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

2016-04-11 05:06本刊編輯部
時事報告 2016年6期
關鍵詞:社會科學哲學馬克思主義

本刊編輯部

?

構建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

本刊編輯部

“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痹?月17日召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為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著重把握好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這一戰略任務,以此為聚焦點和著力點,帶動哲學社會科學各方面工作發展。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牢牢把握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個靈魂。這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要對馬克思主義真懂真信,自覺將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運用到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各個領域的研究當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導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將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相統一,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融通中外,也要堅定自信。要把馬克思主義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和國外哲學社會科學資源利用好,在兼收并蓄中博采眾長,吸收一切人類文明成果,這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同時,要堅定文化自信,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成長發展的深厚基礎,要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的基礎上,讓民族性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展要求。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立足實際、堅持創新。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永恒主題。理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創新的源泉來源于實踐。要堅持以中國實際為研究起點,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這樣的哲學社會科學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才能具有更大的話語權,才能真正成為我們前進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是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根本保證。各級黨委要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加強政治領導和工作指導,經常研究有關問題,為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落實好一手抓繁榮發展、一手抓引導管理的責任,要主動同專家學者打交道、交朋友,經常給他們出題目,多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構建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我們必將匯聚起13億人勠力同心、開拓奮進的磅礴之力,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歡
社會科學哲學馬克思主義
《云南社會科學》征稿征訂啟事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河北農業大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喜報
菱的哲學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數學在社會科學中的應用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社會科學總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