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托伐他汀與瑞舒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肝功能影響的研究

2016-03-17 16:24劉根元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7期
關鍵詞:瑞舒伐他汀肝功能阿托伐他汀

劉根元

【摘要】 目的 探討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肝功能的影響。方法 88例冠心病患者, 隨機分成阿托伐他汀組和瑞舒伐他汀組, 每組44例。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與肝功能變化。結果 兩組治療后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及總膽紅素(Tbil)和治療前對比,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和治療前對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兩種他汀藥物治療冠心病均能夠有效降低血脂, 但均會造成肝酶升高。

【關鍵詞】 阿托伐他??;瑞舒伐他??;冠心??;肝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097

在治療冠心病的藥物中, 臨床研究已明確他汀類藥品的地位。目前上市的7類他汀類藥品中,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臨床證據最充足, 并且療效最確定。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關注兩者的治療效果, 尤其是其影響的多效性, 對肝功能受損的關注很少[1]。臨床研究中發現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有關的肝功能受損比較常見, 所以, 本研究選擇2013年9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分別進行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療,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 將其隨機分成阿托伐他汀組和瑞舒伐他汀組, 每組44例。阿托伐他汀組中男24例, 女20例, 平均年齡為(49.1±7.7)歲;瑞舒伐他汀組中男21例, 女23例, 平均年齡為(48.8±8.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基礎藥物(包含硝酸酯類、抗血小板制劑以及β受體阻斷藥等)進行治療。阿托伐他汀組給予阿托伐他汀片(廣東百科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20021)20 mg;瑞舒伐他汀組給予瑞舒伐他汀片(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20099)20 mg。療程為1年。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肝功能(ALT、AST、Tbil)和血脂[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變化進行統計。如果發生AST或者ALT>3 ULN(3倍正常值上限), 無論患者是否繼續使用他汀, 此患者的后繼數據都不進入統計。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肝功能比較 阿托伐他汀組治療前AST為(14.39±5.30)U/L, ALT為(16.90±0.59)U/L, Tbil為(5.01±4.45)μmol/L;治療后AST為(17.89±9.12)U/L, ALT為(20.72±8.65)U/L, Tbil為(7.94±8.10)μmol/L。瑞舒伐他汀組治療前AST為(13.49±8.25)U/L, ALT為(14.97±6.83)U/L, Tbil為(5.43±5.76)μmol/L;治療后AST為(18.03±8.90)U/L, ALT為(20.56±8.67)U/L, Tbil為(7.56±8.06)μmol/L。兩組治療后AST、ALT及Tbil和治療前對比,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血脂比較 阿托伐他汀組治療前TC為(6.35±0.65)mmol/L, LDL-C為(6.96±0.69)mmol/L;治療后TC為(4.68±0.50)mmol/L, LDL-C為(4.65±0.59)mmol/L。

瑞舒伐他汀組治療前TC為(4.40±0.74)mmol/L, LDL-C為(4.23±0.84)mmol/L;治療后TC為(2.64±0.55)mmol/L, LDL-C為(2.45±0.52)mmol/L。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和治療前對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他汀類藥品借助競爭性壓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限速酶-羥甲基戊二酰輔酶(HMG-CoA) 還原酶的活性, 表現降脂作用, 另外他汀類藥品還有抗氧化、抗炎、降低內皮素組成、降低組織因子表達、阻礙血小板匯聚、抗血栓以及穩定斑塊等多方面功用。許多臨床研究表明, 他汀類藥品可以明顯減少心血管危險事件, 并且他汀類藥品的安全狀況也一直受到關注[2]。本次研究數據表明, 阿托伐他汀組和瑞舒伐他汀組治療后AST、ALT以及Tbil和治療前對比,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和治療前對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他汀類藥品發生肝毒性的出現機制也許是: ①他汀屬于HMG-CoA還原酶控制藥, 讓線粒體甲羥戊酸鹽欠缺, 細胞生成輔酶 Q10出現障礙, 使能量受到控制, 造成細胞能量消耗死亡[3];②他汀可能會降低法呢醇和異戊二烯的合成, 然而異戊二烯和法呢醇是合成一些蛋白質的關鍵物質;③可能會造成細胞內鈣離子濃度提高從而導致細胞死亡;④控制膽固醇合成, 造成細胞膜的通透性和不穩定性提高[4]。

與服用他汀類藥品相關的肝臟不正常有兩種種類, 一種是因為全部降脂藥品造成的藥品動力學效應, 顯示為無癥狀性肝酶水平提升, 這使大部分患者服用他汀類藥品后出現肝酶提升狀況。另一種是少部分的肝毒性反應, 關鍵表現為混合性肝受損或者膽汁淤積, 急性肝衰竭非常罕見。前者和膽固醇變低本身相關, 由于繼續進行藥物治療, 提升的肝酶水平會漸漸降低。

轉氨酶的提升, 表明著肝臟代謝與解毒功能下降, 但是由于無顯著癥狀, 不容易被察覺。在合并用藥多時, 風險提高, 尤其是老年患者, 所以醫生要有他汀藥物會造成肝受損的概念。定期檢查肝酶會發現轉氨酶提升, 醫生會采取小心的態度, 停止高危人群他汀藥物的治療, 導致部分患者出現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提高。從防患心血管死亡來看, 長時間服用他汀類藥品獲益很多, 臨床治療中需要充分應用他汀類藥品。

綜上所述, 兩種他汀藥物治療冠心病能夠有效降低血脂, 但均會造成肝酶升高。

參考文獻

[1] 薛文鑫, 李靜, 張愛真, 等.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改善慢性腎臟病患者腎臟功能的Meta分析.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5, 13(6):540-544.

[2] 王羅卿, 孫黎明, 王怡練, 等.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Vaspin的影響.實用醫學雜志, 2015, 31(2):289-291.

[3] 黃琪, 王士生, 謝明斌, 等.阿托伐他汀對血小板活性及凝血系統的影響.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4, 33(11):1167-1170.

[4] 方利華.瑞舒伐他汀對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老年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癥因子影響的臨床研究.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4, 24(36): 43-46.

[收稿日期:2015-10-23]

猜你喜歡
瑞舒伐他汀肝功能阿托伐他汀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損害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藥應注意什么?
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療效
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肝功能減退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