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幼兒園特色美術課程設置和環境創設
——以“四季?民俗民風”主題美術教育活動為例

2016-03-20 18:37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實驗幼兒園陳桃梅
當代學前教育 2016年4期
關鍵詞:民俗文化民俗創設

■ 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實驗幼兒園 肖 莎 陳桃梅

淺談農村幼兒園特色美術課程設置和環境創設
——以“四季?民俗民風”主題美術教育活動為例

■ 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實驗幼兒園 肖 莎 陳桃梅

《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與交流”“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幼兒園開展美術課程,可以聯系幼兒生活實際,充分發揮本地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優勢,陶冶幼兒情操,提高幼兒審美能力。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開展農村特色美術教育活動,可通過對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學習發展,激發幼兒發現美、欣賞美的興趣。

農村幼兒園 特色美術課程 環境創設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借助一定美術材料,開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我園充分發揮農村幼兒園的民俗文化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開展“四季?民俗民風”主題農村特色美術教育活動,對其課程設置和相關環境創設進行了相關研究。

一、農村幼兒園“四季?民俗民風”主題特色美術課程設置

課程是文化的形式,文化是課程的資源(趙海燕,2012)。為了選擇合適的農村特色美術教育內容,我們對農村民俗文化中的美術教育資源進行了系統梳理。結合幼兒不同年齡段的發展特點和認知能力,我們將民間故事、民間生活技能、水墨畫、剪紙、皮影戲、秧歌等內容和形式融入小、中、大班的課程,使美術教育體現個性化、多元化,形成有農村民俗民風的特色美術課程。

教師在選材上應根據幼兒年齡段特點選擇有農村民俗特色的美術活動。如針對小班幼兒,教師選擇皮影戲欣賞、《月餅圓圓》泥塑、“五彩重陽糕”拓印畫、“奶奶的繡花鞋”添畫、“爸爸媽媽劃龍舟”親子畫、“小燈籠”印染等,挖掘易于小班幼兒操作的內容來了解重陽節、端午節、春節等傳統節日。在水墨畫活動中,教師首先帶領幼兒來到柏泉農場的池塘邊開展社會活動“了解小龍蝦”,讓幼兒身臨其境觀察生龍活虎的小龍蝦,帶給小班幼兒視覺上的直觀感受,也引發了他們的探索興趣。之后教師帶領幼兒回到幼兒園開展“欣賞齊白石的‘蝦’”“蝦兵的衣服”“給小蝦添胡須”等活動,讓小班幼兒不僅學習了水墨畫的畫法,還了解了民間夏季的風俗和我國的文房四寶。

針對中班幼兒,教師選擇《朝陽下的收割者》名畫欣賞、《耕?!纺嗨?、“種水稻”繪畫、“收玉米”手工粘貼、“做風箏”蠟筆畫、“采茶忙”水墨畫、“向日葵”手工制作等內容,不僅讓幼兒熟悉運用各種美術表現形式,更讓他們深深體會“農忙”“耕種”“收割”等民俗文化,進一步增進幼兒對勞動人民的理解。

針對大班幼兒,教師選擇“參觀景德寺”、“寺廟里的老伯伯”繪畫、“茅苗集的房子”泥塑、“柏泉的古井”水墨畫、“紅肚兜”刺繡、“關羽的面具”手工制作等內容,讓大班幼兒豐富自己的美術創作形式,了解地區歷史古跡和傳統文化。開展泥塑活動“花木蘭”時,幼兒園專程請來當地泥塑藝人為孩子們進行培訓,有了大師的指導,孩子們對泥塑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和體驗,創作過程游刃有余,情緒高漲。

我園還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農業條件,在不同季節開展各具特色的實踐活動。春天帶領幼兒觀賞柏泉的桃花、郁金香、小樹林,開展尋找漂亮的小鳥等社會實踐活動;夏天實地觀察菜園的瓜果、蔬菜,參觀荷塘,和爺爺奶奶一起乘涼,和哥哥姐姐捉蝦、捉螢火蟲;秋天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觀柏泉的桔園,去向日葵園半日游,幫助幼兒了解農田勞動工具;冬天帶領幼兒品嘗柏泉的特色美食——板鴨、干鰱魚,請長輩講“年”、窗花的故事,給哥哥姐姐拜年,欣賞雪景等。

二、農村幼兒園“四季?民俗民風”主題的相關環境創設

關于環境對幼兒的作用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有明確表述:“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利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庇變簣@的環境創設,已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課題。我園以“四季?民俗民風”為主題,創設富有民俗民風特色的班級環境,讓幼兒在有準備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和欣賞民俗之美。

1.各班創設民俗文化特色鮮明的教室環境。

我園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認知發展特點,結合民俗美術教育課程,構建民俗文化美術教育環境,巧妙地利用活動室內外、門窗、墻面、走廊等空間,為幼兒提供大量易于接受的,色彩鮮艷的家鄉民俗文化圖片及剪紙等各種手工作品,并分階段、分層次懸掛、陳設。如幼兒作品展示區以抽象風格為主,用柏泉的豆子、紅棗、玉米、稻草制作的抽象畫做裝飾;在背景墻上錯落裝飾著幼兒的國畫作品和泥工作品。在中班,教師以用稻草、竹竿、輪胎、木板、玉米、辣椒等材料制作的農家小屋為展示平臺,將幼兒制作的扣子粘貼畫“葡萄”裝飾在葡萄架上,幼兒彩繪的草帽、蒲扇裝飾在背景墻上,幼兒的泥塑作品牛、羊、雞、兔等布置在小橋上,整個作品展區儼然一個小小農莊。在大班,教師以“柏泉一角”為主題,將柏泉茅廟集房子的廊檐與幼兒中國畫作品相結合,布置出了造型古色古香,充滿柏泉地域特色的作品展區。

2.創設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區角。

為充分利用有限資源,我們把民俗文化帶進了各班的區角活動。根據幼兒需要,在各班級區角設置家鄉民俗文化內容,為幼兒提供相應的材料、教具,供幼兒自由地進行觀察、感知、繪畫、制作、拼貼等。

自然角的創設為幼兒提供了長期觀察感知動植物的活動場所。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創作。春天,孩子們自己種下的豆芽、蔥、蒜等植物發了芽,鼓勵他們將植物的成長過程通過“連環畫”記錄下來;夏天,孩子們可以觀察到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小魚是怎樣長大的,畫出小蝌蚪、魚寶寶的形態、動作、色彩;秋天,孩子們可以自己采集各種樹葉放到區角,集體創作《金黃的樹屋》、《奇妙的樹枝》、《給樹枝穿衣服》等作品。這一切不僅為孩子們增添了童趣,激發了創作積極性,而且萌發了他們對動植物的愛憐之心,陶冶了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各班的美工創意角分為泥塑區、紙工區、繪畫區。小班幼兒和教師一同用收集的樹葉、樹枝、瓜果殼等材料進行創意貼畫。在中班,教師提供多種材料和工具供幼兒用不同的方式創作同一主題。在大班,教師和幼兒一同收集了蛋殼、豆子、棉花、毛線、樹枝、貝殼等材料,幼兒大膽想象,創作出一幅幅有故事情節、形象生動的作品。

三、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

在“四季?民俗民風”主題特色美術活動的實施和研究中,我們總結了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五大原則。

1.安全性原則。安全是幼兒園生命線。創設一個安全的環境給孩子是我們首先應做到的。要保證我們給孩子的一切都是安全可靠的,包括安全的房舍、安全無毒的玩具、安全無毒的活動材料、安全的吊飾等。

2.教育性原則。我們深入認識和挖掘每一個活動、每一種材料所蘊含的教育價值,使所創設的環境真正與孩子發生互動和對話,從而有效幫助幼兒在各種能力的發展上得到提高。

3.藝術性原則。為了讓孩子從環境創設中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我們從使用材料、色彩、構思布局多個方面入手,讓環境給幼兒溫馨、舒適的審美感受。

4.互動性原則。幼兒園的環境是為了孩子的發展而創設的,所以應尊重孩子。實踐證明:幼兒是否有自主選擇和使用材料的權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參與區域活動和墻飾制作的積極性,影響著幼兒與環境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我們在材料投放時盡可能地讓幼兒自己選擇材料,自己決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兒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不斷主動與環境材料發生互動。

5.動態性原則。環境創設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根據孩子的興趣、發展、需要以及課程內容、主題、節日和季節的變換等,有的放矢地更化環境布置,讓環境更好地為孩子成長服務。

我園的農村特色美術教育研究還處于在課程設置和環境創設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農村幼兒園結合自身民俗文化優勢和自然環境優勢,設計貼近幼兒生活、富有民俗氣息的特色美術課程,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美,起到了文化傳承的作用。而環境創設的開放性、有序性也給幼兒帶來了一個自由發揮、自由探索的良好空間,這是實施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所倡導的“活教育”的物質基礎。正如陳鶴琴先生說的:“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討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當然,我園的研究仍處于發展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今后需進一步探索和改良。

陳鶴琴.(1985).活教育的教學原則.北京:北京出版社.

蒙臺梭利.(1993).有吸收力的心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皮亞杰.(2015).教育論著選(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猜你喜歡
民俗文化民俗創設
冬季民俗節
家鄉的民俗文化街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談
民俗節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慶六一 同成長民俗歡樂行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