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流通中的質量問題分析

2016-08-10 22:25王思聰
2016年26期
關鍵詞:農產品流通綠色物流質量安全

王思聰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逐步發生轉變,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嚴密。農產品質量問題頻繁發生使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話題。本文在簡要介紹了農產品流通現狀的基礎上,從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入手研究農產品流通過程影響其質量安全的要素,并試著提出相關的建議與意見。

關鍵詞:農產品流通;質量安全;綠色物流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是世界上糧食產出量、出口量大國,第一產業農業經濟的發展對全世界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然而,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國內農產品供應鏈中存在諸多問題,基礎設施不完善、流通渠道環節多、信息傳遞效率低,導致流通過程困難重重。一些農產品加工企業以“獲得最大收益”為經營目標,不惜犧牲產品質量、使用有害物質包裝、加工農產品,使農產品安全事件頻繁發生,直接或間接地危及到人們生活質量,對整個社會產生較大影響。為了保證我國農產品流通的高效率、高質量,研究分析我國農產品流通中的質量問題具有現實和理論雙重意義。

二、農產品流通安全的基本情況

(一)農產品流通現狀。我國第一產業的發展已今非昔比。農產品全國大市場大流通格局已經形成,無論城鎮還是農村,也無論生產基地在哪、是否是該農產品的生產季節,只要想得到就一定能買得到。因而,農產品銷售規模增速明顯。據統計:1995年,我國農業總產值11885億元,2014年該值已經達到54772億元,同期增長42887億元,實現年均18.04%的增長率。期間除了2002年以外,實現了連年增長。而其余的農業相關指標也以相同的增長趨勢變化。1995年,我國糧食產量4.67億噸,蔬菜產量2.57億噸;經過20年的發展,到2014年,我國糧食產量已經達到6.07億噸,蔬菜產量達到7.60億噸,增長幅度分別達到了29.98%和195.72%。①

(二)消費者安全消費意識增強

1、消費者購買食品的關注點轉變。隨著國內經濟環境的改善、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在購買食品類產品時發生了明顯的轉變趨勢。過去大部分消費者屬于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在購買行為發生時以價格為考慮的第一因素,而根據目前的數據顯示,現階段消費者在購買食品類產品時有大部分消費者以食品的質量為第一考慮因素,消費者考慮的因素包括生產日期、是否有公害、食品產地、保質期等因素,根據馬增俊在《中國流通領域食用農產品安全現狀分析與解決方案》的相關研究成果顯示,關心價格的消費者已經下降到38.5%。

2、消費者購物場所選擇發生了變化。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消費意識的增強,選購農產品的主要渠道由農貿市場轉向農貿市場與超市并重。人們寧愿去超市多花錢購買質量保證度較高的食品而不再貪圖農貿市場的低質量、低價格產品,現階段零售業態的發展狀況以及發展趨勢較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型購物中心、連鎖超市等購物場所成為了現在及未來一段時間的購物集中場所。

(三)食品安全保障政策。近年來,國家政府聯合幾個重要的相關部門不斷推出系列的食品安全保障政策以及措施,相應的省市地區也緊跟政府號召,積極推進食品安全工作。農業部、商業部等相關部門頻繁討論并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相關政策、法規。如2016年的《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2015年的《農產品目標價格政策》、《部分農產品種植及銷售扶持政策》、《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支持政策》等。

三、農產品流通各環節存在的問題

目前食品安全監管環節各分段部門只承擔某一環節監管職責,在食品的流通環節缺少有效監管。只有各相關部門、個體打破局限,資源整合共享,才能保證“從田頭到餐桌”全過程無縫、高效監管。

(一)農戶生產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中國農村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積少、農產品生產規模小,農戶之間、農戶與生產加工企業之間、農戶與零售企業之間都沒有聯系,信息溝通不暢通,各自生產經營,導致組織化程度較低,整個供應鏈效率較低。

(二)物流過程農產品質量損耗大。我國農產品流通環節過多,產地收購、產地批發、運輸、銷地批發、零售等,流通環節多就加大了對“新鮮度”要求極高的農產品的損耗。據統計,我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在各個環節浪費情況均很嚴重,最終在零售環節銷售的產品剛剛達到最初產品的50%以上,相比較之下,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對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的經營效果較好,損失率最低的只占最初產品的5%左右。根據相關的研究顯示,國內外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流通效率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流通環節、包裝技術、農戶經營模式等幾個方面。

(三)企業加工不規范。一些不法中間商為了謀求財富,不顧社會責任非法生產,為了延長農產品的儲藏時間或使其外觀更好看,不計后果、不顧道德地在流通過程中違規加入激素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更有甚者不嚴格按工藝要求殺菌滅菌,濫用、過量添加化學原料,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埋下隱患。

(四)認證、檢測制度不完善。雖然現階段我國對農產品流通的研究已經初具規模,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除了一些較發達的城市地區開始進行食品安全的準入制試點以外,大部分城市還沒有起步,相關的管理及政策法規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對于批發這一環節,國內的管理能力更是比較薄弱。相關的理論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目前在農產品認證、檢測制度方面與發達國家具有較大差距,急需完善。

四、農產品流通各環節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一)生產源頭規?;洜I控制。針對我國傳統“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的缺陷,現階段各級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引導和持續推行現代農產品流通模式——“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農超對接”、“加工企業+農村合作社”等。鼓勵并積極推進大型的流通加工企業、農業合作社等走進鄉村與農戶聯合,共享需求信息,進行產業化生產經營,逐漸建設農業規?;纳a-經營-零售一體式供應鏈,解決過去及現階段的農業生產問題,充分發揮我國農業大國的優勢,調動農業生產者開展農產品檢驗檢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綠色物流。相關部門必須對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加大相應的物流配套設施建設。在物流大力發展的今天,建立現代化的農產品運輸模式實現村村通公路、農產品快速流通、農產品運輸新鮮、安全。并結合多種運輸方式,將大批量的農產品快速運往各地。

(三)實現企業的綠色加工。加工環節是農產品流通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對農產品供應鏈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應在加工環節,制定科學合理的生產工藝規范,使用干凈衛生的食品加工設備和先進的加工技術,保證生產環境和人員的衛生;保證原料清洗水的衛生質量,科學合理地使用防腐劑、色素、面團改良劑等食品添加劑,延長產品的保存期和改善感官品質。

(四)完善法制保障體系。政府應該制定、完善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加強對農戶的教育和技術指導,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積極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同時政府可以考慮建立農產品追溯制度,建立包括生產檔案的建立、包裝標識、索證索票和電子監管網絡的系統,配備電子交易卡,跟蹤產品流通渠道,將產品每個環節的所有相關信息存入檔案、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作者單位:沈陽職業技術學院)

注釋:

①數據來源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相關數據計算得出,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參考文獻:

[1]楊旭. 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研究[J].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6(04).

[2]伊銘. 中國食品流通安全發展現狀研究上海經濟研究[J]. 上海經濟研究, 2013,(4): 12-13.

[3]林松,殷良芳,罕麗華,李海英. 勐??h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現狀與建議[J]. 現代農業科技. 2016(09)

[4]梅星星,喻春桂. 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存在問題及政策建議[J]. 中國食物與營養. 2014(03).

猜你喜歡
農產品流通綠色物流質量安全
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農產品流通途徑研究
淺析寧鎮揚綠色物流業發展及對策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創新策略分析
我國農產品農藥殘留的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