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誦文言文“四字訣”
——以《楊氏之子》教學為例

2016-03-16 00:25韓清香王道勇
湖北教育 2016年34期
關鍵詞:未聞楊氏夫子

●韓清香 王道勇

背誦文言文“四字訣”
——以《楊氏之子》教學為例

●韓清香 王道勇

《楊氏之子》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三組第一篇課文,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課后習題三要求學生背誦課文。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教師緊扣讀、譯、悟、境四個字,將背誦指導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一、貫穿“讀”字

讀是背誦的根本途徑之一。

《楊氏之子》篇幅短小,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讀的過程中,要注重停頓和聲調的指導?!稐钍现印肥菍W生初次接觸到的文言文。文言文的句子結構、詞語含義與白話文差異較大,學生往往因不能正確理解句子(詞語)的意思而誤讀。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朗讀停頓的指導。具體可以這樣做:教師先通過范讀,讓學生初步感知應該在哪里停頓;再帶領學生齊讀1—2遍,強化認識;接著讓學生邊讀邊用“/”在文中畫出停頓;然后出示正確的停頓方式(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讓學生修改畫錯的地方;最后,引導學生對照停頓搖頭晃腦、拖腔拉調地誦讀,讀出孔君平逗趣的夸張和楊氏之子的平和語氣。

經過這樣的指導,學生不僅能讀熟課文,而且會對文章的內容和人物形象形成初步認識。

二、抓住“譯”字

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不僅背得快,而且記得牢。對于文言文而言,“譯”是理解的重要方法。

譯可以采用扶放結合的方法?!胺觥庇袃蓪雍x:一是指教師教給學生必要的方法,如結合注釋、查資料、聯系上下文、邊讀邊悟、結合插圖等;二是對于重點、難點詞句,教師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胺拧敝附處熃o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方式,想方設法讀懂文章的意思。

《楊氏之子》這篇文章,學生理解的難點有兩處,一是“楊氏之子”,二是“家禽”。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扶”的方式,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實際教學中,學生對“氏”的理解發生了分歧:少部分學生認為“楊氏”是指楊家的女人,“楊氏之子”就是“楊氏的兒子”;大部分學生把“氏”理解為“姓氏”,“楊氏”即姓楊的,“楊氏之子”就是“姓楊的人家的兒子”。第一種理解雖然不符合文章的原意,但學生的這種理解是有道理的,因為封建時代女性地位低,結婚后不稱名,而稱為“×氏”,這種知識對于家中有年長的長輩的孩子而言并不陌生。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辨析。學生在正確理解的同時,也就把這句話深刻地記在了心里?!凹仪荨边@個詞,學生一開始都理解成了白話文中的“家禽”。教師問學生:“孔雀是像雞、鴨、鵝一樣,被人們馴養的鳥類嗎?”學生立即發現了這個詞的“謬誤”,但不理解作者為什么這樣寫。有的學生甚至提出,“難道是作者寫錯了嗎?”文言中每個詞都獨立表達意思的特征,學生并不知道。為了不給學生的思維造成障礙,教師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而是直接向學生講解了文言詞語的這種特殊用法。這樣一來,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這里的“家”和“禽”分別表意,合起來就是“家里的鳥”的意思。

通過譯,學生正確地理解了整篇文章的意思。此時再讀,他們讀得更流暢了;而這幾個重點句子,不少學生已經能脫口而出了。

三、瞄準“悟”字

對于小學生而言,文言文還是略顯晦澀。要讓學生喜愛讀、樂于背,教師要在激發學生的情、趣上想一些方法?!扒椤敝敢龑W生領悟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引發學生背誦趣味的基礎。

文中的“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瘍簯暣鹪唬骸绰効兹甘欠蜃蛹仪??!边@句話,最能體現出楊氏之子的機智。抓住這句話既能讓學生悟出楊氏之子的機敏,從而對其產生喜愛之情,又能達成“感受語言的藝術”的單元訓練目標。教師這樣引導學生:“這一組課文的單元導讀中說,‘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和別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瘲钍现优c孔君平的對話,無疑是機智巧妙的語言,它巧妙在哪里呢?”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認識到:首先,孔君平看到楊梅,聯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信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很有趣。孩子應聲而答,“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拙皆谛丈献鑫恼?,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他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為絕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樣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

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不僅理解了這句話的巧妙,而且對楊氏之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反復吟誦“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課堂氣氛變得十分熱烈。此時,背誦難道不是水到渠成嗎?

四、緊扣“境”字

這里的“境”,指教師抓住文中的某些句子,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展開想象,讓句中的景物活起來,形成一幅幅活生生的畫面。

如,引導學生理解“為設果,果有楊梅”這句話時,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誰為誰設果?怎樣設果?設了哪些果?學生通過想象,再現出楊氏之子招待客人的情境,加深了對楊氏之子禮貌待客的印象。再如,理解“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瘍簯暣鹪唬骸绰効兹甘欠蜃蛹仪??!边@句話時,教師扣住“指”“答”兩個動詞,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孔君平怎樣指?孩子怎樣答?學生在想象這些情境的同時,對孔君平逗趣孩子及孩子妙答孔君平的形象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印象加深了學生對文字的記憶,讓背誦變得簡單起來。

(作者單位:南漳縣板橋鎮新集完全小學)

責任編輯 姜楚華

猜你喜歡
未聞楊氏夫子
夫子的挑戰
黃文軍
Fort Besieged
動漫?!段绰劵贰阋蚝味錅I?
夫子之文章
一個壞官員導致冤假錯案
夫子亦“愚”
日防衛相“未聞”廢除文官統制反對聲
《針灸大成》中“楊氏醫案”的灸法運用
消失的金粟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