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飛靈感 啟迪思維
——以《克與千克》教學為例

2016-03-16 00:25魯靈芝
湖北教育 2016年34期
關鍵詞:凈含量物品物體

●魯靈芝

放飛靈感 啟迪思維
——以《克與千克》教學為例

●魯靈芝

《克和千克》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量與計量”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后面學習更大一級的質量單位“噸”的前提和基礎。這節課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抽象的、不易觀察的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還要讓學生了解1克和1千克實際有多重,并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教學中,筆者讓學生結合實物動手操作,理清思路,創新活動設計,實現思維創新。

一、結合實物,建立表象

日常實物是學生認識世界的載體,是學生展開思維、建立表象的依據。

課前,筆者告訴學生,通常所說的物體有多重,是指物體的質量是多少;再讓學生調查一些物品的質量,并實際動手掂一掂、提一提,感知一下物體的質量。有的學生發現:洗衣粉袋上寫著“2千克超值家庭裝”;有的學生指出:白砂糖的袋子上寫著“凈含量400克”;有的是學生發現牙膏盒上寫著“凈含量140克”;還有的學生指出,米袋上寫著“凈含量10千克”……通過調查,學生發現“克”是比較小的質量計量單位,“千克”是比較大的質量計量單位。通過“掂”或“提”,學生對“克”與“千克”之間的質量差異有了直觀的把握。

二、動手操作,理清思路

動手操作能滿足學生的好動心理,調節課堂節奏,讓學生自然、輕松地占有大量感性材料,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整理加工,從有規律的現象中逐步抽象概括出數學概念和知識要點。

在“認識千克”的教學環節,筆者分成了六步教學:一“稱”,請學生用臺秤稱一袋鹽的質量,知道1袋鹽正好重1千克;二“掂”,讓每位學生掂一掂一袋鹽的質量,感受1千克有多重;三“估”,讓學生拿出一個塑料袋裝蘋果,再掂一掂,估計大約幾個蘋果是1千克,然而再稱一稱,并在小組內說一說1千克大約有幾個蘋果;四“找”,請學生先在小組內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質量也大約是1千克,并稱一稱,掂一掂,然后進行全班交流;五“猜”,教師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鐵,讓學生猜一猜哪個重,然后讓學生稱一稱驗證,引導學生再次感知1千克,并感受物體外形大不一定質量重;六“說”,讓學生以千克為單位,說說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質量。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經歷了探索、猜測和發現的過程,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

三、張揚個性,開拓創新

數學實驗教學應倡導開放式實驗。實驗中應盡可能不給或少給限制、提示,讓學生自主選用不同材料,自主探究同一個問題,產生殊途同歸的效果。

練習環節,筆者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每組任選一件物品,先用手掂一掂,估出其大致重量,再用秤稱一稱,稱出其實際重量,并做好記錄,最后再讓學生掂一掂,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在稱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發現,如果砝碼的質量達不到被稱物體質量時,還能用已經知道的物品的質量來替代。

課后,筆者讓學生寫一篇有重量單位的數學日記。以下是一個學生的作品:今天,我認識了“克”和“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還學會了用秤。我知道一個雞蛋大約是60克,一個饅頭大約是80克。文具盒大約是90克,一本數學書是150克,而我的體重已經有30千克了?;丶液?,我和媽媽一起去水果超市買了1千克蘋果和一個5千克的大西瓜回來,真高興……

(作者單位:宜城市流水鎮黃沖村小學)

責任編輯 孫愛蓉

猜你喜歡
凈含量物品物體
稱物品
關于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
市場監管總局:凈含量標注和檢驗抽樣合格率連續五年超90%
“雙十一”,你搶到了想要的物品嗎?
深刻理解物體的平衡
誰動了凡·高的物品
我們是怎樣看到物體的
數學小論文
找物品
為什么同一物體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