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與提升策略

2016-03-12 11:57趙廣香
關鍵詞:媒介素養大學生

趙廣香

(安徽工程大學,安徽 蕪湖 241000)

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與提升策略

趙廣香

(安徽工程大學,安徽 蕪湖 241000)

文章從實踐角度剖析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現狀,探究造成教育實踐不足的主要原因,并積極研究應對策略,以期為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提供有益借鑒。

實踐;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

1 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實踐現狀

目前,大學生已經置身于無處不在的媒介環境中,媒介素養已成為大學生必備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20世紀30年代,以抵御“流行文化”為目的,英國掀起了媒介素養教育運動,經過八十多年的發展,媒介素養教育已經演化成一種通識教育,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地,媒介素養已經作為終身教育融入到了大、中、小學正規教育內容之中。自媒介素養被導入后,越來越引起國內學者的重視,紛紛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研究與實踐活動,其中針對大學生這一群體的尤為火熱。然而到目前為止,除了復旦大學創立了媒介素養專業網站,(www.medialiteracy.org.cn)[1]少數高校開設了“媒介素養”選修課程,個別傳播類高校針對研究生開辦了傳媒教育專業之外,媒介素養教育活動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

2 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實踐不足的原因

2.1 主觀意識不夠、社會參與不足

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離不開大學生這一教育主體的積極參與,而且其參與程度將直接影響著教育的實效。目前大學生對這一教育雖不持反對態度,但也談不上翹首以盼的期待。對于在大學生中優先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提議,只有18.06%的大學生認為是“非常有必要”,大多數大學生還未形成媒介素養教育意識[2]。

2.2 教育體系構建缺失、教育資源嚴重短缺

第一,教育理念不一、內容設計零散:我國媒介素養教育引入較晚且各種理念、內容幾乎同時涌入學者的視野存在教育理念多元化、教育內容多樣化的問題。第二,教育學科體系不健全;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相關課程的開設僅限于以公選課方式出現在個別高校,還談不上教學設計。第三,教育資源嚴重短缺: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設備短缺、媒介資源利用缺乏是當前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面臨的直接問題。

2.3 教育保障機制不完善

第一,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研究數量不少,但各學者各有注重;另外,理論研究比較籠統、缺乏具體分析、教育專門機構欠缺等問題客觀存在。第二,媒介管理的疏漏以及媒介教育責任的不擔當是存在的現實問題,也是導致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第三,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實踐的長效開展需要進行有效的教育評估,及時總結教育經驗并積極反饋,但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實踐少之又少,無所謂經驗總結,更談不上指導實踐。

3 推動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建議

3.1 加大宣傳力度,調動各社會主體的積極性

(1)學界要擴大研究,深入研究,以成果逐漸吸引社會尤其是政府的關注。

(2)國家職能部門要實施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宏觀管理,將其納入國家高等教育范圍并制定政策、法規以保障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強制性、規范性、秩序性地實施并推動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落實。

(3)媒介要充分發揮輔助教育功能,開展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專欄,呼吁民眾關注并參與其中并從文化高度做好“把關人”,弘揚社會主旋律,過濾隨傳媒環境惡化所帶來的色情、污穢、暴力信息和文化霸權,凈化社會媒介環境。

(4)高校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從思想上重視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將其納入正規課堂教學體系;加強師資培訓,促進其有效開展。

3.2 構建教育體系,配備教育資源

(1)教育理念探討。教育理念決定了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價值取向。不僅如此,教育內容、教育模式都基于對教育理念的較好把握。對于我國大學生而言,媒介素養教育不能僅僅是對西方教育模式的簡單沿乘或某種教育理念的推崇,既要立足于“保護”的需要,又要著眼于“發展”的需求。

(2)教育內容設計。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內容應該涵蓋幾個方面:媒介行為管理:教會大學生正確使用媒介,合理使用媒介;媒介知識教育:了解基本的媒介使用知識,熟練利用媒介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有效利用媒介產品展示自我;媒介意識引導:培養媒介工具意識,激發大學生媒介使用需求。

(3)教學方式、方法探討。首先,應將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納入教學大綱以保證其規范性、有效性的實施。其次,組織各種形式的媒介素養教育活動,如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答疑等。再次,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媒體活動,加強自我實踐。構建出“以學生為中心,以體驗探究為主要方式,激發出學生對媒介素養的學習熱情。

(4)完善教育配套設施。培養在職媒介素養教育教師。引進、培養專業教學人才,并組織教師通過進修、訪問學習的方式,學習大學生媒介素養相關理論,提高媒介素養教育技能以及聘請專家、學者以及媒介從業人員對在職教師進行長期培訓,并配備一定的教學設備,提供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實踐的基地。

3.3 完善教育保障機制

(1)加強理論研究和探討。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跟其他學科一樣甚至更需要與時俱進。教育理念的選擇、目標的設立、內容的設計、教學方式方法選擇都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隨著時代的變遷、媒介的發展、大學生媒介素養的提升等情況而改變的,需要專家、學者的研究和探討。

(2)成立教育專門機構,優化教育環境。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依賴于教育專門機構的設置和教育環境的優化。上至政府下至高校要成立專門的教育機構、組織或網站:第一、取得國家職能部門的支持,成立教育專門機構;第二、成立民間團體,建立網站或相關組織為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普及、推廣拓寬渠道、提供動力;第三、高校成立專門的教學機構以保障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規范性、系統性、有效性地實施。

(3)建立科學完善的評估機制。建立科學完善的評估機制保障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長期有效實施。通過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實踐一個階段的開展,對教育理念的引導是否按預期的方向發展;教學資源是否充足、社會參與是否充分、教學效果是否理想等進行有效評估、經驗總結,為今后的教育提供指導,以期于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日趨完善。

4 結束語

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的建設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仍任重而道遠,還需要包括大學生、政府、高校、社團、媒介等整個社會的協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大學生媒介素養的提高。

[1]湯書昆,孫文彬.中國媒介素養教育研究評述[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2).

[2]龔新瓊.媒介素養教育的歷史與前瞻[J].新聞教育,2007(4).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College Students

ZHAO Guang-xia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The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practic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lack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actively study coping strategies, with a view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Practice;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G206.2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194

1672–7304(2016)05–0393–02

安徽工程大學校青年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2YQ05)。

(責任編輯:張時瑋)

趙廣香(1983-),女,安徽蚌埠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媒介素養大學生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書,最優雅的媒介
大學生之歌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現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