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市特殊教育調研報告

2016-04-14 14:57劉稀鳳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研訓教研組康復訓練

劉稀鳳

(大連教育學院 小學教師教育中心,遼寧 大連 116021)

?

大連市特殊教育調研報告

劉稀鳳*

(大連教育學院 小學教師教育中心,遼寧 大連 116021)

“十二五”期間,大連市特殊教育教師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與機會增多,教育教學工作以個別化教育理念為引領,從入學方式、教師職能、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實施等方面全面開展“個別化教育”工作,研訓工作卓有成效,未來工作將突出專業化的培訓內容、多樣化的培訓方式。

特殊教育;教育;教學;教師

一、教師基本狀況

截止到2015年底,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專任教師397人,教師整體素質不斷提高。75%教師現有學歷為本科及以上學歷;高級職稱占17%,中級職稱占68%,初級職稱占15%;教師平均年齡35.8歲,年齡結構呈現年輕化趨勢,30-45歲的中青年教師已經發展成為我市特殊教育教學的主要力量。

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與機會增多。大連市自2011年以來加大特殊教育教師培訓力度,頒布了《大連市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制定了《大連市特殊教育教師培訓方案》,并開展 “康復訓練設備使用培訓”“康復訓練技能培訓”“特殊教育理念培訓”“沙盤游戲療法培訓”“自閉癥兒童康復專業訓練師專業技術資格培訓”“特殊教育有效教學培訓”“自閉癥兒童教育與康復訓練方法培訓”“隨班就讀培訓”“送教上門”等主題培訓。

市內四所培智學校共有16人次參加重慶向陽兒童中心的專業培訓,13人次到上海市盧灣區輔讀學校掛職。26人取得感覺統合訓練師資格,10人取得奧爾夫音樂訓練師資格,6人取得自閉癥及亞斯伯格癥的診斷與訓練研習班的結業證書,12人取得自閉癥康復訓練師初級資格,5人參加結構化教學法相關培訓并取得證書,23人參加PEP-3評估培訓并取得證書,21人獲得全國中級或高級語言訓練師資格,1人是兒童小肌肉發展評估員,26人獲箱庭療法治療師資格,16人獲得蒙臺梭利治療師資格,2人獲可視音樂治療師資格。

二、教育教學狀況

1.教育教學整體情況

“十二五”期間,為了讓每一個特殊兒童都能接受到適合的教育,滿足其個性化的發展需求,大連市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學工作以“個別化教育”理念為引領,從入學方式、教師職能、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實施等方面全面開展“個別化教育”工作。

(1)構建“三式兩建”,支持“個別化教育”的發展需要?!疤厥饨逃龑W校就讀、普通學校隨班就讀、送教上門”三種入學方式以及“資源中心”“資源教室”的建立,有力地推進了全納教育理念的落實和教育質量的提升。目前,我市11所特教學校、333所隨班就讀學校和170所送教上門學校分別從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提供融合教育機會、滿足特別教育需要、有效家校合作等多元角度構筑起全納教育理念支持下的“個別化教育”網絡。

(2)拓展特教教師職能,支持“個別化教育”的師資需要?,F代特殊教育要求教師具有教育診斷與評估、課程設計、自編教材、個別化教育計劃制定與實施、康復訓練等基本能力。一些教師同時承擔了“巡回教師”“資源中心教師”等角色,需要定期到普通學校為隨班就讀殘疾兒童提供專業訓練,協助隨班就讀教師開展有關特殊教育評估、個別化教育計劃制定、分層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研討等活動,甚至要直接參與到隨班就讀兒童的教育教學中??傊?,我市特殊教育教師在原有的“教育者”之外還要成為“合作者”“協調者”,未來還需要扮演“督導者”的角色,發揮作為資源中心的督導職責,調研各區的隨班就讀教育教學情況。

(3)開發生活化課程,支持“個別化教育”的生態需要。各校依托集體教學、小組教學、個訓教學組織形式,為每一位學生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自編教材,自制教學具,設計“復試課程表”,開展“主題化、生活化教育”,一方面利用真實的學習情境,設計訓練目標,學習生活技能;另一方面通過聯合建立主題情境教室和社會實踐基地的形式,增加學生職業教育和社會實踐課程。目前已經建立“銀行”“超市”“醫院”等多個主題情境教室,與社會愛心單位建立了30余個社會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手工制作、烹飪、洗車、面點、園藝、洗衣等社會實踐課程,穩步有效地推進個別化教育工作。

(4)實施“分層教學”,支持“個別化教育”的途徑需要。目前,我市分層教學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將全校學生按學科能力分層,采取走班制教學;二是將數學、體育等學科按學生能力分層,實施教學,其他學科以自然班為單位進行教學;三是全體學生在自然班內學習,所有學科教師開展課堂內的分層教學。不論哪種形式,教師都能做到分層備課、分層上課、分層評價等,教師熟悉課堂分層教學的基本流程,從教學目標的分層設計到分層作業的布置都在努力實踐分層教學理念。分層教學策略的實施,更大地滿足了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特殊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需求。

(5)開展“康教結合”,支持“個別化教育”的提升需要。在大量的康復訓練技能培訓基礎上,我們鼓勵每一位教師從事康復訓練某一領域的研究,定期組織案例交流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隨著康復訓練師資力量的提高,我們優化康復訓練課程設置,增設感覺統合訓練、言語康復訓練、作業治療、物理治療、沙盤治療、音樂治療、美術治療等康復訓練課,增加康復訓練課時,提高康復訓練課程的針對性和專業性;為每一個學生建立康復訓練檔案,記錄學生教育與康復的過程,便于學生的轉介及轉銜工作的順利進行,也有利于學校評估、考核教師的康復訓練效果;教學結合康復訓練技術,不論在集體課堂教學中還是個別訓練中都要求教師結合學生情況將已掌握的康復訓練技術應用于教學活動,在三維目標基礎上增加康復訓練目標,以引導教師有效地將教育與康復相結合,開發學生潛能,切實為每個學生負責。

2.優秀教師教學特色

優秀教師既能結合學生個別化評估結果,制定個別化教學計劃,又能自主開發教學具。教師能結合個別化教育計劃及學生生活實際,遵照分層教學、康教結合、生活化教育等理念,運用模擬真實情境的方法,形成小組探究和分層施教的教學特色。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獲得知識、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在小組教學和一對一個別訓練中,教師能采用結構化教學法,依照學生能力基線,結合個別化教育計劃,關注學生發展優勢,從語言訓練、認知訓練、大動作訓練等內容入手,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

3.教研組工作特色

教研組工作開展規范,主題鮮明,思路清晰,形成鮮明特色。

(1)打破傳統形式,依據學校實際及學校發展趨勢設立教研組。例如,甘井子特殊教育學校作為國家“醫教結合”實驗區將教研組劃分為兩個大組和8個小組。兩個大組即“年級組”和“醫教結合組”。年級組劃分為4個小組,即低年級組、中年級組、高年級組、康復組,承擔組內成員各級各類課的集體備課、導課任務,以及學校??帉懞推渌ぷ?;醫教結合組劃分藝術治療組等4個專業小組,承擔教師專業理論學習、專業技能指導、學生康復訓練等工作。

(2)關注教師反思,采用行動研究法進行課例研討。課例研討包括確立主題、個性化備課、上課、反思、評課、反思等環節。兩次反思讓教師們經歷從感性到理性的思考過程,引導教師用理論為實踐導航,做到學以致用。在課例研究中,反思貫穿于整個過程,通過不斷反思,獲得經驗,改進教學。

(3)依據教師需求,主題來自于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教研組關注新方式與學生之間生成的新趨勢和新問題,通過案例反思、錄音、錄像及時地記錄下整個過程和反思,作為重要的佐證性過程資料,通過分析確定教研主題。

4.存在的問題

目前部分學校還缺乏關于教研活動的頂層設計意識,教研組的研究主題與學校校本研修主題缺少一致性,教研組研修的主題缺乏系列性和連續性,如把“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作為一次教研活動的主題,下一次教研組活動的主題又定為“分層教學的有效實施”,研修主題的割裂難以保證研究問題的逐步深入。校本研究網絡構建、研究主題分解、研究問題反饋、研究成果達成等方面缺少有效推進的工作流程和機制保障。

三、研訓工作特色

1.創新研訓形式,形成“線上線下”立體式結構

“線下”有集中主題式研訓活動、跟蹤指導聽評課活動、沉浸式教研活動、技能大賽活動;“線上”有網絡平臺教研活動、手機終端“E研訓”活動、及時應答平臺交互活動、資源庫平臺信息共享活動。

2.夯實研訓內容,形成“理論實踐一體”縱深式研究

我市特殊教育一直實施主題化、系列化研訓工作。主題的確定符合政策要求,滿足教師發展需求?!笆濉币詠?,國家對特殊教育發展大力支持,并提出了全面推進全納教育,開展“醫教結合”研究,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等要求。同時,我市多次進行教育教學情況調研,了解教師教育教學中問題。因此,研訓工作圍繞“康教結合—個別化教育—分層教學”開展從理念到實踐操作的主題化、系列化活動,解決課堂教學問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研訓工作采用“前期準備、選擇試點、做中培訓、以點帶面、扎實推進”的工作思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側重實踐;講授與操作相結合,側重操作;文本案例分析與視頻案例分析相結合,側重視頻案例”的方式,突出課程建設、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與策略及常用康復技術的研訓內容,深入研究康教結合和個別化教育理念與實施的途徑,有效地推動區域康復訓練工作和個別化教育工作的開展。

3.探索研訓評價,形成“點線互動”平面式參與

各校教研組積極組建骨干團隊,實現聽評課反饋分類分層指導:針對新教師進行規范教學設計和建立教學常規的指導;針對發展型教師進行教學內容和有目的提問的指導;針對特色型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和利用輔具支持學習方面的指導,課后針對問題及時研討提出整改意見,跟進二次設計反思、三次設計反思,這種小步子多循環的教研組活動促動了教師教學行為轉變和教學特色形成。各校成“線”共同研討制定大連市特殊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四、研訓工作展望

1.提高培訓內容的專業化水平

強化“七種類型培訓”,即康復技能專業師資培訓、新崗教師培訓、轉崗教師培訓、隨班就讀教師培訓、巡回指導資源教師培訓、非特教專業教師培訓、送教上門服務培訓。提高康復訓練內容的專業性,力爭培養一批具有感覺統合訓練、言語康復、自閉癥康復訓練資質的教師充實到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學校中,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專業教育服務,最終形成“重點服務、全面支持”的發展格局,營造全納教育的可持續支持環境。

2.加大培訓方式的多樣化程度

為滿足教師對培訓內容的針對性與實踐性的需求,我們要改變培訓方式。例如,隨著康復訓練設備的投入,各校不同程度地急需培養一批康復訓練教師,這些教師參加了一些較淺層次的操作演示形式的培訓,但教師更渴望得到針對不同類型學生不同層次學生的培訓。因此,我們將繼續擴大實踐操作類培訓,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案例,幫助教師積累實踐經驗。

[責任編輯:惠人]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Special Education in Dalian

LIU Xi-feng
(Center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116021,China)

In the period of“The 12thFive-Year Plan”,the general quality of special educators in Dalian has been improved greatly,and the approaches and chances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ve been increased.Using individual education as the leading notion,from the aspects of enrollment,teachers' functions,curriculum setting,classroom teaching implementation,etc.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wholly and thoroughly.Research and training have been proved efficient.In the future,professionalized training contents,diversified training methods and serialized theme-oriented teaching research activities will be emphasized.

special education;education;teaching;teacher

G760

A

1008-388X(2016)02-0017-03

2016-03-22

劉稀鳳(1985-),女,黑龍江七臺河人,講師。

猜你喜歡
研訓教研組康復訓練
構建校本研訓模式 提升教研活動實效
2020年創新教育實踐線上研訓系列活動持續開展
多功能智能康復訓練床的設計與仿真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英語教研組的建設與發展
2018 年婦女/性別研究研訓班在京舉辦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基于課題研究的中小學教研組組織變革研究
給中學歷史教研組長的五點建議
淺談校本研訓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