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新課標下體育課堂教學

2016-03-22 13:56張元亮
關鍵詞:課程標準體育課新課標

張元亮

【中圖分類號】G80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222-01

新課程標準已經正式實施,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理念正逐漸轉化為教學行為。原來的體育課修改為體育與健康,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體育教學取得成功經驗的同時,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如體育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不夠深刻,認識不夠全面等,致使體育課的教學質量下滑,影響到學生的體質健康。在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意識被過分夸大,忽略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忽視學生體育知識,技能與體能的學習、鍛煉與勇敢頑強、刻苦鍛煉的意志品質的培養。脫離了學校體育的本質(通過身體練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懂得科學的鍛煉和保健方法,養成堅持鍛煉生體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淡化運動技能的學習,課的練習密度降低、運動負荷減少,在缺少運動實踐體驗與身體力行的鍛煉,學生怎么可能獲得終身體育的能力,更不要說為將來的工作與學習打下良好身體基礎了。所以,目前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對此問題引起足夠的認識。

一、我國中學生的體質現狀。

1.我國7到22歲漢族學生中超重與肥胖檢出率繼續增加,成為影響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的一大因素。

2.學生的身體素質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學生的身高、體重兩項指標有所上升外,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素質都呈下降趨勢。

二、學生體質現狀的原因。

1.學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知識的學習上,忽略了對身體的鍛煉。學生被過重的學習與各種課外班所累,沒有專門的時間去鍛煉身體。

2.學校的體育教學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1)面對新的課程標準,我們的許多體育教師沒能把握體育教學的本質,忽略了體育教學本身的特征,更多的關注在體育教學的方法與形式上,體育課雖然上的好看熱鬧,但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能的提高收效甚小。

(2)學校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在課堂中更多的關心是學生的安全,而嚴重束縛了體育教師的教學,體育教師普遍存在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因此學生一堂體育課的練習強度和密度幾乎為零,達不到課程標準的負荷要求。

(3)學校體育教學中,設置的教學內容具體目標不夠明確。新課標的制定出發點是好的,是要在最大程度上發揮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具體的教學目標上有一些靈活,讓體育教師去靈活地掌握,這就造成了每一位體育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不同,而有的體育教師由于缺乏對新課標的深入學習與理解,造成了教學中片面追求教學形式,學生對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效果減弱,特別是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下降。

三、學校體育教學的應對策略。

1.加強體育教師對新課標的學習與理解。

學習新課程標準,應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認真領會它的內涵,不要流于形式,真正做到學生在新課程標準的下體育基本知識、能力與技能的全面提高。

2.學校應給予體育教師理解與支持。

體育教學本身的特點是以一定的身體練習為手段,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學科的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學的特殊性,意外情況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體育教師在盡量避免意外發生的前提下應大膽教學,不能因噎廢食。

3.體育教師應注重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質量,講效率。

(1)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體育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培養。

在課堂教學中嚴格按照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上好體育課,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鍛煉與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這一點的執行上沒有變通與回旋的余地,保證完成課程標準要求教學內容,達到標準的要求。

(2)體育課堂教學中,要有一定的運動負荷和生理負荷。

所謂運動負荷,又稱運動量或生理負荷,它是指人做練習時所承受的生理負擔量。組成運動負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強度”。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注意將量和強度的關系處理適當。強度越大,則量就要相應減少,強度適中,則量可以相應加大。心理負荷則指人做練習時所承受的心理負擔量,它一般包括認識、情緒、意志三方面的負荷。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只有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保持適宜,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過小過大都不行。過小,則達不到鍛煉的目的;過大,又超出了學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對小學生身體的健康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調節小學生體育課的生理和心理負荷是對教師體育教學的一項基本要求,二者是否適宜還是評價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鍛煉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

(3)靈活運用教法。

由于體育課是以直接的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因此,教師在領導學生的體育課時應精講多練,應使學生的練習密度在課的總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一般學生在體育課中的練習密度在45%—65 %較為適宜)。還應講練結合。為了加大學生的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可多采用同時練習法、魚貫練習法、循環練習法等方法。還可增加小學生練習的次數,擴大其活動范圍,增加障礙物,提高練習難度。反之,如學生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已較大,則應通過縮短其練習的時間和距離,變同時練習為分組輪流練習或相互觀摩,改變練習的內容,縮小活動的范圍,減少障礙物等手段來降低小學生的運動量和心理負荷。

在各個年級,尤其是低年級,教師應盡量多地采用游戲的形式來組織體育課,但所選的體育游戲或游戲形式絕不僅是娛樂性的,而應是針對性強,為體育教學服務。

(4)體育教學還應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適當安排一些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指運動時有充足的氧氣供應,以有氧代謝為主要能量來源的運動。有氧代謝是人體內最徹底的代謝形式,只產生二氧化碳、水,幾乎不生成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進行有氧運動能夠改善鍛煉者的心肺功能,使心室容積增大,心肌變得強壯,搏動更加有力,提高心臟泵血功能;并能促進鍛煉者呼吸加深、加快,直接提高了肺活量和吸入氧氣的能力。有氧運動可以分為兩類,體育教師應根據本學校的具體情況適量安排。

周期性運動:有固定的動作周期、為運動時不斷重復固定動作的運動。如走、跑、騎車、游泳、爬樓梯、劃船等。非周期性運動:沒有固定的動作周期,為運動時動作不斷變化的運動。如球類運動、體操、健身操、舞蹈等。

(5)體育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我們教育工作者常常掛在嘴邊,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往往忽略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有時教師的教學行為甚至是在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造成了教師與學生的對立,影響教學效果,體育教師應注意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束語

學校體育教學對于中學生來說它的作用很重要,既要對學生進行三基教學,又要對學生進行養成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學校的體育課堂中身體素質得到提高,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體育課堂一定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杜絕那些所謂實行新課標,華而不實的體育教學,讓體育教學回歸他的本質,以提高體育教學實效為核心,營造務真求實的學校體育課堂。

猜你喜歡
課程標準體育課新課標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立足《課程標準》優化一輪復習
穩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體育課
上好期末三節體育課
"三個結合“上好室內體育課
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
一堂遺憾的體育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