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人摸象的管理哲學啟示

2016-03-28 10:47喬婷婷
2016年5期
關鍵詞:盲人摸象研究

喬婷婷

摘要:盲人摸象是一個充滿寓意的古老故事,通過對盲人摸象的新的演繹,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這個故事,發現其對管理哲學研究的啟示。

關鍵詞:盲人摸象;管理哲學;研究

一、故事的發生

很久很久以前,有六個被認為世上最聰明的人住在印度的一個小鎮上,當地的村民們會找他們來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隨著六人上了年紀,他們的視力逐漸下降,最終都瞎了。有一天,一頭大象來到了這個鎮上。六個人從來沒見過這種動物,于是這些智慧的老人非常好奇,想知道大象究竟長什么樣。他們被引領著分散開,慢慢走近這只龐大的動物,伸出手開始一點點摸索,其中的一個人碰到了大象的鼻子,另一個人一下子抓到了大象的牙齒,第三個人碰觸到的是大象的粗腿,其他的,一個人摸到了大象的肚子,一個人捏到了大象的耳朵,最后一個人抓到了大象的尾巴。然后,他們各自得出了不同的答案,摸大象鼻子的說大象長得像一條大蟒蛇,碰到大象牙齒的說像一把很鋒利的劍,觸到大象粗腿的說像一顆短小粗壯的樹,摸到大象肚子的說很像一條肥碩無比的鯨魚,捏到耳朵的說很像一把厚實的大扇子,最后那個抓到尾巴的說大象像罕見的野生的大蘆葦,大家爭論不休,卻永遠無法達成一致的意見。另外在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洪進禪師》中也有記載云,有僧問:“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二、故事的演繹

“盲人摸象”在一段時間里是被用來諷刺那些固守己見,一葉障目,亂加揣測的人們。但在今天看來,如果將盲人摸象的故事進行一些演化,或許能夠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對于管理哲學的研究來說很重要的啟示。因為在這個故事中只有六個而且是失明的人,對大象這件事情的考察也只是稍微的進行了幾分鐘,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所以,得出的結論很大程度上是片面的。但如果我們把這個群體放大,譬如有一大群人都蒙上眼睛,或者讓整個社會群體中的所有參與研究的人都蒙上眼睛,給他們足夠長的時間去研究大象,當第一位認為大象的外形像堵墻后,第二位、第三位以及第N位都提出不同的看法。這些人一代代相傳,每一代的人都可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去繼續進行研究,那么可以相信,最終一定會描述出一個與完整的大象外形十分相似的外形圖。

三、盲人摸象與管理哲學的定義

1923年英國學者奧利弗·謝爾登出版了《管理哲學》一書,在這本書中首次提出了管理哲學??死锼雇匈M·霍金森在1978年出版了《管理哲學》以后,在1983年,又出版了《領導哲學》一書,第二本書開始從領導力這方面研究管理哲學,打破了管理哲學研究的局限性。這兩本書不再局限于企業范圍的管理學研究,而是開始了對各個領域管理學的研究,積極尋找管理的本質和如何達到一種理想的模式,開始把理論與實踐融合一體。國內對管理哲學的研究起源于1991年,著名學者黎紅雷發表了《管理哲學芻議》,這篇文章是從管理哲學的特性,研究范圍等進行研究,從而提出了管理哲學的定義。

國內和國外的學者對管理哲學的定義就像盲人摸象的演繹,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對比總結,最后實現了理論上質的飛躍。管理哲學不僅僅研究管理的技術方面,還融合了管理的價值以及管理的藝術,如此一來,管理不再局限于科學的層面,而是上升到了哲學層面。管理,從語意學來看,只是指為了實現在生產的效益上或為了能夠達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企業中的生產部門或著掌握權力的組織對企業進行的一系列科學的調解和控制。但是管理學是以效率和效益的實現為基本導向,所以在理論研究上,各個領域都可以從各自學科的角度出發對管理學進行學科領域內的研究,在最開始的時候,各學科會各自得出對管理學研究的不同的理論成果,這種各執一端會導致管理理論無法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所以只有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才可以實現管理哲學的繁榮。

四、盲人摸象與管理哲學的研究方法

(一)理論要與實踐相統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中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在實際生活研究中要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不可以只有理論沒有實踐,也更不可以只有實踐而不結合理論,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的分析問題,以此來解決問題。對于管理哲學來說,它的理論來源是建立在現代管理的實踐基礎之上的。但我們可以看出的一點是,現代管理的實踐所包含的范圍比較窄,僅僅是指社會中各行業管理的實踐,管理哲學的研究不僅僅局限于現代管理的實踐的。因為對管理哲學的研究需要擴大到對生產領域和經濟領域的研究,以及行政領域的研究,同時對思想文化領域和科學領域也要進行研究。要想真正得出管理哲學的理論意義與價值,必須通過了解整個社會的管理實踐。就像通過成千上萬人對大象進行研究,各自提出自己的觀點,最后得出一個最接近大象的外形圖。

(二)遵循科學技術的一體化

所謂科學技術一體化是指,對待事物的研究不能只注重于發展科技,而是要與科學的發展相同步,因為任何問題的出現都不是單獨的,而是在種種層面上與其他問題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對管理哲學的研究也應當做到,不能單單研究一種學科的管理哲學,而是要結合各學科研究的結果,從多角度出發,用科學與技術相統一的方法進行總結和歸納。如果都孤立的盲目摸象,最終只能各持己見,各有局限,永遠猜不出大象的模樣。

(三)在比較和借鑒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東方和西方對管理概念的理解以及運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歐美國家大多認為管理應該是合理的授權于下方,亞洲地區更多的認為管理就是管制。亞洲地區鼓勵團體中關系的和諧團結但不提倡個性的發展,個人要服從組織,非常排斥西方管理哲學當中的個人主義。所以,如果能夠借鑒國外研究成果再加上我們國家獨特的豐富的多民族文化以及豐富多彩的思想遺產,去粗取精,然后推陳出新,這樣才能夠建立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管理哲學。不能像盲人摸象一樣,不互相借鑒。我們在對管理哲學進行研究時,不僅需要聯系中外的研究成果,還要歷經時間的檢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一步步得出大象的外形圖。

(四)以唯物辯證的方法解決問題

管理需要對各種關系進行協調,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在管理活動中如果要解決實際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管理活動的實質進行一系列唯物辯證的分析。對管理哲學的研究,不能只是一葉障目,不加思索而進行盲目的摸索,要在唯物辯證法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不能像盲人摸象那樣,各持己見,不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

綜上所述,其實,中西方在對管理哲學進行研究時,最開始都像盲人摸象一樣,在各自的領域探索管理哲學這頭大象的模樣到底是什么樣。但管理哲學不僅僅是管理學,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哲學成分。這就需要在對其進行研究探索時,結合國家文化實情、企業文化實情,用辯證的矛盾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希望中西學者在對管理哲學進行研究時演繹一下盲人摸象,不再各持己見,只從自己的學科領域提出觀點,而是在充分的溝通交流的基礎上,最終不斷描繪出管理哲學這頭栩栩如生的大象圖形。

參考文獻:

[1]樊嘉祿.“盲人摸象”的認識論啟示[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1(1):33-34.

[2]王映雪.我國管理哲學發展進程評析[J].哈爾濱師范大學學報,2012(4)

[3]賈博群.淺談管理哲學[J].經管空間,2014(1):59-60.

[4]王琦.從知識論角度看“盲人摸象”[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9(11):123-125.

猜你喜歡
盲人摸象研究
盲人摸象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盲人摸象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盲人摸象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盲人摸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