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生產力發展與環境災害關系的思想探析

2016-03-20 19:31謝永剛劉贛州黑龍江大學a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生產力研究中心哈爾濱150080
當代經濟研究 2016年12期
關鍵詞:自然界恩格斯生產力

謝永剛,劉贛州(黑龍江大學a.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b.生產力研究中心,哈爾濱150080)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生產力發展與環境災害關系的思想探析

謝永剛,劉贛州
(黑龍江大學a.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b.生產力研究中心,哈爾濱150080)

馬克思恩格斯的實踐唯物主義學說中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為我們解決生產力發展過程中引發的生態環境變化以及環境災害問題,提供了科學的思路。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生產力體現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關系,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關系失調會引發諸多環境災害現象。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動機不受約束等原因是環境災害產生的主要根源。解決生產力發展與環境災害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人與自然的協調關系,唯有如此,才能實現人類社會逐步向更完善的社會目標發展的目的。

生產力發展;環境災害;物質變換

生產力發展與環境災害存在密切的聯系,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防災減災的能力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不合理地發展生產力,又會加快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和自然環境的損耗,導致各種環境災害不斷走向惡化。1760年代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和現代文明;而另一方面,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和污染物質大量排放,導致全球性的大氣污染、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被破等各種自然環境災害頻頻發生。面對工業化所帶來的愈演愈烈的生態危機和環境災害,許多學者試圖從現存的經濟與社會關系上通過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來解決。實際上,馬克思恩格斯的實踐唯物主義學說中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為我們解決生產力發展和環境災害矛盾問題提供了科學的思路。

一、生產力體現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關系

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馬克思恩格斯首先指出,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之一。馬克思說:“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這些力量作為天賦和才能,作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保?]92恩格斯說:“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屬于自然界”。[2]98“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并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2]410這一點對我們在后邊的討論中,理解“人與自然關系從根本上說是社會問題”[3]至關重要。

在深入分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思想以后,馬克思恩格斯進一步指出,自然界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前提,人靠自然界生活,因為自然界為人類提供了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和豐富的精神食糧。馬克思說:“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創造。它是工人用來實現自己的勞動,在其中展開勞動,由其中生產出和借以生產出自己的產品的材料?!保?]92“人(和動物一樣)靠無機自然界生活,而人比動物越有普遍性,人賴以生活的無機界的范圍就越廣闊?!嗽谌怏w上只有靠這些自然產品才能生活?!保?]95“從理論領域來說,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一方面是自然科學的對象,另一方面作為藝術的對象……,是人必須事先進行的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保?]95

人和自然之間密不可分,那么人和自然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呢?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和自然的現實的統一,不是象動物那樣與自然直接同一,而是以社會和自然之間特殊的中介形式——勞動作為其基礎。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通過勞動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勞動作為人類的一種物質生產的最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既是人與其它動物的最根本的區別;也反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一種基本聯系。馬克思指出,從勞動過程本身的一般形式來看,作為抽象掉了歷史規定性的勞動過程,雖然“還不具有特殊的經濟規定性”。[5]但它是為了人類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實現人和人之間的物質變換的一般條件,因此是不以任何社會形式為轉移的一種共同需要,即“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6]56因為,“人從出現在地球舞臺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費?!薄叭魏我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保?]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生產力是人類在勞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改造自然、獲得物質資料的客觀物質力量,它體現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關系。完全抽象地考察勞動過程,最初出現的兩個要素是“人和自然”,即“勞動和勞動的自然物質”?;蛘哒f,“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8]也就是說,構成生產力的一般要素是作為主體的人(勞動者)和作為客體的自然(勞動的自然物質)。具體而言,作為生產力的主體性要素的人,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他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6]195作為生產力的客體性要素,是勞動過程中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和物質要素,即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馬克思指出:“在勞動過程中,人的活動借助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的變化。過程消失在產品中。它的產品是使用價值,是經過形式變化而適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質。勞動與勞動對象結合在一起。勞動對象化了,而對象被加工了?!保?]211“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二者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保?]211這就是說,通過勞動過程而形成和發揮作用的生產力的構成要素是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耙贿吺侨思捌鋭趧?,另一邊是自然及其物質”。[6]209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類是通過“勞動”這一中介與自然界發生物質變換關系。馬克思指出:“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6]207,208人類通過勞動,一方面“獲得自然”的有使用價值的東西(產品);另一方面又把消費中不需要的廢棄物返回自然,從而實現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循環。與此同時,“人自身作為一種自然力與自然物質相對立。為了在對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質,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頭和手運動起來。當他通過這種運動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變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蘊藏著的潛力發揮出來,并且使這種力的活動受他自己控制?!保?]208這就是說,人在通過勞動不斷地改造和支配自然界的過程中,人的自身也得到了改造,進而引起人類社會的變革。物質生產勞動是表征人的“類特性”的自由的自覺的活動的最基本形式,是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動。雖然所有生命體都是通過與外在自然進行物質變換來維持自己生命,而人與其他動物不同,人是以自己的勞動為中介與自然進行物質變換。恩格斯指出:“一句話,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簡單地以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變化;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這便是人同其他動物的最終的本質的區別,而造成這一差別的又是勞動?!保?]997,998同樣。馬克思在《雇傭勞動與資本》一文中也概括地指出了通過勞動和生產,把人和人、人和自然關系的相互影響緊密結合在一起:“人們在生產中不僅影響自然,而且也相互影響。他們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的共同活動和相互交換其活動,才能進行生產”。[9]馬恩的論述中主要表達的是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關系,這種相互作用伴隨著物質轉換,這種轉變違背客觀規律,就會導致生產力發展中障礙因素,即環境災害反作用于或直接影響生產力發展。宋冬林在其《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探析》一文中也分析了人與自然關系問題,指出:“馬克思經典作家對環境災害的雙重屬性的闡釋是基于歷史唯物主義的生態自然觀,是把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方式與環境災害發生以及影響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保?0]又如胡大平在其“從自然的報復問題看恩格斯自然概念及其當代意義”一文中強調的“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從自由的角度強調人對自然的支配,而在《論權威》和《自然辯證法》計劃中強調的則是自然對人的報復,這兩種關系不是相互作用又是什么呢?”[11]

二、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關系失調引發環境災害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類通過勞動這一中介與自然界發生物質變換關系,一方面,把自然材料變換成對人有用的使用價值的價值形成活動,另一方面,生產了自然界不存在的大量的東西(包括勞動過程中人與自然之間的原材料的變換在內)必須還原到自然界。在整個自然界存在著普遍的物質變換,勞動的過程只是整個自然界中物質變換過程的一個特殊部分。但是,自然界普遍的物質變換的共性,必然寓于勞動過程這個特殊的物質變換過程之中,即勞動這個特殊的物質變換過程,也是整個自然界自然循環中的一環,也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過程,也不能超越自然生態閾限的限制。因此,必須把“人和自然界之間的物質變換”作為自然界的形態變化來把握,“人在生產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樣發揮作用,就是說,只能改變物質的形式?!保?]56進一步說,在勞動過程這個特殊的物質變換過程中,主體人的能動性、目的性、計劃性,必須遵循主體自然的規律和客體自然的規律及其二者相互作用的規律,必須以自然界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規律來規范“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人類的生產和消費置于自然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范圍。如果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失調,就會破壞自然環境,從而受到自然界的懲罰和報復,引發嚴重的自然環境災害。馬克思指出:“耕作如果自發地進行,而不是有意識地加以控制,接踵而來的,就是土地荒蕪,象波斯、美索不達米亞等地以及希臘那樣?!保?]53恩格斯指出:“但是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保?]998人類發展史上的許多例子就是最好的佐證:“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積聚中心和貯藏庫。阿爾卑斯山的意大利人,當他們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護的樅樹林砍光用盡時,沒有預料到,這樣一來,他們就把本地區的高山牲畜業的根基毀掉了;他們更沒有預料到,他們這樣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內枯竭了,同時在雨季又使更加兇猛的洪水傾瀉到平原上。在歐洲推廣馬鈴薯的人,并不知道他們在推廣這種含粉塊莖的同時也使瘰疬癥傳播開來了?!保?]998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在人類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即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演進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在不斷演變。在遠古時期,由于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人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力的支配和擺布,無力與之相對抗,但那時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協調的,人類崇拜自然,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構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好畫卷。自從人類掌握了使用火和制造工具以后,利用自然的過程便開始向征服自然的過程演變,人與自然的協調關系開始發生裂變,由與自然的統一走向與自然的對抗。特別是到了資本主義階段,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類仰仗自己的智力越來越自封為“萬物之靈”,把自然界的萬物視為供人類征服、享用的對象,對征服自然界的每一次勝利都會欣喜若狂。但是,隨著人對自然界的影響越來越大,自然界對人的反作用也日益暴露出來,特別是傳統工業文明卻以“惡”的方式對待自然界,對自然破壞性的攫取。在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下,向自然界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廢棄物,其中許多不能由于“自然物質變換的破壞力”,[6]214超過了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凈化和自我修復能力的限度,擾亂和破壞了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從而引發嚴重的生態危機和自然環境災害。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本質上并不是人類對自然的統治和征服?!敖y治和征服”,是以自己為基礎和中心使對象無條件的服從,而“中介、調整和控制”是根據自己和對象都必須遵循的標準、尺度來衡量、導引對象、自己及對象與自己的關系。人與動物不同,人類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具有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它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因此,人除了和動物一樣具有“受動”性外,還具有“能動”性,只有人才能合理地調節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正如恩格斯告誡:“因此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何覀儧Q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支配自然界,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支配作用,就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保?]998

三、資本主義私有制度是物質變換關系失調引發環境災害的制度根源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環境災害的發生和發展有其社會制度因素,私有制特別是資本主義制度加劇了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關系的失調,從而引發嚴重的自然環境災害。馬克思指出,勞動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一種活動,在這種活動中,人的聰明才智和肉體力量都體現在勞動產品上。此外,這種活動使人的智慧和體力都獲得了發展,同時勞動者還在勞動實踐中感到一種創造的幸福和愉悅。但自私有制產生之后,特別是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以來,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關系發生了越來越不和諧的變化。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的目的是獲得剩余價值,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完全服從于資本的需要,不僅使人與自然的關系分化對立,還演變為對自然界的“征服”、“統治”、“剝削”和“虐待”,這就擾亂了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自然資源的枯竭和環境污染的加重。恩格斯也指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人們只著眼勞動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而忽視了長期的社會影響?!霸谖鳉W現今占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支配著生產和變換的一個一個的資本家所能關心的,只是他們行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不僅如此,甚至就連這個有益效果本身——只就所制造的或交換來的商品的效用而言—也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了;出售時要獲得利潤,成了唯一動力?!保?2]519,520“在各個資本家都是為了直接的利潤而從事生產和交換的地方,他們首先考慮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結果。當一個廠主賣出他所制造的商品或者一個商人賣出他們買進的商品時,只要獲得普通的利潤,他就滿意了,至于商品和買主以后會怎么樣,他并不關心。關于這些行為在自然方面的影響,情況也是這樣。當西班牙的種植場主曾在古巴焚燒山坡上的森林,以為木灰作為肥料足夠最能贏利的咖啡樹利用一個世代之久,至于后來熱帶的傾盆大雨竟沖毀毫無保護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巖石,這同他們又有什么相干呢?”[2]1000,1001在深入研究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后,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結論,“生產力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達到這樣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上產生出來的生產力和交往手段在現存關系下只能造成災難,這種生產力已經不是生產的力量,而是破壞的力量(機器和貨幣)”。[13]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條件下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失調主要表現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資本主義農業生產中對土地的濫用和破壞。在分析資本主義地租時,馬克思指出:“大土地所有制使農業人口減少到不斷下降的最低限量,而在他們相對立,又造成一個不斷增長的擁擠在大城市中的工業人口。由此產生了各種條件,這些條件在社會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規律所決定的物質變換的聯系中造成一個無法彌補的裂縫,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費,并且這種浪費通過商業而遠及國外”。[14]918,919“大工業和按工業方式經營的大農業共同發生作用。如果說它們原來的區別在于,前者更多地濫用和破壞勞動力,即人類的自然力,而后者更直接地濫用和破壞土地的自然力”。[14]919因此,“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保?]579,580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農業資本家為了在租約有效期內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就只使用土地,而不養護土地,導致土地越來越貧瘠,單位土地面積的產量隨之不斷減少。比如在談及1845~1847年愛爾蘭大饑荒時,馬克思認為:“除了產品和地租,連肥料也輸出國外,土地貧瘠了。局部的饑荒常常發生,而1846年的馬鈴薯病害更引起全面的饑荒,數以百萬計的人餓死。馬鈴薯病害是地力耗竭的結果,是英國統治的產物”。[15]所以說,“天災的發生是人類難以避免的,但有災并不必然有荒,真正使災荒發生的,往往是人禍,是不合理的社會制度”。[16]

第二,資本主義工業生產中對森林等自然資源的破壞。資本主義工業文明和工業產業的發展對木材的需求大量增加,而林業生產的周期特別長,利潤率很低,資本家只愿意伐木而不愿造林,就必然破壞森林資源,從而使生態環境惡化,造成嚴重的自然環境災害。馬克思指出:“文明和產業的整個發展,對森林的破壞從來就起很大的作用,對比之下,它們起的相反的作用,即對森林的養護和生產所起的作用則微乎其微?!保?7]272“漫長的生產時間(只包括比較短的勞動時間),從而漫長的資本周轉期間,使造林不適合私人經營,因而也不適合資本主義經營?!保?7]272這就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局限性的一種表現。正因為這樣,所以18、19世紀,在資本主義還處于自由競爭階段時,世界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曾經先后出現過無林化現象。恩格斯指出:“至于說到無林化,那么,它和農民的破產一樣,是資產階級社會存在的重要條件之一。歐洲沒有一個‘文明’國家沒有出現過無林化。美國,無疑俄國也一樣,目前正在發生無林化。因此,我看無林化既是社會因素,也是社會后果?!保?8]

第三,資本主義工業和農業分割造成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失調。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使它匯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占優勢,這樣一來,它一方面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另一方面又破壞著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的組成部分不能回歸土地,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條件。這樣,它同時就破壞城市工人的身體健康和農村工人的精神生活?!保?]579“毫無疑問,傷寒病持續和蔓延的原因,是人們住得過于擁擠和住房骯臟不堪。工人常住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從光線、空氣、空間、清潔各方面來說,是不完善和不衛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個文明國家的恥辱?!保?]762恩格斯指出:“只是工業才使這些牲畜欄的主人有可能僅僅為了自己發財致富,而把它們當做住宅以高價租給人們,剝削貧窮的工人,毀壞成千上萬人的健康;只是工業才可能把剛擺脫掉農奴制的勞動者重新當作無生命的物件,當作一件東西來使用,才可能把他趕進對其他任何人都是太壞的住所,而這種住所工人得花自己的血汁來享用,直至它最后完全倒塌為止;所有這些都只是工業造成的,而如果沒有這些工人,沒有工人的貧困和被奴役,工業是不可能存在的?!保?9]因此,“私有財產統治下的自然觀是對自然界和人的真正的蔑視和實際的貶低,自然界的一切生靈都被當成人的財產,其生存自由遭到人的嚴重破壞”。[20]

四、共產主義是解決生產力發展與環境災害矛盾的根本出路

既然私有制特別是資本主義制度加劇了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關系的失調,從而引發嚴重的自然環境災害,那么,人類又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對此,馬克思從社會發展的歷史高度出發,明確指出只有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關系的協調,從而解決生產力發展與環境災害的矛盾?!肮伯a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決?!保?]120恩格斯也指出,要解決生產力發展與環境災害矛盾的途徑“需要對我們的直到目前為止的生產方式,以及同這種生產方式一起對我們的現今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保?1]“生產資料的社會占有,不僅會消除生產的現存的人為障礙,而且還會消除生產力和產品的明顯的浪費和破壞,這種浪費和破壞在目前是生產的不可分離的伴侶,并且在危機時期達到頂點?!保?]322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又總結道:“現今的一切災難,完全是由已不合適于時間條件的社會制度造成的”,[22]因此,“在共產主義的條件下,人們不僅會合理地調節人際關系,而且會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使社會發展同自然生態系統能夠協調進行?!保?6]

為什么共產主義社會能夠解決生產力發展和環境災害的矛盾呢?對此,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社會能消除資本主義私有制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從而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物質變換的協調,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發展和環境災害的矛盾?!皬囊粋€較高級的經濟的社會形態的角度來看,個別人對土地的私有權,和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私有權一樣,是十分荒謬的。甚至整個社會,一個民族,以至一切同時存在的社會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們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們應當作為好家長把經過改良的土地傳給后代?!保?4]878“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保?4]928,929這就是說,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里,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控制之下,根據人的需要按最集約化的方式來組織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防止環境災害,從而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同馬克思一樣,恩格斯也指出,只有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兩個和解”和“兩個提升”,從而達到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實現“兩個和解”,是指實現“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23]而要實現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同本身的和解,就要求人類實現“兩個提升”,不僅“在物種關系方面把人從其余的動物中提升出來”,而且“在社會關系方面把人從其余動物中提升出來”。[12]458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和方向,也是生產力發展與環境災害矛盾真正解決的歷史過程和方向,從而使人在一定意義上最終脫離動物界,從動物的生存條件進入真正人的生存條件,人們真正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成為自己的社會結合的主人。只是從這時起,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只是從這時起,由人們使之起作用的社會原因才在主要方面和日益增長的程度上達到他們所預期的結果。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人自由王國的飛躍。

社會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F階段,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與環境災害的矛盾問題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十分突出。但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以及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才能形成和建立良好的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減少生產力發展過程中的環境災害現象。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李海洋.馬克思恩格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科學把握[J].北京:高校理論戰線,2011(4):26.

[4]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5.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1.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

[9]宋冬林,徐懷禮.災害經濟學方法論初探[J].哈爾濱:北方論叢,2009(3):155-156.

[10]宋冬林.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探析[J].北京:科學社會主義,2007(5):89-92.

[11]胡大平.從自然的報復問題看恩格斯自然概念及其當代意義[J].廣州:學術研究,2010(7):13-19.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0.

[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38.

[16]李嵐.馬克思恩格斯的災荒觀[J].北京:北京社會科學,2002(4):133-139.

[1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7.

[1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99-500.

[20]朱耀垠.讀馬克思恩格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論述[J].北京:自然辯證法研究.1996(8):38-41.

[2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0.

[2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64.

[2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03.

責任編輯:鄭洪昌

F01

A

1005-2674(2016)12-055-07

2016-07-11

謝永剛(1964-),男,黑龍江海倫人,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黑龍江大學生產力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主要從事環境災害經濟學研究;劉贛州(1976-),男,江西贛州人,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黑龍江大學生產力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主要從事政治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研究。

猜你喜歡
自然界恩格斯生產力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飯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鐘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例說“自然界的水”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我國道路貨運生產力發展趨勢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