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計劃”背景下經管類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研究

2016-03-16 20:00喻淑蘭
改革與開放 2016年24期
關鍵詞:卓越計劃經管類卓越

喻淑蘭

“卓越計劃”背景下經管類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研究

喻淑蘭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白吭接媱潯北尘跋聞撔陆浌茴惾瞬排囵B對教師實踐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經管類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所面臨的困惑及原因,并著重就新形勢下經管類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的意義及途徑進行了系統的論述。

卓越計劃;教師;實踐能力;培養

卓越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實施已6年,這6年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近幾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速調整,經濟步入新常態、發展進入新領域的穩步轉型之年;是各高校全面推進“卓越計劃”工程,審時度勢,改革創新培養造就順應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人才新需求突破的求變之年。

6年間,“卓越計劃”從培養卓越工程師一枝獨秀到造就各學科優秀人才百花齊放,從試點高校先行到各高校并進的迅速演變,看是始料未及,實乃勢在必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重大變革是催生“卓越計劃”在高校全面展開的強勁動力;信息化、國際化、市場化新經濟浪潮迫切要求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全面接軌;高校傳統陳舊的教育教學體制必須在改革創新中求生存、求活力、求發展。

筆者作為經管類專業教師,就這幾年在實施“卓越計劃”背景下經管類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方面談些體會。

一、經管類教師在實踐能力培養上面臨的困惑

“卓越計劃”實施主體是高校,高校教師是實施“卓越計劃”的主力軍。教師實踐能力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能力的高低。近年來,各高校雖然將實施“卓越計劃”,加強實踐能力建設提高到一定位次,但就教師而言,在這方面仍有一些困惑和問題:

1.思想準備不充分

從實施“卓越計劃”工程層面上看,經管類院系從領導層到教師對于“卓越計劃”已明確試點院系為理工科類重點高校及重點專業,明確培養方向就是“卓越工程師”仍然存有觀望等待甚至事不關己的想法。從實踐教育教學層面看,認為經濟管理類院校有別于理工科院校,實踐教學內容定義難,實踐能力培訓考核標準難,實踐基地建設運用操作難,實踐能力成效鑒定難。很多教師一直從事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方面缺乏研究,思想上一下子也轉不過彎來。

2.實踐基礎較薄弱

經管類教師大多缺乏系統的實踐技能培訓。校企合作很多形同虛設,教師帶學生去實踐基地往往是走馬觀花,起不到提升實踐技能的作用。許多教師因為沒有實踐基礎,到了企業對于諸如現代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財務管理等市場經營行為提不出具有指導性、建設性的意見,又放不下架子虛心求教。而就企業而言,考慮到商業秘密等諸多因素,又很難讓教師們真正地接觸企業核心內容并在操作運用上取得真經。

3.人才引用存缺陷

經管類學院過去多年往往從院系資質等級考慮,引進的新教師大多都是具備碩士、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基本上從“校門到校門”。這批教師雖然有較扎實的理論功底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但很少有實踐基礎,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雙師型”人才鳳毛麟角。一些院校也有意從企業中引進學歷高、職稱高、實踐能力強的人才,但是往往這些人才特別是經濟管理類人才都是企業的精英骨干,擔任要職,企業不放,學校給的薪酬也沒有吸引力。同時,學校由于“編制”機制不靈活也難以操作。

二、影響經管類教師加強實踐能力培養的原因剖析

影響經管類教師提高實踐能力、投入“卓越計劃”的原因是多層面的,有外在的因素、內在的動力、固有的觀念等等。梳理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政策導向因素

教育部教高[2011]1號《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幾乎為工程類培養卓越人才量身定做,政策激勵也都是圍繞培養卓越工程師向相關學校、企業、人員傾斜。這種鮮明導向基本排除了工程以外的高校和專業學科,排除了一般的普通高校,挫傷了相當部分高校實施卓越計劃的積極性。

2.傳統理念因素

經管類院?!爸乩碚?,輕實踐”的傳統教學理念仍然根深蒂固,體現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就筆者所在學校經管類專業而言,課程設置實踐教學比例雖占25%,學校也提出重理論重實踐、強基礎強能力“雙重雙強”要求,但反應在教學安排如實踐教學的目標、內容、考核標準并未做到翔實具體,對教學實踐能力提高尤其是對教師能力提高上沒有硬性規定,沒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實踐教學的效果不明顯。學院幾乎沒有專職的實踐教學教師。學院雖然簽署了多家實習基地,但在實踐活動安排、具體要求等一些關系教師與學生實踐能力提高方面沒有十分明確。模擬實驗室設施設備覆蓋面不廣、科技含量也不高。學生實習往往是放任自流,實習結束后提供實習報告和鑒定即可。

3.教師自身因素

上級在政策上無動力,學校在推進上無壓力,使一些經管類教師也失去了自身實踐能力提高的內在要求。即使有一些實踐基礎的教師,由于沒有硬性指標,不注重再提高也不愿意花力氣進行實踐教學。很多教師基本處于圍繞考核棒棒轉,順著職稱晉升竿子爬,把大部分時間精力用在完成理論教學、完成論文撰寫、完成課題上。對實踐教學沒有興趣,更不愿意主動研究,提高自己。

三、充分認識經管類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互聯網+”等現代網絡與經濟社會相融合引發未來發展新模式,全球背景、科技驅動、市場引領將成為主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潮流。這種趨勢下的人才需求和要求是對傳統人才理念的顛覆。從近幾年人才市場調研和分析看,社會急需這幾方面人才:(1)具有創新能力的領軍型人才;(2)具有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3)具有較強理論功底和實踐技能的專業性人才。就一些行業領軍型和成長型企業而言,迫切需求具有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能力的管理型人才,具有金融投資分析能力的專家型人才,具有技術創新應用能力的科技型人才,具有現代網絡運用的能力專業化人才。這些人才是現代企業轉型升級和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

同時,國家將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改革、深化改革。而結構性改革作為深化改革的重頭戲,供給側改革作為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帶來的是經濟轉型升級新常態。經管類院校肩負著重要使命,能否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學體制改革中搶占制高點,贏得新優勢,決定著經管類院校的命運?!白吭接媱潯彪m然主要針對培養卓越工程師,但其培養人才的理念、指導思想、措施方式卻對經管類院校改革發展走向起到普遍的指導作用,這也正是“卓越計劃”意見出臺后很多高校立即跟進的主要原因。因此經管類院校必須因校制宜,認清形勢,切合實際,敢于打破傳統的教育教學體制模式,敢于在創新中推陳出新,形成自身的風格特色,在造就優秀卓越經濟管理類人才上有建樹有作為。要將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要求教師首先成為理論知識的高手、實踐能力的強手,從而以自身豐富厚實的理論與實踐功底,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出適應社會多層面、多層次需求的領軍型、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經管人才。

四、“卓越計劃”背景下經管類教師實踐能力培養途徑

形成政府、學校、社會聯動,教師主動合力推動經管類教師加強實踐能力鍛煉,投入“卓越計劃”實施工程。

1.在政府、學校、社會聯動層面上,著重抓好以下幾點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應根據新時期經濟管理類人才培養新要求,對經管類院校提出明確的“卓越人才”培養目標,各經管類院校也應切合實際制定具體的“卓越人才”培訓計劃。要將教師實踐能力提高擺在整個目標計劃的突出位置,強調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的重要職能。形成競爭上崗新機制,將教師實踐能力作為上崗任教的必備條件。

(2)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政府要牽線搭橋,支持扶持,為學校尋求較為有效的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學校要有計劃地輸送教師定期頂崗、定崗在職鍛煉;引導和激發企業在大量實際業務中選擇部分有代表性、可操作的業務讓學校協助完成。重視對經管類實驗室的投入,運用現代化設備和先進的科技成果,達到模擬實踐的效果。倡導教師加強多媒體網絡化教學,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相關知識,提高學生運用辦公軟件的水平。

(3)建立引用人才機制。經管類專業應該在引進使用具有實踐工作經驗的人才上有所突破。既要打破常規,擺脫因編制、薪酬、年齡帶來的束縛,直接引進一批企業精英;又要采取聘用兼職教師等方式邀請一批企業骨干到校授課。重視雙語型、雙師型、復合型人才引進,既重學歷,又重能力。

(4)完善考核激勵機制。要建立考核評價指標新體系,將理論教學評價與實踐教學能力評價合理劃分比例,提高實踐教學能力權重。在職稱評定與職務晉升上充分考慮實踐教學能力分值。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強和實踐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獎勵標準,使教師在理論教學、科研成果與實踐能力諸多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全面提高。

2.在教師自身主動修為上,強化以下幾點

(1)激發教師自我培養意識。內因是決定因素。要在教育引導中讓教師認清國際國內形勢,把握經濟發展走勢,始終有自我學習的緊迫感、危機感。讓教師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在實踐教學能力方面的不足,在不斷學習中勇于超越自我。

(2)積極改進教學方式。引導教師從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中走出來,從書本講理論中走出來,分析當今阿里巴巴、萬達、格力等諸多企業在國際合作、投資并購市場運作中的新理念,對互聯網新技術運用進行系統分析,將這些典型案例融入課堂教學,教師與學生一起思考、一起收集整理資料,一起預測企業發展趨勢,從而拓展思維,提升實踐謀略、實踐操作能力。

(3)提高研究成果轉化水平。經管類教師要站在高處進行研究,捕捉前沿信息進行研究。將互聯網運用、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大數據平臺建設等最新科技成果進行系統研究,并將成果滲透到教學過程中,這樣不僅生動了課堂,而且也可以使學生學到真知。

(4)主動深入實踐一線學習。教師要主動到企業、市場調研實習,通過實踐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針對變化的市場帶著問題到企業中尋求解決辦法,掌握最新信息,提高業務水平。實踐充分證明,教師如能將研究成果轉化到教學中,做到融會貫通,對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學生能力效果極佳。

[1]鐘亮.論“卓越計劃”背景下的青年教師實踐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5(09):23-24.

[2]馮子明,龍飛飛,李偉,趙海峰“.卓越計劃”下教師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實踐能力提升探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3(11):132-134.

[3]唐雯.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實踐能力發展探析[J].教育探索,2015(08):93-95.

[4]陳琦瑛.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2015(11):16-19.

[5]張桂杰.獨立財經院校教師實踐能力培養途徑[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04):113-114.

[6]教育部網站.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3860/201102/115066.html.

(作者單位:鹽城工學院經濟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50

猜你喜歡
卓越計劃經管類卓越
基于SPOC的經管類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探索
創優陽江 追求卓越
大作為 走向卓越
創新,只為追求更加卓越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卓越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