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生對話有效需有竅

2016-03-16 00:25周曉蓉
湖北教育 2016年34期
關鍵詞:師生文本課文

●周曉蓉

師生對話有效需有竅

●周曉蓉

對于如何解決課堂中出現的教學問題,教師普遍采用單一的問答式,或一連串的問題鏈一問一答,整個課堂波瀾不驚,平淡無味,學生主體性不能得到很好激發,課堂缺少了應有的趣味。

由此可見,要讓課堂趣味十足,師生對話有效,教師課堂問題的呈現需有竅。

一、變零為整

變零為整就是變零碎的簡單問答式為主問題引導思考,避免無效問答或淺問答,從而導致課堂師生對話無效。過多的提問易使課堂支離破碎、碎問碎答而缺少整體感和思維的深度與廣度,也容易造成思維倦怠。整體設計問題是問答式教學的主要策略。整體設計問題主要是看問題是否能涵蓋相對比較寬泛的教學內容,是否能體現教學重點和核心內容,問題的指向是否集中為唯一答案,是否具有思考的空間和自由,是否可以多角度思考和回答。

如有位教師在教《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一文時,問了如下問題:看了題目你知道了什么?小苗是誰?大樹是誰?季羨林是一棵什么樣的大樹?這篇課文與以往的課文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主張看閑書?你們在課外經??撮e書嗎?什么是三貫通?……一節課下來,教師大概提了二十多個問題,而這些問題似乎沒有給學生和聽課者一個深刻的印象。歸結起來是執教者的問題太零碎,如果結合本課是略讀課文的特點,設計兩個主問題:1.本課小苗與大樹交流了哪些問題?2.文中的小苗和大樹分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充分讀書,然后交流,應該會使師生談話更有效,課堂更高效。

二、變問為演

變問為演即變提問為角色扮演,從而使師生對話有效。語文閱讀心理學表明,賦予學生一定的文本角色,容易使學生真正進入文本描繪的情境,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而促進認識的提高、情感的升華。如何才能讀出文章的豐富內涵,讀到文字背后的東西,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賦予學生以文本角色,使學生真正以主人公的心態進入文本,進入事件,進入主人公的內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引起情動,學生的語言才是情感的語言、智慧的語言和真正的內心語言。

牛頓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蔽覀兩踔量梢哉f,給我一個角色,我可以走進任何文本,走進任何人物。在一次同課異構活動中,有兩位教師執教《新型玻璃》,一位教師精心設計了一個表格——玻璃的名稱、特點、作用,然后引導學生圍繞表格逐段學習,深入了解每種玻璃的特點和作用,以及運用的說明方法。而另一位教師則是先弄清楚本文主要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然后以夾絲網防盜玻璃為例,重點學第一自然段,再讓學生根據對這一“例子”的學習,自學后面的2—5自然段,以“我是______玻璃”的口吻進行自我推銷。學生在推銷的過程中有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對說明方法的運用,還有推銷俗語等的訓練,這節課也自然而然在這一角色扮演的環節中達到了高潮。不言而喻,這兩節課中,后一節收到了好評。

三、變答為問

變答為問就是變學生被動回答為主動提問,改變問題的呈現方式,使師生對話有效。有人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碧岢鲆粋€有價值的問題,實際上是已經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如果說過程與方法比結果更重要,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就要不斷地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機會,讓學生在自問自探中自主成長。讓學生掌握一些常見的質疑方法非常重要。在預習本上把自己對于詞語、課文句子的疑問及時記錄下來;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討論質疑,引導學生在意見分歧點、在理解課文的關鍵點質疑、討論交流。然后羅列學生的眾多問題,有的可以讓學生自己迅速解決,教師也可拾取關鍵問題而展開教學。

在執教《科利亞的木匣》這一課時,在課堂上讓學生在不同環節提出不同的問題,然后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研讀文本、交流探討,從而解決問題。比如,質疑課題,看著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什么?學生提出了問題:科利亞的木匣是怎樣的?科利亞的木匣里裝著什么?然后讓學生迅速找到木匣子裝的是什么東西,找出相關的句子。進而學習相關的句子,學生學得自然,學得投入。又如,圍繞“埋木匣,你們想明白哪些問題”?呈現以下教學片斷:

生:科利亞為什么埋木匣?怎樣埋木匣?

(教師板書:為什么埋?怎樣埋?)

師:同學們提出這么多問題,怎樣解決呢?下面請大家讀課文來解決這些疑問吧。

(生輕聲讀書。)

師:剛才老師看到許多同學讀書非常認真,誰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回答“為什么要埋”?

(在學習中學生能緊緊抓住文本研讀課文,學得有滋有味。)

四、由問為用

由問為用即為由教師的問題引導學生積累運用,使師生對話有效。筆者教學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時有一個片斷:

讓學生閉上眼睛,邊傾聽教師深情朗讀邊想象畫面,完了,筆者問他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全班一片沉默。于是筆者慢慢引導:“我看到了小草偷偷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筆者先拋出了一塊“磚”。為了引出“玉”,再次讓他們閉眼,跟隨筆者一起誦讀《泊船瓜洲》。當筆者再次問道“你看到了什么”時,學生的手已經像新生的竹筍次第舉起來了。

“我看到了柳樹姑娘在梳理自己的長發,燕子‘唧’的一聲便從這邊的電線上飛到了那邊的田埂上?!?/p>

“我看見了農民伯伯在趕著黃牛春耕,小鳥在他們頭上唧唧喳喳地叫著?!?/p>

……

這一教學片斷中,學生詩意的琴弦被教師撥動了,加深了對詩歌所描繪情境的感悟,加深了對詩句的理解。說明學生已經理解了“綠”字的妙處,將平時的語言積累活化為課堂語言,使課堂師生對話有效有趣又有味!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語文教學中,改變課堂問題呈現的方式,變零為整、變問為演、變答為問、由問為用可以使師生對話有效,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宜都市實驗小學)

猜你喜歡
師生文本課文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背課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背課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麻辣師生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