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3CE+B”模式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2016-03-25 02:32彭曉珊
考試周刊 2016年15期
關鍵詞:工程能力課程體系改革

彭曉珊

摘 要: “3CE+B”模式即培養學生具備“工程意識、工程能力和工程外化認證加商務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項目組依托該模式從宏觀和微觀層面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改革,修訂了專業課程結構和專業課程教學大綱,重構了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工程能力、商務能力三者相結合,教學效果良好。

關鍵詞: 工程意識 工程能力 外化認證 課程體系改革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貴陽學院)的重點建設專業,根據教育部提出的大學應用型轉型要求,項目組依托“3CE+B”模式(Consciousness of Engineering, Capability of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Business Capability)即“工程意識、工程能力和工程外化認證加商務能力”模式[1],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結構進行了調整,在夯實專業基礎的前提下進行方向的梳理;同時重訂了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將工程意識、工程能力、商務能力的培養融入到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之中。通過對2010-2012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試點教學,教學效果良好。

1.“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重構

1.1課程體系重構流程

根據課程體系與專業培養目標等要素之間的關系,課程體系的重構流程如圖1所示:

1.2專業課程體系重構

在國家實施質量工程、倡導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我校轉型發展對人才培養重新定位的背景下,依托我院畢業生回訪活動,項目組對畢業生所在的珠三角相關高科技中小企業進行了調研,并與企業一線工程師進行了座談,同時通過參加教育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教指委的年會,和與會專家和同行進行了交流學習。項目組在深入研判的基礎上,確定了培養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技能,創新能力、工程能力并重的復合應用型人才作為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同時確立了“3CE+B”人才培養的理念。通過課程整合,建立了以典型技術、典型設計過程或產品為主線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的總體架構:培養目標→核心課程→能力培養課程→素質拓展課程。理論環節夯實基礎知識,實踐環節注重實際應用。在教學進程中理論與實訓相互配合。以單片機和可編程邏輯芯片嵌入式應用系統為核心,強化EDA技術與綜合設計能力和移動終端應用系統開發能力,圍繞工程應用開發構建課程模塊。課程體系的整體架構如圖2所示。

1.3專業課程教學大綱修訂

教學大綱是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項目組依據“3CE+B”模式的人才培養理念,進行了專業課程教學大綱的修訂,構建了以項目為單元、以軟硬件產品設計為載體的專業課程內容結構,解決了專業理論與實踐相分割、教學內容與崗位脫節的問題。教學上以工程化項目為中心,以項目涉及和需要的理論知識與技能為任務驅動教學,達到理論結合實踐理解,實踐深化理論認識,提高學生的實際設計和開發能力。同時加大實踐環節的比重,部分課程可以全部為實踐環節。在考核層面,注重過程性評價,將平時成績的比重由30%提高至40%。特別在我院ISEC項目中,ISEC班級平時成績的比重設置為60%。

1.4工程外化認證

為了深化和市場的接軌,落實“3CE+B”模式的教育理念,我院和北京藍科教育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建了“尚承實驗室”,開展“蘋果(ios)系統軟件開發工程師”認證。在引進來的基礎上,學院鼓勵學生走出去參加工程外化認證,我院2010級4名學生在大四獲得了臺灣凌陽愛普的嵌入式系統工程師認證,這些同學在工程化、系統化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鍛煉,在思維上,工程化觀點上均得到了極大提升。此類由專業第三方對學生進行工程外化認證,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2.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環節重構

實踐教學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中至關重要,為了在實踐教學中切實提高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商務能力,從大三開始,在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引入項目驅動,均讓學生設計某種電子信息系統,采用課程設計或課外電子系統制作等方式進行。在考核評價方式上,改變單一分數的考評方式,對課程設計或電子系統制作采用實用性、可靠性、質量控制、工藝控制、時間控制及成本控制六要素進行量化考評,綜合評價設計工程實現的可行性及量化生產的可行性。讓學生不僅考慮設計的可行性,還考慮設計或產品在投放市場時會遇到的一系列實際問題,比如文檔手冊管理、批量元器件的質量控制,工藝的穩定性控制,整體時間控制和成本控制等。通過模擬企業真實的產品研發流程,使學生接受了全面的工程訓練,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商業事務能力。

3.結語

實踐表明,基于“3CE+B”模式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使學生接受了良好的工程化教育,教學效果得到了有效強化,學生的就業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深得用人單位的好評。電子信息技術更新速度快,所以工程化課程體系改革是一項長期工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認真研究教學理論,并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強化教學的工程意識,才能真正達到激發學習興趣、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目的 [2]。

參考文獻:

[1]李雪梅,何光譜,等.改革“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教學,培養“3CE”應用型創新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3).

[2]許焰,龐佑霞,唐勇.面向工程實踐科研引導教學[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9).

基金項目:貴州省高等學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培育項目“基于3CE+B模式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編號:黔教高2012-426號);貴陽學院教學改革項目“融合工程項目管理及商務視角的電子類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建構”(編號:2011006)

猜你喜歡
工程能力課程體系改革
集團化辦學模式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互聯網時代獨立學院金融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優化研究
“2+X”培養模式下軟件工程專業綜合改革探索
紡織工程專業工程能力培養體系初探
基于CDIO的網絡服務配置與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綜合布線與通信網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必要性
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融通的研究與實踐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應用化學專業開設機械制造實訓課程的必要性
基于“卓越計劃”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