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院校學生心理特征與教育方法探析

2016-03-12 11:57
關鍵詞:心理特征軍校心理健康

黃 霞

(公安消防部隊高等??茖W校,云南 昆明 650217)

軍事院校學生心理特征與教育方法探析

黃 霞

(公安消防部隊高等??茖W校,云南 昆明 650217)

在介紹新媒體概念、特征基礎上,分析了新媒體對軍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對新媒體時代軍校大學生心理特征進行了研究,提出了改善其心理教育的新方法。

新媒體;軍校大學生;心理特征;教育方法

1 新媒體概念與特征

新媒體主要指的是依托于數字和網絡通信技術,以計算機、手機等新興媒體為主要代表的大眾傳媒方式。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信息傳播、資源共享提供了更便捷的媒介途徑。相對報刊、廣播等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公眾參與性更廣泛、互動功能更強勁,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信息、資訊的實時傳遞和跨時空傳遞。

相比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其獨特的特征。①傳播主體的多元性。②傳播方式的平等性。③傳播速度的快捷性。④傳播過程的互動性[1]。

2 新媒體對軍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

2.1 積極影響

新媒體為大學生心理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更寬廣的途徑,提高了心理教育的時效性。新媒體的普及和使用,大大增加了心理教育的信息量,提高了內容的豐富度,擴大了傳播的輻射力。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拓展了軍校內心理教育的空間;虛擬空間的開發和利用,拉近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為心理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徑;虛擬空間內的平等對話,可以有效消除學生的心理戒備,提高心理教育和溝通的效果;新媒體設備大大增加了心理教育的信息量,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平臺。

2.2 消極影響

新媒體設備,尤其是手機的使用和普及,使信息的開放性、自由性更為突出,與軍校生活的枯燥、封閉形成鮮明對比,對軍校大學生心理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新媒體設備的使用,使得信息傳播和交流速度迅速提高,海量的信息流不僅是對軍校大學生處理、篩選、利用信息能力的挑戰,同時是對軍校大學生理想思維和判斷能力、平衡自己身心環境與周圍環境能力的考驗。另外,新媒體設備創設的虛擬的信息交流空間,與現實生活環境存在反差,吸引了眾多在現實中生活不如意的軍校大學生沉浸其中,忽視了自身軍人的角色,造成個人主義強化、社會責任淡化等一系列心理問題。

3 軍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3.1 樹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性理念

現階段大學生主要是“90”后,“90”后群體特征明顯,個性特征突出、自主意識較強,自我表現欲望強烈,對新鮮事物更具好奇心。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點往往放在“矯正”上,忽視了大學生個人的主體性,導致心理特征異化。新媒體出現后,網癮現象、符號化行為、去個性化現象等問題出現都給心理教育工作提出挑戰。為此,現代軍校心理健康教育應重視大學生的主體觀念,通過科學方法,積極視角,探索更適合時代發展的教育方法[2]。

首先要將樹立大學生主體理念貫穿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始終,以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為出發點,建立能夠維護學生自尊、需要、發展,最終實現自身價值的心理教育模式。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幫助學生樹立發展意識,正確認識自身,推動其和諧、健康的發展。另外,可設計與樹立主體理念相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活動,加入自己的創新設計;或以新媒體為基礎,充分利用微課堂、微信等新型交流平臺,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實際操作能力,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進行。

3.2 重視網絡行為大數據的挖掘與應用

網絡行為大數據,即通過網絡對社會群體的真實行為數據進行的統計。當前可利用網絡行為大數據來探索軍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首先要確立科學的工作思路,在新媒體環境下,心理健康調查要充分重視社交網絡(微博、人人網等)、即時通信(QQ,微信,MSN等)、網絡平臺(貼吧、論壇、博客等)等大學生群體廣泛使用的新媒體應用。通過對各類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立真實有效的大學生群體行為模型,為心理特征分析提供數據支持。其次,科學利用網絡行為大數據,還應該對數據進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拓展,通過對在線用戶的行為特征進行分析,預測其真實心理特征,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重要依據;另外,要通過對群體事件的觀察和研究,實現以網絡為媒介的破壞性心理因素的有效預警和動態監控。

3.3 加強多元的校園文化建設

軍校生活本身封閉性強,學生生活艱苦、枯燥,開展多元校園文化建設,能夠豐富學生生活,提高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有助于軍校大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發展,例如通過開展紅色革命精神學習、部隊歷史學習等活動,增強軍校學生的使命感、自豪感,提高凝聚力。

開展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是指鍛煉學生個人對不同通訊媒體所傳播的各類大量信息進行有目的、有意識地獲取、篩選、分析、匯總的能力。對加強對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可鍛煉其客觀分析周圍各類信息的能力,提高有效篩選和傳播信息的能力。但要想開展信息素養教育,務必重視起軍校內輿論傳播和文化建設的作用,使其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影響學生,讓學生能夠在大量信息面前迅速分辨有效信息,保持頭腦清醒,冷靜分析。例如,可通過組織記者團、開設廣播站等,讓學生參與軍校內信息傳播和信息媒介分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信息素養。

3.4 健全軍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機制

現階段軍校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在不斷探索階段,隊伍建設難以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要求。進行軍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隊伍建設,應結合我國具體實際,從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在軍校教育內的角色定位、提高相關人員專業素養等方面開展。

首先,明確定位,積極學習并引入先進的心理學理念,接受國外發達國家經驗,創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積極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對軍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作用。另外,當前軍校內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可分為三類:針對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治療的精神病學、心理學的專業人員,從事心理問題疏導、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詢師或心理教師,以及負責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班級輔導員。因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相關人員專業素養,應主要從加強三者間交流著手,使相關人員對學生心理狀況能夠有更充分的了解,從而制定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4 結束語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軍校大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新途徑,也對這些大學生的心理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探索新媒體時代下軍校大學生心理特征及其教育方法,不僅是順應時代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現代化軍校教育、培養時代軍事人才的重要路徑。

[1]蘇文明,王政書,奉姣.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特征的異化及對策研究[J].教育評論. 2015(1).

[2]何志強.新媒體環境下的網絡教學資源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 2011(16).

O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military colleges

HUANG Xia
(Police fire brigade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0217)

In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of new media.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impac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of new media era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put forward the new method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New media;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al methods

B841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090

1672–7304(2016)05–0182–02

(責任編輯:張時瑋)

黃霞(1982-),女,云南大理人,研究方向:后勤管理、政治工作。

猜你喜歡
心理特征軍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談談“如意提梁”創意色彩與文化心理特征
有這13個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潛在家暴傾向
農村中小學生書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應對策略
軍校高等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研究
軍校物語
我們是光榮的軍校教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