以積極、健康的面對生活,這一現象的出現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在高校教育教育的過程中,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青年群體的健康發展,旨在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將其培養成綜合性的人才,并頒布了思想政治教育文件,例如,2004年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將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第二,各地政府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形成了合力發展的局面,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機制的全新發展。第三,高校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基礎[2]。

2 落實“立德樹人”的基本途徑

2.1 推動黨的十八大精神在教育創新中的發展

隨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的優化及創新,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內容。教育部編寫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學建議》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有效性的引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將其作為依據,對高校思想政治進行創新。第一,在教育創新及優化的過程中,應該將科學發展十八大報告指導思想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堅持特色化的教育創新機制,從而為教育的創新及優化提供有效依據。第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并圍繞特色社會主義將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堅持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發展理念,通過新布局、新任務等體系的優化,為特色化社會人才需求的構建提供保證。第三,在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解決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自信、自覺等問題,并將定自信理念,從而使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構建中的必勝信念,而且,在自覺性思想形成的過程中,應該全面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構建,使學生對特色化社會有系統性的認識,并在真正意義上認識到特色化社會構建的核心理念。第四,在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創新的過程中,大學生應該立足社會實踐,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良好的文風,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黨的十八大精神。第五,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的創新,通過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等教育體系的構建,使傳統的民族文化得到傳承及創新,有效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實現教育方針構建的實效性。

2.2 實現“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機制

在現階段高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將“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并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被確立為教育事業創新中全新的發展局面,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幾種原則:第一,教育內容的構建應該貼近生活,充分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構建的針對性及實效性。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他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實踐者,他們的價值觀念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90后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將社會主義核心觀念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強化信念教育、民族精神以及時代精神的充分融合,從而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核心社會觀念的形成提供來良好依據。在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過程中,應該將傳統灌輸觀念進行轉變,將啟發、引導作為教育基礎,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形成自覺、自立的價值觀念。同時,在當代高校教育理念構建中,應該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使學生認識到民族精神的核心含義,并在課堂資源挖掘的基礎上,實現與課外資源的融合,充分彰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價值觀念,并為教育事業的優化及人才的培養提供有效保證。

2.3 促進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

第一,在教育優化的過程中,將專業發展作為教育的基礎,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將“立德樹人”作為基本的職業理念,構建多樣化的教育體系,從而不斷提升德育教育中的重點任務。第二,在思想政治教育優化的過程中,應該將逐漸拓寬教育視野,但不能將德育教育作為教育及輔導員的教學任務,提高全體教師對德育教育工作的認知,并在真正意義上強化德育工作的重點,使德育教育逐漸深入人心。第三,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將培養健全人格作為重要內容,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與健康教育的融合,強化學生的思維意識,使學生通過學習認識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核心意義。第四,高校在教育的過程中,也應該將課堂教學與課外互動等內容進行有效銜接,引導教師在科學文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構架健全的人格,教育工作者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隱性教育理念與顯性教育理念進行融合,強化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第五,高校在教育優化的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并提高學生的人文關懷,通過良好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的營造,為學生的學習及成長提供良好的氛圍,對于教育而言,其核心目的是為了培養適應性、高素質的社會人才,因此,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學生的靈活得到塑造,思想立德樹人的核心理念。第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的過程中,應該使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及生活的過程中創造幸福、分享快樂,教育管理者應該及時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注重對特殊學生群體的關注,并在真正意義上煥發學生的活力,為學生思想道德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據。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高校教育創新的過程中,其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應該將立德樹人作為核心依據,改變傳統知識傳授的教育局面,提高學生對道德思想的認識,從而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充分性的依據。

[1]陳勇,陳蕾,陳旻. 立德樹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04:9-14.

[2]黨焱. 立德樹人:當代大學生藝術教育的根本任務[J]. 青年作家,2015,06:130.

The path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PENG Wei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Changsha Hunan 410208)

In this paper, the Khalid b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key contents and on the meaning of the times, the fundamental task and the creativity of education are analyzed, aimed at achieving the core task of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Fundamental task

D261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127

1672–7304(2016)05–0256–02

(責任編輯:張時瑋)

彭偉(1981-),男,湖南邵陽人,政工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樹人立德政治
強基固本匯中西 立德樹人鑄師魂
強基固本匯中西 立德樹人鑄師魂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探索
用關懷實現學校立德樹人的使命
又是開學季,再聊“樹人班”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華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