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式理論觀照下的《續茶經》文化翻譯

2016-03-31 04:21趙莉四川天一學院人文藝術設計系四川成都610000
福建茶葉 2016年7期
關鍵詞:缺省源語言圖式理論

趙莉(四川天一學院人文藝術設計系,四川成都 610000)

?

圖式理論觀照下的《續茶經》文化翻譯

趙莉
(四川天一學院人文藝術設計系,四川成都 610000)

茶文化是我國特色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續茶經》作為清代最大的一部茶書,其中蘊含了豐富且深厚的茶文化,對其進行研究和文化翻譯有很重大的文化傳播意義。圖式是人類對事物認知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個極具開放性的知識架構系統,可以隨著認知主體因認知實踐的改變而改變。所以在對《續茶經》進行文化翻譯的時候,盡可能以源語文化為導向,通過恰當的文化翻譯,將書中的茶文化內容最大限度地表現出來,起到更好的文化傳播作用。本文就圖式理論觀照下的《續茶經》文化翻譯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和論述。

圖式理論;文化翻譯;續茶經;中國茶文化

人們對于初次了解的信息,在理解和感知的同時主要取決于大腦中的圖式印象;圖式具有一定的預示作用,所以在大多時候,我們熟悉某一事物,依賴于頭腦中存在已久的圖式理論。在文化翻譯方面,作品的作者與讀者通常享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語用的環境也是相一致的,所以在原作品中,作者對文化圖式的表現并不明顯;然而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原作品與另一文化的背景和環境存在較大差異,讀者原作品的認知度不夠,所以理解的難度就較大。圖式理論觀照下的《續茶經》文化翻譯的方法較為常見的有直譯、直譯加注和文內加詞、音譯加意譯相結合、省略法等多種方式來達到文化移植的效果。

1 圖式概述

圖式一開始是以哲學相關的概念提出的,后來經過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圖式是以等級層次長時間儲存于人腦中關于外部知識內容和架構的一種記憶方式;這一特殊的存儲方式主要是根據各種不同的內容主題,從而形成的無形卻有序的系統和架構。簡單來說,人們對新事物的理解,就像電腦處理程序的過程一樣,將新輸入的信息與原有的信息,即已存在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結合,然后經過腦中的圖式存儲框架對其進行解碼,從而完成對事物的認知和了解。與之相反的,如果在認知的過程中,當新信息輸入時,而讀者腦中不存在相應的圖式結構框架,則信息無法完全正確解碼,即讀者無法全面理解作品中的內容。所以說,圖式是認知的基礎。

圖式中包含有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結合本文與《續茶經》文化翻譯有關的論點來說,需要理解文化圖式這一概念,在以上三種圖式類型中,文化圖式歸屬于內容圖式的分類下,既為文化圖式,顧名思義則是以文化背景為知識的一種圖式;主要以一種慣用的組織模式,將人類之前的大量知識存儲以一種類似電腦里的文件夾的形式保存在人腦中。文化圖式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種不同于文本的存儲架構,而是與文化背景相關的。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圖式架構,其圖式會呈現出較為不同的限制性;所以在源語文化與目的語翻譯的過程中,由于兩者之間的圖式信息不對稱,使得文化翻譯具有一定的難度。

文化缺省在文化翻譯中屬于常見現象,由于各國文化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出現文化缺省是在所難免的;但在出現文化缺省的同時,為跨文化交流和翻譯之間帶來了更多的新鮮感,就茶文化來說,這一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通過語言文字的翻譯將其傳播至多個國家,為異國的讀者打開了認知中國文化的大門,是一種較其傳統文化的新奇事物,所以文化翻譯可以促進跨文化交流。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其間存在的文化差異問題,文化圖式缺省就很明顯地存在于跨文化翻譯中;文化圖式缺省是指源語言文化作者與目的語言讀者之間由于各自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具有共同的文化圖式;所以譯文讀者在閱讀源文化作品時,不易理解其中的主旨內容,也就無法理解其表現出的文化知識。比如宋茶詩有:石碾輕飛瑟瑟塵,乳花烹出建溪春;其中乳花為茶湯表面的浮沫,建溪春則為當時福建的名茶稱謂,兩者都為我國傳聞茶文化中的專有名詞,與異國文化無直接聯系,故目的語言讀者在閱讀時,很容易出現理解盲點,從而無法理解這句詩詞的含義。

2 茶文化與圖式理論文化翻譯

2.1我國特有茶文化與著作《續茶經》

《續茶經》是清代最大的一部茶書,也是我國古茶書中最大的。其中蘊含了豐富且深厚的傳統文化和信息,既真實又有深度地體現出我國特有的特色——茶文化。書中對與茶相關的知識描寫的既詳細又全面,包含有茶樹的栽種,茶具的制造與欣賞,茶論、茶道、茶藝等等均一一在錄。其中體現的茶文化不止茶這一方面的描述,將我國傳統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佛教的禪宗思想、中醫理論的養生健康等多方面相融合,從而形成的一個綜合性較強的文化體系。由于茶文化為我國特有的傳統特色文化,其在異國的讀者中沒有形成明顯的圖式理論,故作品的譯本在目的語言的讀者中存在較為普遍的圖式缺省現象,是讀者對茶文化理解與認知或學習上的一個重難點。

2.2中國茶文化的圖式翻譯

在對源語言文化向目的語言文化翻譯的過程中,除了對源文化與目的文化之間的圖式缺省加以關注,作為翻譯的重點所在,另一方面要意識到目的語言讀者是具有自身文化圖式的個體,具有系統的認知概念,通過對源語言文化著作的閱讀,成為新文化圖式的參與者和構建者。在文化傳播這么迅速且廣泛的今天,目的語言的讀者也要主動的對源語言作品的知識背景和民俗風情進行一定的搜索和了解,為更好地理解作品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鍛煉個人的異國文化審美能力和接受能力。當目的語言的讀者對源語言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文化翻譯人員應當忠于原創,盡可能準確無誤地將作品中的精神和文化傳達給異域讀者,給讀者帶來美好的閱讀感受。

由于圖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質,是根據認知主體的圖式積累量的變化而變化,它既是人腦中一個固定的知識體系,又是一個動態的、可發展的系統。人類對于各項事物的認知和了解均依賴于腦中的圖式結構,并且根據自身知識經驗的不斷積累和變化,對其有著擴充、改善的作用。所以目的語言讀者在經過一定時間的知識或文化的積累,其閱讀源語言文化作品的難度會逐漸變小。

3 《續茶經》文化翻譯的方法分析

結合《續茶經》的英譯本,以書中的實例來分析文化翻譯工作中為改善文化圖式缺省的常用方法。在對著作進行翻譯的視乎,不管使用哪一種翻譯策略,其根本是注重文化的傳播,即以作品所表達的意義和精神進行準確無誤的譯出;考慮讀者的語言環境,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適當調整原有的語句順序,對修飾性詞語進行刪減等,旨在準確表達作品的核心文化和精神。

3.1直譯

直譯的文化翻譯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對文化的傳遞較為準確,我國的茶文化包含的內容較多范圍較廣,所以翻譯人員在翻譯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將茶文化的特色表現出來。然而在使用這一翻譯方法的時候,要考慮到目的語言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環境,即英語讀者的文化圖式在這一過程中是否受用。

比如在文中對新茶的色和香描寫的句子:谷雨前摘細芽焙而烹之,其色如月下白,其味如豆花香。翻譯人員對這句話進行字面上的直譯,因為這句話不管是語用還是構架上,相對簡單,且進行直譯不會影響語句的主旨,同時將句中的美好意境體現出來。

飲茶是一種享受,人們對于茶的色香味具有較高的追求。在茶文化中,經常采用清新美好的比喻來表達出茶的清香和淡雅之美。這一句中的月下白之色與豆花香之味,既美好又形象地表達出了茶的色與香,基于物理環境與真實體驗,英語讀者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茶的形態與味道,直譯的方法,讓讀者通過圖式體驗,從而充分理解新文化的圖式。

3.2直譯加注和文內加詞

直譯的方法能將源語言中的文化移植于目的語言文化中,但如果新文化圖式在目的語言中并不受用,那么在翻譯時就需要建立起一個新的認知語境,以供讀者理解。因為文化圖式缺省通常由于語境預設有所缺失而導致的,在直譯的基礎上,加注和文內加詞可以方便讀者更好地解碼文化圖式,以理解作品文化。

比如:煮茗須甘泉,次梅雨。原文中的這句話體現出了茶文化中對烹茶所用之水的講究,甘泉清冽甘甜,烹茶最佳,然為梅雨。譯者在對其進行直譯的基礎上添加了注解,在雨水單詞后綴(intermittent drizzles in the rainy season).讓英語讀者在了解煮茗用水為雨水的同時,知道這一雨水的具體性質,摒棄了直譯帶來的理解偏差,更加精細化了茶文化用水在讀者心中的印象。

3.3音譯加意譯

意譯是以原文所體現的意義為主,不拘泥于原文的文字、詞語順序進行翻譯,因為文化本身具有開放性質,具有較強的兼容能力,通過采用音譯和意譯結合的方式,在源語言文化與目的語言文化之間尋求最有力的平衡點,建立起一個全新的文化圖式。

3.4省略法

由于文化差異較大,很多在中文中起到美化、修飾作用的詞語往往在英語中的作用并不明顯,若強行進行翻譯,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對讀者進行錯誤的語境引導,進而曲解對源文化的理解。省略法通常以保證譯文準確性為前提,將原文中可能會影響讀者對源文化認知的詞語省略掉,更注重語用和語境的翻譯效果。

4 結語

圖式在翻譯的整個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讀者進行一定的文化圖式激活,結合原作品的實際語用情境,甚至要建立一種新的圖式理論以供其更方便透徹地理解原作品。而翻譯人員在建立新的文化圖式的同時,既要考慮到讀者的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同時要尊重原創,使用多種翻譯策略相結合的手法,將作品翻譯的更加精確明了,不失原有的氣質和特色?!独m茶經》是我國有名的著作,且內容非常詳盡,對其進行有效且準確的翻譯,可以實現中國茶文化的外向傳播,吸引更多的異國目光來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

[1]袁媛,姜欣,姜怡.圖式理論觀照下的茶文化翻譯——《續茶經》個案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10(10):64-66.

[2]翟娜.淺談文化圖式理論觀照下的翻譯教學 [J].陜西教育,2013 (10):13-14.

[3]林更生.林心放.陸羽所說的煮茶——古茶書解讀之廿六[J].福建茶葉,2015(2):52-53

猜你喜歡
缺省源語言圖式理論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圖式理論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缺省模式”設計平臺的控制系統研發模式重塑
林巍《知識與智慧》英譯分析
淺析日語口譯譯員素質
圖式理論與第二語言教學中的詞義傳達
缺省語義模式下話語交際意義研究
基于圖式理論的商務英語寫作
關聯期待與缺省推理下缺省語境的生成模式
以口譯實例談雙語知識的必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