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講計劃的物理概念教學策略研究

2016-03-23 18:49陳小芝
成才之路 2016年4期
關鍵詞:物理概念學講計劃突破

陳小芝

摘 要:從“學講計劃”的內涵及在物理概念教學中的運用,運用“學講計劃”糾正學生頭腦中固有的思維模式,構建知識網絡——發現問題三個方面,研究基于學講計劃的物理概念教學策略。

關鍵詞:學講計劃;物理概念;適應能力;策略;突破

中圖分類號:G424;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4-0084-01

在物理教學中,概念教學非常重要,可以說它是一個核心問題。如果學生對概念都不理解,那下面的物理知識也就無從學起。將“學講計劃”的理念應用到物理概念教學中,能夠達到讓學生透徹理解并掌握的目的。

一、“學講計劃”的內涵及在物理概念教學中的運用

作為物理教師,不僅要了解“學講計劃”的內容,更要利用好“學講計劃”服務于學生,讓學生不僅“學進去,講出來”,更要“學得會,能做題”?!皩W講計劃”有效實施的前提是合理分組,關鍵是學生的討論、交流?!皩W講計劃”非常重視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生成了學習力。以人為本是“學講計劃”的立場,它強調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著眼于學生完整人格的形成。應該說,“學講計劃”是一種學習方式方法,運用這種方式方法來領會物理概念是非常有效的。學生對很多概念本來有基本正確的認識,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對概念的基本正確認識成為知識的生長點。如光源的概念,在學生頭腦中是比較寬泛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先談談知道的能發光的物體,如蠟燭、太陽、小鏡子、月亮、螢火蟲等,以及它們發光的特點,通過小組合作得出光源概念。再如“速度”,學生只有“快”和“慢”的感性認識,不知道其真正內涵。這就要求教師精心創設情境,通過觀察、分析,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通過“學講方式”,讓學生思考:有幾種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哪種方法符合日常思維習慣,等等。通過這樣分析、比較,學生就能掌握“速度”概念。

二、運用“學講計劃”糾正學生頭腦中固有的思維模式

學生在沒有學習掌握物理概念之前,他們會根據經驗來理解其含義。他們的理解,有合理的部分,但也有很多是不合理的。如對“浮力”概念的理解,他們往往認為“物體上升受浮力的影響,物體下沉就不受浮力的影響”。這一環節的教學,非常適合運用“學講計劃”。應用“學講計劃”糾正學生頭腦中固有的思維模式,往往非常有效。所以,在這一環節中,要讓學生充分地去“學”和“講”,從而牢固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有些物理概念學生無感性認識,也無法通過做實驗來認識,如電壓、電流、核裂變。教學這些物理概念,老師要想盡一切辦法把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了解、認識并最終掌握這些概念。老師可以創設一些情境,先讓學生“學”,然后再讓他們“講”。如講電壓,可用類比的方法來讓學生認識這個概念。在這一環節中,老師可能要適當地多講些,但并不影響“學講計劃”在這一環節的運用?!皩W講計劃”的精髓在于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而并不在于形式上他們是“講”多或“講”少。學生只要能夠主動地去探求知識,那就是“學講”。筆者曾經指導學生研究身邊的力學,學生的細致觀察令人振奮:他們說鐵軌下的碎石塊是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應用;一種水生植物蒲葦長長的葉子的結構,符合了力學的原理,很好地抵抗了外界力量;學生的小制作里有的出現了杠桿的組合。還有的學生意識到并且觀察了鄰近的不同地方池塘的水位變化的速度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土質的池底對水的滲透能力不同,也由此想到本地區的深井采沙增加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物質交換,地表環境增加了對地下環境的影響,該地區環境保護形式更加嚴峻。

三、構建知識網絡——發現問題

學生對知識的整理,經歷了幾個階段才能達到嫻熟自如。第一,臨摹。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每章知識內容學習任務完成后進行小結,同時也要指導學生進行小結,養成習慣,使知識內化。第二,自主。在經歷了模仿階段之后,要求學生能根據學習的進程,運用自己能懂的方式將每章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一個簡單的知識網絡。第三,發展提高。當學生有了一定的整理知識的能力之后,就讓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整理。特別是在中考復習階段,學生只有很好地歸納,才能形成知識網絡,并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從而查漏補缺,形成知識體系。第四,設計好問題。無論是平時教學還是考前復習,老師都要設計一些具有思維深度和廣度的問題,并注意搜集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做好相應預案。第五,課堂展示——呈現問題??梢圆捎枚喾N展示方式,比如故事、實驗、問題討論。至于怎樣才能發現問題,就需要教師給予指導。課堂展示這一環節,一定要讓學生多“(自)學”、多“講”、多“練”,要做到“學得會”“講得通”“練到位”,提高實效性。這一環節,可以說是“學講計劃”最充分、最生動的體現。

四、結束語

從“學講計劃”的視角進行物理概念的教學,目前還只是一種嘗試。學生通過“學講計劃”,要學會學習,要有獲得知識的手段;要學會做事,面對問題要有創造能力、應變能力;要能夠充分地發展自己的理想人格;有機智地去應對周圍世界的適應能力。這些基本的能力,是人類應對未來挑戰的必備的基本素質。

參考文獻:

[1]歐陽芬.多元智能與建構主義理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2]許云鳳.從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看物理概念教學[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1(12 ).

猜你喜歡
物理概念學講計劃突破
實施學講計劃,構建學講課堂
關于物理概念、 規律教學的思考
關于加速度的教學的幾點想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