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郵政體系建設農村物流模式探討

2016-03-31 09:30李蘊竹
北極光 2016年2期
關鍵詞:農村物流改革方向發展趨勢

文/尹 帥 李蘊竹

?

依托郵政體系建設農村物流模式探討

文/尹 帥 李蘊竹

摘 要:農村郵政物流市場前景廣闊,競爭壓力相對不大。郵政應利用幾十年來深受農民信任的品牌,通過投遞網、信息網和金融網三網合一,來大力發展農村現代物流。農村物流必須具有服務個體小、規模小、數量龐大、經營靈活的特點,所以農村郵政物流具有廣大市場。

關鍵詞:郵政體系;農村物流;發展趨勢;改革方向

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渴望得到一種“電話一撥,物品到桌”、“電郵一發,物品到家”的物流服務。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科技需求突破了單純傳統農業技術的范疇,呈現出多極化和多樣化的需求態勢,農民需要引進高效名特優農產品品種、農產品儲藏保鮮、儲運加工、農村建筑、農業工程等農業技術成果,農村急需科技含量較高、適銷對路的科技產品。盡管我國農產品告別了產品短缺的時期,達到了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余,但是農產品難賣成為困擾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農民收入上不去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瓶頸。這一切都決定了農村呼喚通暢的現代物流出現。

一、農村郵政物流的運轉模式

目前農村物流應不斷拓寬物流領域,重新規劃運作模式,降低成本,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務。郵政不僅從事種子郵購、農藥等農資的配送,更應打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過程的農資配送,將農產品配送給農業加工企業、專業市場、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同時又可把加工企業的產品向專業市場、超市、酒店、城鎮居民及農民配送,積極發展。批次多、附加值高、實效高、小體積、小重量、小批量的精益物流配送。為此,應建立“以委托代辦點為橋梁,鄉鎮郵政所為基層單位,縣市物流中心為基本物流組織機構”的農村郵政物流運作模式。充分發揮覆蓋面廣的投遞網、信息通暢的信息網、方便快捷的金融網三網合一的優勢。在該種模式中,以縣市物流中心為最基本的農村物流組織機構,通過信息網、電話或傳真,向國家、省、地區物流公司或生產企業采購農資商品或農民消費品,銷售給鄉鎮郵政所或委托代辦點;向鄉鎮郵政所或委托代辦點采購農產品,銷給國家、省、地區物流公司或農產品加工企業、專業市場、流通企業、城市居民;把鄉鎮郵政所傳遞過來的農產品供給、農資商品以及農民消費品需求情況匯總,通過信息網向外傳播;與上級物流公司或其他企業通過金融網來完成資金結算。

二、郵政物流體系的優勢

中國郵政正處于政企分開的歷史關鍵時期,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則給郵政在新的歷史時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中國郵政應重新認識廣大農村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加大對農村工作的投入力度,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新農村的建設中去,在體制、機制上大膽創新,在財力、人力、物力上向農村傾斜。事實上,郵政服務“三農”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利用和發揮好自身的優勢,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不斷整合自己的業務優勢,不斷完善自己的服務功能,不斷調整自己的發展目標,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村郵政發展之路是完全有可能的。較為完備的網絡體系中國郵政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經擁有遍布全國廣大農村的實物傳遞網絡和金融網絡,這是實踐、時間、政策及幾代人努力積累的結果,是借助國家之力,特別是高投入所奠定的重要的物質基礎,將極大地節省市場開拓成本,故積極地參與新農村的流通體系建設,郵政物流具備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較高的信譽“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使郵政在農民心目當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一定意義上,它體現著政府或國家的公信力。這是難得的市場優勢,是競爭中最大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龐大的網絡體系和幾十年的積累,不僅與農民形成感情紐帶,而且從技術上也日趨成熟,有能力承擔。農村物流較高的技術要求。中國郵政服務網點遍布城鄉隨著近些年郵政服務“三農”規模的不斷擴大,郵政部門組建起來的農村服務網點有5.9萬個農村郵政支局(所)、7萬余名鄉郵員、數十萬名農村郵政代辦員。這些服務能力,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勝任對廣大農村地區的信息服務,滿足農民對信息的需求。

三、實現農村郵政物流網絡的具體改革措施

(1)升級改造郵政網,滿足市場發展需求。郵政要大舉進軍物流行業,做好第三方物流,還需要把以往傳送郵件為主的郵政網改造成為適合提供物流服務的新型綜合網絡。這需要以物流系統思想,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和服務系統,并加強物流硬件和技術的建設與升級改造。

(2)引進高素質人才,加強職工隊伍素質建設。郵政物流發展需要大批高素質的郵政職工和專業化的物流人才,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郵政職工整體素質偏低是影響和制約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郵政必須要盡快改善激勵機制,培育高素質人才,增加農村投遞隊伍,提高郵政服務水平。

(3)轉變經營理念,提高服務水平。摒棄國企懶散的思維,居危思變,努力拓展經營渠道,開拓新的業務,尋找新的盈利點,增強服務意識,通過網絡建設以及軟件升級能夠提供全天候、適當價位、高質量服務等措施,為農資加工企業和農戶做好各項服務,贏得用戶的滿意,使自己能夠立足競爭激烈的物流市場。

四、總結

農村郵政物流市場前景廣闊,競爭壓力相對不大。郵政應利用幾十年來深受農民信任的品牌,通過投遞網、信息網和金融網三網合一,來大力發展農村現代物流。民能引進適用的科技,買到滿意的農資商品和消費品,生產的農產品能賣到好價錢,實現“農民增收、農村繁榮、農業發展”的目的,最終實現農村經濟的騰飛,建立社會主義新型農村。

參考文獻:

[1]王之泰.現代物流學[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1.

[2]劉明.新農村呼喚新郵政[J].集團經濟研究.

[3]陳躍剛,吳艷.郵政物流:農村物流運作新模式[J].經濟師,2005(12):110-111.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猜你喜歡
農村物流改革方向發展趨勢
技工學校服裝專業教學現狀及改革方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